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高三周記400字篇一
高中生活開始了一個星期,感覺上還算適應。只有一點,就是功課明顯比初三難了,做起來不太得心應手。才幾天工夫,就做到晚上九、十點鐘。然而,自己對此十分贊成。“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自己現在時刻有一種憂患意識,怕被拉下,怕被打垮,怕被淘汰。
如果說在初三的日子里,自己一邊拼命讀書,一邊還在想如何去玩,去偷幾次懶。但現在真的疑心想去讀書,讀好書。假設真要說有貪玩的心的話,那也只不過乞求多些時間看一下自己喜歡的書,或者多一些時間休息放松。
以前的同學有的進了復興、師大一附中、北郊;有的進了北虹、虹口、澄衷;有的進了民辦。但是自己想,無論自己在哪所學校,就一定會為之奮斗。當初在初中,整天無所事事,吃完了午飯就天南地北亂吹,不抓緊時間。現在不同了,自己的話少了,把中午時間用在學習上。盡管做得不快,卻幾乎沒有浪費時間。
自己也明白,做一個星期,幾個月容易,保持三年甚至一生很難,這需要毅力與信念。自己相信自己會堅持完整個高中生活的。
另一個現象,可能是自己這一群人獨有的。那就是,從幼兒園、小學至初中,不少人與自己是同窗。典型例子是王某某,這位已經與自己同學十一年的朋友還將繼續并肩下去。其余同學之間可理出一張條理非常清晰的關系圖。如今大家各奔前程,高中同學來自“五湖四海”,還有些陌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有狹隘的眼光,反正心中的同學情結還一時退不去。
人總是前進的。
高三周記400字篇二
大家說鄉村生活是貧窮的,可我并不這樣認為,我認為鄉村生活是快樂。輕松的,最重要的鄉村生活是尊嚴的。
我為什么這么說呢?大家就聽一聽我這么說的原因吧!
快樂的鄉村生活是這樣的:春末夏初,野外的花開得很旺盛。站在這一望無際的田野邊放眼望去,一顆顆麥苗在途中傲然挺立,一個高過一個,那渺小的麥子像竹子一樣。一簇簇花草麥苗隨風擺動。小朋友們在遼闊的地里盡情嬉戲。鄉村生活是快樂的,這就是真正的生活態度。
輕松的鄉村是這樣的:每天黎明就帶著鋤頭等其它工具去種地了,到了午休時間便自然就回家樂,中午飯后接著又去插秧種地了,大家是否又泛起了奇想?這樣鄉村生活應該是累的,可我為什么說是輕松的呢?這就是因為鄉村生活有獨特的美、獨特的輕松,這種美和輕松在城市生活中實在找不到的。
尊嚴的鄉村生活是這樣的:每年農民們種田插秧,幾乎不出去買菜,他們用自己的勞動取得了報酬是一種尊嚴。
淋浴著溫暖的陽光,呼吸著泥土的芬芳,走進美麗的田園。放眼望去,一片片蔥郁的麥苗展現在我眼前,綠的發黃的麥子在溫暖的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麥子把春天的田野編織成了一片黃綠相間的彩錦。那一只只五彩的蝴蝶在麥地里穿梭,真是錦上添花。
夜幕降臨,一輪秋月倒掛在天空,皎潔的月光灑滿了整個大地,照著那開著燈說笑的家,照著那一望無際的田園里……
在這美麗的田園旁就是那自家蓋的二層小樓,一條條蜿蜒曲折的小路,就是通向那些小樓的,幾乎每隔四五米就是一條小巷,小巷口還有幾顆含苞欲放的月季花呢!美麗極了。那房子上的瓦片雖然不像故宮的玻璃瓦一樣閃閃發光,但他是農民們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換來的。
這就是美麗,獨特的鄉村風景。
高三周記400字篇三
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學業水平考試了,心里不免的有些緊張,高二轉眼間也要變為高三了,突然覺得時間過的好快啊,好久沒有寫東西了,覺得有必要該寫些什么東西了……
