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的時候,她被舞蹈老師選中,考取了上海舞蹈學校芭蕾舞專業,從此一生與芭蕾舞結了緣。
一次,一名女首席獨舞演員在演出中意外骨折,接下來的演出面臨被取消的危險。情急之下,團長問她:“你來演行不行?”她不知哪來的勇氣,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那是一段難度極高的巴蘭欽舞劇,長達28分鐘,即使平時練習,最少也要兩周或三周的時間才行,而給她的時間卻只有一個晚上。她一遍又一遍地聽音樂、看錄像,反復地練習著每一個動作,整整熬了一個通宵。第二天的演出大獲成功,舊金山各大媒體對這位意外出現的新秀給予高度評價,她也因此成了全美三大芭蕾舞團的第一個華裔首席演員,也是最年輕的首席演員。憑著她的頑強努力,曾經敵視她的同事也開始對她刮目相看。那一年,她21歲。
在美國,首席并非終身職位。舞團的合同都是一年一簽,稍不留神就會被別人取代。為此,她放棄了很多屬于女孩子的特權:因為腳趾磨得都是老繭,她夏天從不穿涼鞋;為了保護雙腳,她很少逛街走路;在青春萌動的季節,她除了在臺上演出就是在臺下練功,從來沒有時間談情說愛。她每天的生活是單調乏味的,一早就去練功房練舞直到黃昏,然后回家泡澡,早早睡覺。在舊金山,她每個周末都要演出,一年要演100多場,經常要在一個星期內演五六個不同的舞劇,扮演五六個不同的角色,而且還要在短時間內轉換,這幾乎是一個芭蕾舞演員的極限。算下來一年365天,她幾乎天天在舞臺上。盡管這一切經常讓她感覺很累,但只要站在舞臺上,所有的勞累都被她拋到了腦后。
她就是中國芭蕾舞皇后譚元元。譚元元的名字與烏蘭諾娃等大師同列,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亞洲英雄人物。她是繼劉翔之后,第二個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中國青年。有些人認為她在芭蕾舞壇上風光無限,是得天獨厚的天資和運氣使然。其實,成功都曾化了妝,讓我們不識其真面目。這榮譽的背后是臺下默默的汗水和艱苦的付出,是無數次跌倒后的重新站起和持續不斷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