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篇一
20世紀70年代,寒風凜冽,大街上的叫賣聲已毫無生氣,只有東邊的校園內,排起了十幾路縱隊取飯。有一個縮著脖子的男青年,身穿破爛不堪的校服,等所有人離開后,靜悄悄地來到菜盆前,拿起兩個高粱面饃,蘸著被雨水沖刷后的丙菜菜湯(最低檔的菜),狼吞虎咽地吃著。他每周末回家時,都只能和金波騎一輛自行車,因為他家離學校有60華里的路。這,就是小說的主人公孫少平。
如果我變成了孫少平,首先,那60華里的路程就會讓我知難而退。其次,每天吃些連溫飽都無法滿足的飯菜,真算得上是對身體的百般折磨。如果說,路途的遙遠、腸胃的饑餓只是身體皮肉的痛苦,那么,每天在學校里,因為衣服太破太舊,經常遭到同學的冷嘲熱諷,這更加使我無法忍受。即便是在圖書館看書,每天都得餓著肚子,像我這樣連吃飽飯都不愿意看書的人,這將如何堅持?更不要說,家里還有一大堆數不清的麻煩事了。
可是,這一切在我眼中不可逾越的困難,孫少平卻全都克服了。而且他在那樣的逆境中還那么優秀而有尊嚴。孫少平身上的種種行為令我欽佩不已。忍耐、堅持、奮進是孫少平最大的優點。雖然他家境貧困,但自尊心和執著的毅力使他在生活學習中百折不撓,他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啊。
說到這里,我就想起我的老大難問題一一語文閱讀。從小到大,只要我需要什么閱讀書籍,父母都會百分之二百地滿足我,但我總是以這樣那樣的借口不專心讀書。我在閱讀和作文方面存在不小的缺點,孫少平能在艱苦的條件下用功讀書,這使我感到很慚愧,我愧對于我的學習條件。我應該加倍努力才行。
對!從現在開始!
表針停留在1點45分,兩年前那個永恒的瞬間。
孫少平捧著一束花,翻過小土梁,來到那個小小的山灣上。四周如此靜謐,以至于那一刻,這個世界上仿佛只有他和那棵繁茂的杜梨樹真實地存在。
他緊緊地抿著嘴唇,面色蒼白,淚水滑落。
然而,卻始終只有他一個人,呆呆地立著,默默地泣著。
曾經的曉霞,已經永遠離去了。只剩下那一棵曾經見證了他的愛情的杜梨樹,仍然茁壯地成長著,仿佛絲毫不知道她與他的故事。
曉霞和少平,本來就應該是兩個世界的人。一個出生在開明的上層家庭,另一個卻是普通農民的兒子。然而,兩人的命運就像兩條直線,相交在了一起。
作為少平的戀人、朋友和導師,曉霞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少平作為一個農村知識青年的命運。如果沒有曉霞,少平滿腔對知識的渴求也就無法實現。縱然不甘心,但少平也無法擺脫農村人的命運一一像哥哥一樣,做一個老老實實、腳踏實地的農民,用自己的血汗來養活全家老小,過上一種繁忙卻平靜的生活。
曉霞的出現,就像暗無天日的生活中一絲希望的光芒,瞬間照亮了少平的精神世界。從此,肉體上的苦難對于少平來說已經不重要了,畢竟他已經生活在了一個嶄新的、美好的精神世界里。
曉霞和少平之間早已超越了愛情的層次,而成為了一種深厚的友誼。當每一次曉霞借給少平各種書籍時,當少平聚精會神地和曉霞討論問題時,他們之間是平等的朋友關系。換句話說,他們是互相精神力量的補給源。
曉霞和少平的生命是緊密地相連接的。少平從來沒有想過,他的生命如果沒有曉霞,會是什么樣子。
所以,當它忽然來臨,少平崩潰了。
心中的創口,用了兩年才將它撫平。而今天,它又被那棵杜梨樹狠狠地撕開了。痛得像是要滴血,少平只能默默忍受。
少平輕輕將花束放在樹下。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篇二
平凡,這是大多數人在社會中的代名詞。我們每個人,對于這個世界來說,都太過于渺小,微不足道。也許,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生命、悲歡、金錢、欲望、對于歷史的長河,都不足掛齒。
幾天前,我讀到了路遙先生寫的平凡的世界,在此將心中所念,分享與諸君。
這部小說分為三部,主要講述了我國從文革后期到八十年代末陜北人民的生活狀況,以雙水村孫家的生活為主線,以孫少平、孫少安兩兄弟的感情和生活的變化為重點,細致的表現出了改革開放前后陜北人民生活的變化,也同時表現出了在那個時期的中國的變化之大,成為了那個年代的社會的縮影。其次,這部小說運用了一種將現實主義與唯物主義相結合的細致筆法,深深地描繪出了這龐大的社會。
“平凡”這個詞在這部小說中著重表現了出來。孫少平、孫少安,這兩個平凡的農村青年,卻表現出了不平凡的一面。孫少平從一個剛步入社會的農村知識青年,不服命運,走向城市,走入煤礦;孫少安從一個沒有文化,沒有金錢的窮小子,開起了的磚廠。他們兩人那種堅持、不服輸的精神令人折服,令人欽佩。
許多人說小說中的許多部分太過于悲傷。當孫少安與潤葉無法終成眷屬;當高中生孫少平選擇走向煤礦;當田曉霞被洪水無情地吞噬;當少安之妻秀蓮患得肺癌。尤其于結尾處,曉霞和秀蓮的香消玉殞,更令所有人為之而泣下。所以,很多人說為什么不寫得圓滿一些?有一個好的結局,讓曉霞和少平在一起,讓秀蓮和少安過上好日子,為什么偏偏要這么寫?我卻覺得路遙先生這么寫才是真正符合“平凡”的,符合社會現實的。也許路遙先生也是為了不再一次看到少安和潤葉的悲劇,才讓田曉霞“香消玉殞”的吧!
