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帶你環游世界
我周末回家時,他正在看電視上的旅游節目,表情平靜,眼神復雜。這是他的興趣所在,也是他多年來的習慣。我看著他,忽然之間明白了他眼神里所蘊含的東西——那是一個在小城生活了大半輩子、漸漸老去的男人,對遠方的渴望與憧憬。在他過去59年的人生里,去過的最遠的地方是西安,為的是看望住在姑姑家的奶奶。
我還記得那次他去西安回來后,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一定要好好學習,才有機會走出去,到更遠的地方去見識更大的世界。
不久后,我在電話里聽奶奶說,遠嫁新西蘭的表姐快回來了,回來后要帶著姑姑到馬爾代夫旅游。
我幾乎能想象到姑姑跟他說這些話時,他臉上是怎樣的表情。他會為姑姑感到高興,他也會羨慕,但也僅僅是羨慕,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他一直在努力地過著自己的生活,盡量不去給別人添麻煩,即便是自己的親姐姐。當初奶奶去姑姑家住,也是奶奶和姑姑一再堅持的,為的是讓我們的生活可以輕松一些。
我將書包扔到沙發上,湊到他跟前說:“哎,爸,等我長大了,帶你去環游世界怎么樣?”他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我的心里也一片明媚。
在我的記憶里,他極少笑,身體的常年羸弱和生活的艱難使他的心情總是有些壓抑和沉悶。
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是他此生最大的愿望,深埋于心的愿望。而我的愿望,則是為他實現愿望。
你是我最親的人
我與他沒有血緣關系這一事實,早在我七歲的時候就知道了。
那年春天,我和鎮上的一群小孩一起跳皮筋,有個男孩突然問我:“季子月,你媽媽為什么不要你了?”我愣在當場,完全不知道他在說什么。
關于這個問題,我從來沒想過,也毫無意識。“媽媽”這個詞在我腦子里一點兒概念都沒有。我心里充滿了問號,于是丟下小伙伴跑回家準備找他要答案。他不在,他到鄰村的集市擺攤還沒回來。
等到晚上他回來,我卻已經把白天發生的事情忘到九霄云外了。
直到讀了小學三年級,有好奇的同學問我想不想媽媽,周末為什么不去外婆家之類的問題,我才第一次跑到街口纏著正擺攤的他,要他帶我去外婆家找媽媽。他騙我說外婆家離這里特別遠,要等放寒假了才能去。
為此我興奮了好幾天,盼著寒假快點兒到來。那時離寒假還有八九個月,似乎不到兩個星期,我就再一次忘了關于“媽媽”這回事。再次想起來,已經是好幾年以后。我想是因為我從來不曾擁有過“外婆”,也不曾擁有過“媽媽”,所以她們都不會住在我的記憶里。能夠永遠被銘記于心的人,一定是曾在自己的生命里長久地根深蒂固地存在過,而后離開了,不見了。
從此溫柔地對待你
初二那年五一放假那天,我去了家在縣城的一個同學家。當時我想第二天就回去了,就沒有給他打電話。還有一個原因是,我每次給他打電話,都要請鄰居轉達,太麻煩了。
第二天我回到家的時候,天已經黑了。我提著從同學家拿回來的小零食和漫畫書,心情愉悅地推開院門喊他。他從屋里出來看到我,上來就是一通訓斥。
我長這么大,他幾乎沒有對我發過脾氣,我被他寵壞了,脾氣驕縱的我不容別人批評我半句。所以面對他的訓斥,我沒有立刻俯首認錯,而是一臉倔強地反駁他:“你瞎操心,我又不是三歲小孩!”他氣極了,伸手在我的后腦勺上狠狠地打了一下。
我氣呼呼地瞪了他一眼,轉身準備走,他喝住我:“干什么去?”我賭氣地說:“你對我不好,我要去找我的媽媽!”
“你去吧,現在就去!”他說完就回屋了,坐在椅子上看電視。他背對著我,我看不到他的表情。我心虛地嘀咕:“誰叫你先訓我的,我又沒做啥壞事。”他仍是一動不動地坐著,不理我。
我站在那兒,抬頭看天,天上星星很亮,很多。我真羨慕它們,有這么多伙伴,我覺得自己很孤獨。又站了一會兒,我覺得很無趣,如果進屋會很沒面子,可到外面去又怕他會更生氣。最終我還是決定厚著臉皮回自己的房間睡覺。
躺在床上,我心里其實很內疚。我知道我的話傷了他的心,但那時的我太倔強,不肯說一句服軟道歉的話。為此,他整整兩天沒有理我。
回學校那天,他送我,車來了,他忽然說:“以后要有事不回來,打個電話說一聲,我就不做你的飯了。做多了吃不完倒掉可惜。”
“好。”我乖乖地回答他。
坐在車上,我暗暗下定決心,以后再也不沖他發脾氣了。
你沒來得及等我長大
在我說要帶他環游世界后不久,他查出患了嚴重的糖尿病,每天要吃很多的藥來控制血糖,稍微干點兒體力活都有可能犯病。每次我回家看著他大把大把地吞藥丸,心里都特別難受和害怕。別的同學的爸爸都那么年輕強壯,而他卻日漸蒼老,步履越來越蹣跚。漫漫人生路,我多希望他可以陪著我一直走下去。
高二的冬天,我在傳達室接到鄰居打來的電話。他中風了。
大一那年夏天的一個雨夜,他去世了。我看著他潰爛不堪的腳趾,心里是針扎般的疼。
在他的遺物里,我看到了一封他寫給我的信。信的內容主要是關于我的身世。
我的親生父親是小生意人,重男輕女的思想使得他們特別渴望能有一個兒子。如果沒有兒子,即便掙下再多的家產,對他們來說似乎都沒有太大意義。作為第四個出生的女兒,我帶給他們的只有失望。姑姑在朋友那里得知了他們的事后,主動登門拜訪,希望能收養一個孩子。最終他們選擇把我送人。
信里他還提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曾有一個女人跟著他過了兩年。那個女人走后,他沒有再交往過其他女人,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能力給別人幸福。
看到這里,我忽然想起,我讀五年級的時候,鄰居曾給他介紹過一個比他大兩歲的離婚女人,那個女人明確表示愿意跟著他過日子。可他卻跟鄰居說,那個女人的眼神太犀利了,擔心她會對我不好。當時我無意間聽到了,心里還挺高興的。
在信末,他希望我原諒他,他說他一直不肯說出我的身世,是因為他真的舍不得我。
他還希望我不要怨姑姑。他說如果姑姑沒有把我交給他撫養,我就不用跟著他過苦日子。他還說姑姑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不想讓他一個人孤苦伶仃地過下半輩子。姑姑希望我長大了可以照顧他的生活。
……
看完信,我淚如雨下。如果他還活著該有多好,我一定會認認真真誠誠懇懇地告訴他,我從來沒有覺得我們過的日子有一點點的苦。回憶里的每一天都是那么幸福,所以才會在失去后感到撕心裂肺的疼。
姑姑臨走前向我道歉,問我:“你爸已經不在了,你想不想跟你的親生父母相認?”
我搖搖頭。
姑姑又說:“等你老了,連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都不知道,你會不會感到遺憾?或許他們也希望你能回到他們身邊。”
遺憾又怎樣,誰的人生沒有遺憾?
我告訴姑姑,我只有一個爸爸,他住在我心里,永遠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