現在覺得放半月假也就那么回事,星期五回家星期天去學校,沒有什么新鮮感,也不過是讓大腦得以暫時的放松罷了。除了吃飯睡覺就是上網、聽歌和畫畫了,沒有文言文、函數、單詞、哲學、洋流、美蘇爭霸,沒有父母的陪伴,沒有親人的嘮叨,漸漸的已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
偶爾的發呆,莫名的悲傷,自己都快迷失自己了,我快忘了我的夢想我的目的是什么了,我快要堅持不住了,我害怕我的無用功,害怕失望,害怕失敗,害怕老師的不理睬,雖然我不討人喜歡但我覺得做自己就行,只要自己開心就好。
“安靜下來讓我能聽得到風的那端希望正走來自由自在讓我閉上眼撫摸心中的天讓我睜開眼看看腳下這夜安靜下來讓我能把那些心事都放下來問問現在……”畢夏的(安靜下來)不知為什么聽著聽著就哭了,或許是太有感觸,又或許是我太容易被感動吧……
……
曾看到過這么一句話“如果沒有奇跡我會創造一給你”,的確如此,我不能再停滯不前了,必須要加油,為了高考,為了夢,為了自己與家人,我必須考上大學。大家讀高中也是如此吧。
窗外下起雨來了,閉上眼聆聽著這雨聲,拋開一切,什么都不想,靜靜地躺著就行,一切都會過去的。睡一覺,明天依舊美好……
高三周記400字篇四
怕是弈者凄涼,豆蔻韶華里一顆蒼老近趨荒蕪的心也及不過我這盲人的一絲悲哀。我可是個什么都看不見的瞎子呀,看不見脈絡細致漂亮的青蘋果,看不見水底下泠清剔透珠簾似的荷花桿子,看不見金黃稻束上方彌漫著的縷縷炊煙,看不見這世界是何其美。
發現美 和諧美
我常把失明帶來的不快活列給自己聽。比如我無法自食其力呀,無法像自由鳥一樣歡快歌唱阿。可當我已經習慣了這種毫無生氣的日子時,忽然有人丟給我一個背包,讓我獨自遠行。他說旅途結束我便可以復明。于是我選擇去了自己闊別已經的故鄉——麗水英川。
那兒極其偏僻,卻也是個依山傍水的好地方。若沒有多大改變,這必定還是我走時一副貧民窯的模樣。山里的每個人都住著破舊的木屋,歲月變遷它們也顯得格外滄桑,憑記憶往高處走去。
我邊走邊張開雙手,試圖擁抱多年未見的家鄉。我觸摸到小路旁的盆景櫻桃,可惜無法食用倒是真的。聲聲蛙鳴和知了演奏起“森林狂想曲”來。風起時,連路旁的雜草都充當起了鼓手。我忽然覺得美妙清凈,此刻的我正緊緊貼著大自然。我坐倒在臺階上,把背包擱置一旁,手往地上摸去。果不其然,這里長著地鐘花,這種花被我們茶園村的人稱為是最美的花。有地鐘之處定是成片生長的,它們就像56個民族相依相偎,和諧共處。這花倒是像極了學校北花園里的籮筐樹,開起花來也必定是滿條芳菲,一起盛開一起凋零。
一般住在山腰的人家,屋子邊上都會長著野生的鬼百合,它被稱為是亞洲最美的百合花。這種百合的花瓣和其他普通的百合不同,花瓣都往外卷。往花的背后看,儼然也是一朵花。花瓣之間沒有空隙,所以村子里的人都說它象征著團結和諧。兄弟姐妹結拜時,也都會用鬼百合作為信物。
如果記得沒錯,以現在這個季節來看,山頂的獼猴桃樹結出的果實怕是比我的眼睛都要小。這種野生的獼猴桃,枝干上約摸都是一串串的獼猴桃,都喜歡結在一處。小時候聽老人打趣,說這獼猴桃是分不開的連體嬰兒。
雖然我看不見,也正因為看不見,心才會比常人更為敏感。我的心感覺到家鄉的一切還是那么美,這和諧的美,這清香的美,這大自然賦予的美。可我仍然在想,我什么時候可以復明。
傳遞美 創造美
我一直走到山腰,在那里遇見往山頂趕路的人們。一打聽才知道,一年一度的迎神節開始了。這虔誠的人阿,心靈該是有多么我感受不到的美阿。我隨他們一同上了山。每逢迎神節,村里的人都會聚在山頂吃石鍋飯,阿婆們也會做白米湯圓分給大伙吃。
活在山里的他們,總是高興的,每天聞著新鮮的空氣,喝著自家石壁上流出來的'山泉。不必憂愁煩惱,只消耕種完自家的田,給自家的菜園澆水,閑時坐坐人家。他們又是大方的淳樸的,這種山里人特有的品質潛移默化一代一代傳下來,所以他們是快樂的。怕這才是算不上“理想社會”,但足夠“世外桃源”的自在生活吧。這種隨遇而安的美麗品質,不正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嗎?
