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是,張碧晨那段“韓漂”生活,卻是一天一袋方便面、四處蹭房住熬過來的。那么,她到底經受了何種磨難,最終才綻放中國?
愛音樂的宿命!
中國女孩輟學赴韓從藝
1989年9月10日,張碧晨出生于天津市一個普通家庭,母親是天津平津戰役紀念館的管理員,父親下崗后跟朋友做點小生意。
盡管家境不富裕,但是她一直生活在三代同堂的溫馨氛圍里。小時候的她活潑得像個男孩,每天放了學,就在院子里騎自行車、跳房子、爬樹逮知了、抓蛐蛐兒
快樂的童年很快過去。漸漸長大的張碧晨興趣愛好越來越多,比如主持、表演、芭蕾、唱歌等,她都很喜歡,尤其是唱歌,每天她不戴著耳機聽聽音樂、唱唱歌,心里就不爽快。父親因此經常批評她“不務正業”,“你這孩子,放在學習上的精力,連30%都沒有!”可張碧晨依然“執迷不悟”,小學畢業時,她獲得了市級歌唱比賽第一名,上初中后她又加入了學校的合唱隊,并成為主唱。
張碧晨歌唱得好,是來自于母親的遺傳她的母親年輕時是文工團的歌唱演員。但母親曾經飽受演藝的艱辛,覺得音樂之路實在太難走,而在她父親眼里,學唱歌更是“歪門邪道”,因此,眼看她日益沉迷于此,父母開始對她進行強力打壓,先是百般勸說甚至斥罵,見她仍舊我行我素,父母干脆摔爛了她的耳機,不允許她上網下載歌曲。
但張碧晨仍千方百計地學唱歌,沒耳機她就借同學的,家里不讓上網,她就利用課余時間去網吧聽歌逆反心理使她更加熱愛音樂,不過,她的內心越來越壓抑,經常沉浸于傷感的流行歌曲之中,原本大大咧咧的她就這樣蛻變成了一個多愁善感的女生。
十幾歲的張碧晨就嘗夠了被夢想與現實擠壓的滋味。她想盡情唱歌,卻無法擺脫父母的束縛,內心的善良和溫順,讓她只能將這份無奈埋進心底。上高中后,為了不再傷父母的心,她決定好好學習。那三年,她學習進步很快,2009年高考時,她本想考中央戲劇學院,但最后還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報考了天津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并被錄取。她學的是“4+2課程”,即4年在國內讀,最后兩年前往法國念研究生。
就在父母為她變回“乖乖女”而高興時,張碧晨卻又變成了“脫韁野馬”。上大學后,她偷偷參加了很多唱歌比賽,每天根本沒把心思放在學業上。這一切,她都瞞著父母,直到有一次她在電視上比賽唱歌時被親戚看到,父母才知道她又“犯渾”了。父親氣得痛罵了她一頓:“你翅膀硬了!現在都學會跟爸媽陽奉陰違了!”而張碧晨一改昔日的柔順,固執地說:“我已經成年了,我不想讓自己的青春留下遺憾!”父女倆一樣倔強,爭論到最后誰也不理誰了。
經過7月份初賽、8月份決賽后,張碧晨竟一路過關斬將拿到了中國賽區的第一名。由于接下來要去韓國參加總決賽,這時她才不得不告訴家里,父親聽了十分生氣,因為再過一年,張碧晨就可以去法國留學了,他不希望女兒在這個時候分心。
一切都如此順利,張碧晨感覺自己太幸運了!渴望成名的她沒跟家里人商量,一回國就直接去學校提交了退學申請!父母知道后又氣又急,但張碧晨無論如何也不愿意放棄這次機會,在她看來,“韓流”已成為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全世界的時尚,去韓國從藝,是實現音樂夢想的捷徑,比在國內出名容易得多。
張碧晨任性輟學,讓父母傷透了腦筋,他們想盡辦法都無法阻止女兒,最終只能流著淚在韓國經紀公司的簽約合同上簽了字。2013年4月底,他們依依不舍地將女兒送到韓國,不停地交代經紀公司的工作人員:“我們最擔心的是女兒的衣食住行,如果她遇到任何麻煩,你們一定要幫忙解決”回國時,母親在機場含淚囑咐張碧晨:“你如此愛唱歌,也許是一種宿命,爸媽現在照顧不了你了,你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張碧晨含淚點頭。
最慘的練習生!
“韓漂”歲月幾多辛酸淚
張碧晨到韓國后,成了經紀公司的一名練習生。在韓國,幾乎每個演藝公司都有一大批練習生,所謂練習生,意思跟“實習生”差不多,都是公司定期進行選秀后招進來的,在出道前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全封閉訓練。這種訓練異常艱苦,短則幾個月,長則七八年,很多練習生都因為吃不了苦,半途退出。
成為練習生后,密密麻麻的訓練課程占據了張碧晨的生活。先是一些軍事化的體能訓練,比如長跑、跳繩、邊做仰臥起坐邊唱歌等。張碧晨所在的班全是女生,有的只有十幾歲,每天很多女生叫苦叫累,可男教練不管這么多,不僅毫不憐惜,還經常吼罵,甚至動手打人。在一次訓練中,一個16歲的韓國女生做仰臥起坐時,因體力耗盡躺在地上起不來,男教練竟跑過來一腳踢在那女生的屁股上,厲聲道:“快起來!就你這點力氣,怎么上臺唱歌跳舞?要想出名、當藝人,就先過了我這關!”當時,張碧晨也快撐不住了,但看到這一幕,她咬緊牙關、雙腿戰戰兢兢地硬是完成了任務半月下來,她渾身痛得走路都走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