郝壽臣23歲從東北來到北京,當時的北京舞臺上名角如林,要想在藝術上有所成就,就得另辟蹊徑。他刻苦學習別人的唱功和演唱風格,同時根據自身條件,開創了其架子花臉銅錘唱的藝術風格特色,形成了獨特的郝派唱念。
1940年,袁世海拜郝壽臣為師,郝壽臣問:你準備怎么跟我學?是把你掰碎了成我,還是把我掰碎了成你?
袁世海說:把我掰碎了成你。
郝壽臣說:那不行,那樣你就不是袁世海了,而成了郝壽臣了;我也有缺點,不能連缺點什么都拿去,而是把我好的東西拿去。所以,不是要把你掰碎了成我,而是要把我掰碎了成你。
在名師指點下,袁世海全面學習、吸收了前輩藝術家的表演經驗,后來成為郝派藝術的主要繼承人,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表演風格,被人譽為活曹操、活張飛、活李逵、活魯智深
后來,袁世海收楊赤為徒,也用當年郝壽臣對他說的那番話教導楊赤:你要把袁世海掰碎了成為楊赤。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許麟廬跟隨齊白石學藝的故事。生性聰慧的許麟廬,得到了老師的真傳后,模仿齊白石的對蝦畫,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幾乎難辨真假。就在許麟廬為此飄飄然的時候,齊白石對他說:你老跟我一樣不行,你要學我的心,不能學我的手,學我的手沒有用。也就是說要有靈氣,有了靈氣一點就通,一通百通。沒有靈氣,你再通也通不了。許鱗廬牢記恩師學我者生,似我者亡的教誨,博采眾長,悟出了尋門而入,破門而出的八字心得,在他的藝術之路開辟了一片新的天地。齊白石作畫如寫楷書,古樸凝重,許鱗廬反其道而行之,以狂草筆法入畫,在當今畫壇中形成了公認的獨特大寫意畫風。許麟廬深有感觸地說:所以現在這個畫法,我跟齊老師的畫法也都不同。是他的基礎給我的基礎,我又借鑒了明清的這些個好畫家的畫法,歸為自己所有,形成了我個人這么一種風格。
所以,那些想有所作為的書法家,都很注重創新、獨出心裁,力爭與眾不同,因而就有了啟功、張海、趙樸初等當代書法名家各有千秋、各具風采的書法作品。正如英國18世紀著名詩人愛德華楊格所說:學習大師是為了成為你自己,對著名的古人,我們越不模仿他們,就越像他們。
尋門而入,破門而出,同樣適合于我們做人、做事,千萬不能盲目地去模仿,一定要為我所用,否則就會適得其反。東施效顰,是不加選擇地學,結果學到的是別人的缺點,導致越學越丑:邯鄲學步,是模仿別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領忘掉了。
把我掰碎了成你,就是要尋門而入,破門而出;尋門而入,破門而出,就是要化繭成蝶;化繭成蝶才精彩,才能獲得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上一篇:觸摸
下一篇:“我怕你在北京不認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