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辭賞
春秋時期,晉文公外出打獵,一群野獸受驚,瘋狂逃跑。
晉文公和隨從們緊緊追趕,野獸沖到一望無際的草地里,他們也追了進去。
追著追著,野獸不見了,晉文公也迷了路,走了好幾趟,四處尋找出口都沒走出沼澤地。
正在他們著急的時候,遇見一個漁夫在捕魚。
晉文公走近那個漁夫,對他說:“我是你的國君,今天狩獵,因追趕野獸而迷了路,你告訴我路,等寡人回到宮中一定會重重賞你!”
漁夫平時見不到國君,想趁這個機會向國君獻策,就說:“我有幾句話,想獻給大王。”
晉文公著急,就對漁夫說:“等我走出草地以后再領教吧!”
于是,漁夫就帶領著晉文公和隨從走出了草地。
晉文公對漁夫說:“你想要指教我的話是什么你就說吧,我愿意領受。”
漁夫說:“鴻雁、天鵝安全地居住在大河大海之濱,它們住厭倦了,遷移到小沼澤里,一定會遇到獵人射來的彈丸的危害;黿魚、鼉魚安全地住在江河中,它們住厭倦了,游到了淺灘小洲里,一定會遭到漁夫撒下的網羅、鉤釣、箭射的危害。現在國君在宮廷住厭倦了,追趕野獸,闖蕩到這里來,怎么走得這樣遠啊!”
晉文公覺得漁夫的比喻很恰當,這是勸說自己不要因打獵而荒廢政事。他就拍手叫好,說:“妙!說得妙啊!”
晉文公非常高興,一邊叫好,一邊吩咐隨從記下漁夫的姓名,準備回朝后,重重加以賞賜。
漁夫說:“君侯何必記下我的名字呢君侯如果能尊敬天地,謹慎治國,和睦四鄰邦交,愛護百姓,寬免賦斂,減輕租稅,我也就受益了。何必賞賜我呢如果君侯不謹慎治國,不和睦鄰邦,對外與諸侯失禮,對內違逆民心,全國民眾都會流亡,那么我即使得到重賞,也是保不住的。”
于是,漁夫斷然拒絕賞賜,說:“君侯趕快回都城吧,我也該返回我捕魚的地方去了。”
人生哲理:個人與國家是密不可分的關系,民眾希望當權者恪盡職守,為民造福,而當權者也應該多為人民謀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