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8歲,獲得發明專利,有人出5000萬元買專利,被他拒絕;
他,19歲,自己創業,投資30萬元差點血本無歸;
他,現在21歲,上大三,已賣出上百萬只燈泡,并將LED燈泡賣進了上海世博會,他的LED燈泡甚至有望點亮倫敦奧運會。
這個不走平常路的“神奇小子”,究竟有什么能耐,敢將自己的奮斗目標定位為做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那樣的成功企業家?
為了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全國科技周,王博豪的行李箱里塞滿了他從成都帶來的LED燈樣品。這個今年剛滿21歲的年輕人是成都登峰節能環保燈廠的總經理,而他的另一個身份則是四川外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大三的學生。如今在讀學生創業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但相比開個網店的形式,王博豪的創業多了幾分技術含量。自18歲時通過對電路改造的創新,他成功開發出了極低耗能與發熱的節能LED燈,這項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的節能產品,到目前為止,已經售出了近百萬盞。
3000萬元前不動心,一心創業
王博豪從小就喜歡鼓搗一些小東西。高二時,王博豪家的燈泡突然壞了,媽媽換燈泡時卻燙到了手。當時他就好奇地想:“如果燈泡不發燙,不是可以節約很多能量嗎?”于是,他開始著手搜集各種相關資料,在父母和老師的幫助下,終于成功研制出了一種特別的LED節能環保燈。
“LED”是“發光二極管”的英文簡寫。王博豪利用LED發光特點,將電能完全轉化成光能。一是避免了傳統燈泡在熱能方面的浪費;二是采用LED后燈管中沒有添加有毒氣體;三是采用防爆工程塑料制作燈泡,也避免了傳統玻璃易碎的缺點。
2008年7月,王博豪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在王博豪的專利產品中,一盞節能燈由不同數量的LED組成后,能產生不同的亮度。更獨特的是,只要一盞燈的LED數量在100顆以內,它的功耗都是1.7瓦,但是產生的亮度可以達到普通白熾燈15瓦的照明效果。
王博豪以自己公司的辦公室為例算了一筆賬:熒光燈管的功率是40瓦,24根燈管的總功率是960瓦;更換為功率只有1.7瓦的LED節能燈后,辦公室40個LED節能燈,總功率只有68瓦,節電率高達93%。
獲得國家專利沒多久,王博豪就收到了一封來自北京一家研究所的信。對方開口大方,說要出3000萬元買王博豪的專利。王博豪拒絕了:“我要自己干,哪怕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只能掙回來500萬元,也值!”
一個高二的學生,如何面對3000萬元不動心?王博豪說,他只要一想到一點頭就能到手的3000萬,都是一種煎熬??墒?以前一段自己做生意的經歷讓他向往創業。
當時還是高中生的他倒騰起了生意。每個周末,他到成都進貨,然后回家鄉廣漢賣給同學。“賣耳環戒指,賣臺式電腦,冰箱電視我也賣。”靠賺取差價,王博豪在高中就已經是個小富翁了。
顯然他的志向并不是小攤小販。經過慎重考慮,王博豪選擇了自己創業。高考之后,王博豪在家人的支持下創辦了成都市登峰節能環保燈廠。前期辦廠投入了50萬元,隨后又追加投資40萬元,工廠才順利運轉起來。為此,一家人負債累累。工廠主要采用訂單式生產,但燈泡的銷量一開始并不好,王博豪備感壓力,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他經常對自己說:“我的東西這么好,我一定能成功!”
幸運的是,他一個做外貿生意的朋友聽說了這種LED燈,決定銷到越南、老撾等地。王博豪幾乎以成本價將剩余燈泡全賣了。
把燈泡賣進世博會
這次教訓讓王博豪意識到,公司要想活下去,必須打開銷路。沒有門路、沒有人脈,最開始王博豪只能拉上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上酒店、餐館等他認為用得上這種節能燈的地方去推銷。“最多的時候,我們至少雇了500~600人。”不論“人海戰術”究竟賣了多少燈泡,至少在成都市內,登峰LED節能燈開始小有名氣。這時他找到了新的銷售方式:通過與家裝工程企業合作,將銷售放到直接消費的上游裝飾環節。他還在網絡上推廣,到各貼吧、論壇發帖,鼓動大家來討論低碳問題,并適時介紹自己的產品。此外,他還開始與建材工程商合作,向客戶推薦他的產品。
在與大企業合作的過程中,登峰LED節能燈通過了歐洲CE認證以及歐洲節能基金的3萬小時監測,有了這些證書,說明這個創業大賽中的小發明具備了進軍國際市場的潛質。“其實我們參加測試的時候,燈泡的使用壽命能達到5萬小時。”他說。在市場上,一般的白熾燈泡壽命約1000小時,第二代熒光節能燈的壽命也僅在4000~6000小時左右。
就在王博豪為把LED節能燈銷售出去而四處尋找機會的時候,一個更大的機會找上了他。2008年下半年,經一個曾經留學英國的朋友介紹,來自連云港的一家大型的場館建設承建商專程到成都找到了他,要求訂購10萬盞燈。在整個洽談過程中,這個承建商反復要求要保障品質,對于產品的要求甚至提出了具體的參數指標。“我們雖然有疑惑,但當時也只覺得是一筆大生意。”可最后讓他驚訝的是,這筆生意竟讓登峰LED節能燈通過這個途徑被用到了上海世博會的展館中。
意外進軍世博會是王博豪之前沒有想到的。和世博會扯上關系,使得登峰LED節能燈的受關注度迅速提升,這個“無心插柳”的舉動增強了他對產品的信心。“我們現在正在積極參與倫敦奧運會的照明設備供應商競標,只是這次,我們希望是堂堂正正地走向國際市場。”他說。奧運會招標對產品的要求極其嚴苛,到目前為止,僅對方要求的測試項目就列出了300多項。為此,登峰公司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發小組,進行技術攻關。
幾種方法齊下,銷路漸漸打開,王博豪說,創業三年時間,他賣出了上百萬只燈泡,去年銷售收入超過百萬元。
“以前都是賣一個燈算一個燈,哪兒想到有低碳這種概念。”王博豪說,自從知道低碳之后,他懂得了用“低碳”來包裝自己的產品。他很快嘗到了做低碳生意的甜頭。首先是政府的大力支持,讓公司入駐了錦江區大學生創業園,享受相關優惠政策。不久前,前來視察的成都市有關領導看到LED節能燈后十分感興趣,指示相關部門采購一批?,F在,政府采購量不斷攀升。
談到公司發展,王博豪說,“現階段我必須自己做,以后做大了可以請職業經理人。”“你知道新希望集團旁邊那塊地吧,以后就是登峰集團的所在地。”王博豪毫不掩飾他的野心。他的奮斗目標,是做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那樣的成功企業家。
“在當今社會,一個人只要愿意動手動腳去做事,就可以保證基本生存;如果他還很勤快,應該可以過得不錯;再動一點腦筋,就可以過上比較好的生活;如果能做到科學地規劃,就能成為別人崇拜的人。”這個21歲小伙子的這番話如今已成了眾多大學生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