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虎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父親愛貪小便宜,為人奸詐。兒子叫狗兒,為人忠厚,喜歡幫助別人。鄰居們都說父子的為人有天壤之別。
狗兒從小就在虎山腳下的河灘上放牛。他不僅不允許自己的牛偷吃地里的莊稼,而且還樂意幫助別人看著莊稼不被牛吃。四鄰八舍的放牛娃也喜歡與他一起玩,要是那個放牛娃家中有事,狗兒就主動幫助別人把牛看管好。
連續幾天,狗兒看到河灘上來了一個新的放牛娃,以為他是新遷來人家的孩子。
這一天,那個小娃說有事,請狗兒給他招呼一下牛。狗兒沒有推辭。沒想到這個娃一去兩天沒有音訊。狗兒的爸爸說他多管閑事。
等了幾天,這個小娃兒終于來了。小娃兒說道:謝謝你給我看了幾天牛。
狗兒說沒有事兒,反正我一條牛是放,兩條牛也是放,一點不礙事的。
狗兒和他成了好朋友。娃兒發現狗兒家里很窮,就有心幫助他。
這一天,娃兒悄悄對狗兒說道:你明天帶一個杯子,把我的牛拉的尿接一些回去,用一塊干凈的紅布蓋好,供在堂屋的神龕上,燒香拜七七四十九天,杯子里就會有金子。
狗兒回去后,把娃兒對他說的話給父親講了一遍。父親原來就覺得娃兒來頭有些蹊蹺。聽兒子這么一說,更是認為娃兒有來頭。他要兒子進一步和娃兒搞好關系,并按娃兒說的做。
第二天,父親把神龕擦拭得凈亮,屋里收拾得干干凈凈。晚上,他把狗兒接回來的牛尿,輕輕地放在神位上,燒了三炷香,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
父親每天都是如此虔誠地磕頭祈禱。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四十九天就到了。父親洗干凈雙手,小心翼翼地捧著杯子,揭開紅布。父親眼前一亮,只見金光閃閃,他啊的一聲,差點沒有暈倒。
父親一夜未眠,他想:一杯尿就有這么多的碎金,要是把娃兒牛的尿全接回來,那我不是有更多的碎金嗎?!他又想到那頭牛一定是頭金牛,不然牛尿怎么都是金子呢!他越想越興奮,越想越認為自己很快就會是個大財主。
第二天,他又叫狗兒去找娃兒要牛尿。娃兒同意了。
父親對狗兒說道:狗兒,我們要發財了。等幾天,我給你一條女人的內褲,你把它蓋在娃兒的牛頭上,那頭金牛就跑不掉了,我們家就有金牛了。
狗兒見到娃兒后說道:你趕快走吧,我父親要對你的牛兒下毒手了。
娃兒問道:什么?你父親要對我的牛下毒手?
是的,你把牛拉走吧,越快越好。狗兒說著,就要推娃兒離開。我走后,你父親肯定不會放過你的。你太好了,我會讓金鴨來幫助你。如果你父親把你趕出來的話,你就在這個河灘上淘金度日。
娃兒連夜拉著牛離開了虎山腳下的河灘,第二天來到了劉家河渡口。
娃兒和牛過河后,船工向娃兒要過河錢。
娃兒把牛屁股拍了兩下,說道:牛兒,給船工留下過河錢。
牛兒像聽懂了娃兒的意思,尾巴一翹,后腿稍蹲,在船頭拉了一堆牛糞。
船工見了很氣,對小娃兒說道:你沒有錢給說一下就行了,何必讓牛把船搞臟。
娃兒說道:老爺爺不要生氣,這是最好的船錢。
什么船錢,一堆牛糞,真是無理取鬧。船工邊說邊把牛糞往河里掀。就在船工把牛糞掀飛時,突然從牛糞里飛出兩對金鴨。船工一臉的后悔。
一對金鴨沒有飛出去多遠,停在了河中間的一個小灘上;一對飛向虎山方向。
停在河灘上的母鴨,下了好多好多的鴨蛋,形成了一個大灘。成灘之后,流水之聲如群鴨歡叫,后來人們就把這個純卵石堆成的河灘叫做金鴨灘。
另外一對金鴨飛到虎山腳下,就停在了河灘上,整天喊著狗兒,狗兒。狗兒自從金牛走后,父親把狗兒趕跑了。后來有人說看到狗兒和那個拉金牛的娃兒一起走了。
這對金鴨在虎山腳下的河灘上喊了幾天的狗兒后,也就不見了,但后來的確有人在河灘上淘到不少金子,人們為了紀念狗兒和金鴨,把附近的一個村子取名為金鴨村。
再說娃兒拉著金牛上了牧馬洲、穿過仙眠洲,淌過栗河,從小南門進入澧州古城,娃兒見城中有一池塘,池雖淺且狹,但池中有靈氣,本打算就在此地安生。沒想到第二天被城中百姓發現,百姓驚詫,一傳十,十傳百,紛紛叱之,金牛難得安寧,故穿城而出,給城內留下一景:名曰金牛池,門曰金穿,又曰牛穿。
娃兒和金牛出了城門,就右拐去了今天的寶塔嶺,并在那里熟睡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