村子里有種樂器叫“三點”,不過我不知道這算不算茶園村特有的,這像極了寺廟里的缶。迎神節這天,村里的幾個年輕人會拿著祖傳的樂器組成一個小型樂隊,拉迎神歌。他們的父輩祖父輩一般都是干這個行當的,其中“三點”最為簡單。我聽見這耳熟的樂器聲,便上前詢問能不能讓我試試。
他們把小銅鑼套在我的左手大拇指上,右手拿著鐵棒,教我怎么聽二胡的拍子跟著打節奏。我跟了一曲迎神歌,末了聽見周遭有老人議論說這姑娘好像看不見阿還會敲三點真厲害。我忽然覺得好高興,十多年的怨恨瞬間煙消云散,全部轉為快活。我竟沒有被別人說成是一無是處!還是山里的人心靈太美的緣故,隨口贊揚了我幾句?說到底,我總是用自己敲出來的樂聲打動了別人,那么我的樂聲必然是美的。我忽然不再想是否可以復明的事,我似乎覺得用心靈看世界的我比別人用眼睛洞察更美麗更漂亮。
山里人的樸實無華美,熱情美;大自然的和諧美,團結美;自己無意間創造的美;世代人傳下來的品質美。原來我看不見的世界是這樣何其美!
高三周記400字篇五
我是個才高八斗的學生,所以同學們都給我一個綽號“諸葛亮”。我也因常受到師長們的稱贊而漸漸地變得夜郎之大。
記得有,表哥約我到他家去玩電子游戲,我一口便答應了。我們玩得不亦樂乎,甚至把隔天考試的事拋到九霄云外。回到家也把溫習功課的事忘得一干二凈,倒頭便呼呼大睡。
第二天早上,我踏著輕快的腳步,迎著晨風上學。
當我來到學校時,發現原本一片熱鬧的校園變得鴉雀無聲。只見同學們正分秒必爭地埋頭苦讀。啊!我竟然忘了今天將進行年終考試!我趕快拿書出來翻閱。鈴—鈴小姐展開她那美妙的嗓子唱起歌來,告訴大家上課時間到了。
緊張的時刻到了,同學們興致勃勃地進考場。監考老師便分發考卷給同學們。同學們看了題目,便自信滿滿地作答。只有我望著天花板,腦袋一片空白。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因為試卷上有四分之三的題目我不會。考場上只聽見“沙沙”的聲音,靜得連一枚針掉落也聽到。這時,我的心情更加緊張了。
這是,我想到一個壞主意,那就是作弊。我把一張紙條傳給坐在隔壁座的惠玲,希望她能告訴我答案,但她卻不理睬我,還專心作答,氣得我氣孔冒煙。這時,我突然想起書包里的參考書。我把參考書放在抽屜里神不知鬼不覺下我翻查答案。考試終于完畢,我也松了一口氣,因為總算沒有交白卷。
下課時,我想起剛才的事,覺得很內疚。還自問自己為何會這樣做?如果考到好成績是否光榮,是否對得起教導我多年的恩師們及我敬愛的父母呢?這些問題一直在我腦海里翻滾,使我食不甘味,坐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