然而,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這樣一個“平凡的世界”里,喜怒哀樂、離愁苦恨,這也是我們人生中所必須面對和克服的,所以,保持一顆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是極其重要的,唯有樂觀向上、積極進取,才能讓這平凡世界中的你,擁有不平凡的故事、不平凡的人生。白居易曾經說過:“樂人之樂,人亦樂其樂;憂人之憂,人亦憂其憂。”擁有一顆進取之心,為平凡的自己添上不平凡的人生。
愿君在這不平凡的世界中,走出自己,走出不平凡的人生,走向自己的未來。
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篇三
在蒼老的黃土高原之上,在大地皺紋中的夾縫,路遙揮動時間的筆,描繪出平凡的本色,將十年的故事緩緩道來。
生老病死是人無法越過的溝壑,貧窮與富裕演繹出苦難與拼搏。一切的一切,如同千百個日夜的輾轉輪回,只告訴我們,靜候明天的太陽。
火把雖然下垂,但火舌永遠是向上的,少平少安兩兄弟屬于黃土坡一個平凡的村落之中,窮迫堙沒了孫少平對郝紅梅的情愫,自卑的他只能任由郝紅梅遠去。那是他的黑夜,自卑的他默默忍受著。孫少安和田潤葉固情投意合,卻只能無奈地被世俗所控制,掙扎著,嚎叫著,打破不了世俗的枷鎖。只能各自遠去,尋找被世俗所認可的“門當戶對”。
生活的軌跡總是能改變的,少平獲得了做煤礦工人的好機遇,女友曉霞進了省城當記者,少安建起了磚窯并且有十分光明的前途,盡管后面曉霞為了搶救洪災中的一名孩子而犧牲,盡管少安的妻子秀蓮倒在了演講臺上,少平在事故中幾乎毀容,但他們總能以昂揚的姿態面對新的生活與挑戰,從巨大的悲痛和困難中披荊斬棘走出來。
他們知道,命運多舛,生活不是一馬平川的廣闊,只要不屈服于命運,總會迎來朝陽。
人總是走在改變的道路上,總是在面臨新的處境時彷徨,無助,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使人承受不了生活的重擔。在那個平凡的年代,農民的生活誰也拿不準,貧窮讓黃土上的農民只能默默耕作于土地。他們知道,一旦走出“雙水村”,脫離土地,現有的平靜生活就會被打將破,會有無盡的挑戰和冒險。雖然說現在是揮汗如雨,面朝黃土背朝天,人的本性就是懦弱。
偏偏他們就敢走出去,敢去嘗試,敢于冒險,創造新的生活。對于新時期的變革,他們敢于打破過去的枷鎖。這不是好高騖遠,也不是自作聰明心存僥幸,而是對心靈解放的渴望。
不然,怎么在一次次的困境中重塑心靈,自卑里的堅強如同旭日噴薄一般在那一剎那爆發?生離死別,如同家常便飯一般咽下去,盡管再苦再累,也必須向前走,他們也正是這么做的,只有這樣,才能一次次浴火重生,在新的挑戰面前無所畏懼,不斷創造。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斗;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珍重生活,才不會玩世不恭,內在的精神力量可以支撐起現實的屋頂。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中摸索前行,摸著爬著,就迎來了新的太陽。
上帝對于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公平地給予了世間萬物,等著人來創造,他同時賦予了這個世界以黑夜,讓那些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在黯淡無光的黑夜中得到磨練,也會讓一些人在黑暗中頭破鮮血流,讓無知把他們淹沒。
在黑暗中,請不要忘記,無論怎樣,太陽總會準時地出現在東方。我們需要靜靜地等候明天的太陽。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篇四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位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回腸。讓我不得不喜歡這本書,它讓我讀懂另外很多。
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同步提高的確是個很好的口號。可是當前這個社會明顯是偏重與物質文明的。到大學已經大半年了,我感覺我的確變了很多。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現實生活中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實在是太難了。我們有太多的束縛,如宿友都找到了男朋友而你沒有時,同學都去聚會而你缺席時,別人都在狂歡而你卻一個人靜坐時,你還能從容的享受精神生活嗎?盡管你不喜歡聚會,不喜歡唱歌,但是你別無選擇。無奈,的確。這就是生活,有得有失。當少平得知曉霞死亡的消息時他能接受嗎?當少安收到潤葉給他的那封告白時,他的痛苦你能理解嗎?生活真如歌德所說的那樣,我們每個人都在推著石頭到達山頂,然后石頭滾下來,我們接著把它推上去,周而復始。
惋惜。是的,沒有浪漫。少安,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對于家他沒有一點點的自私。為了家里能夠維持下去,他放棄了潤葉。盡管書中說他對潤葉是一種兄妹之情,但是我們不會忘記他接到潤葉給他告白信時他的那種喜悅,甚至抓狂。潤葉這么好的人,少安沒有理由不喜歡。只是我們的少安責任心太強,他在潛意識李認為自己給不了愛人幸福,因此他不敢去談愛情。他只有婚姻,沒有愛情。他的老婆必須是能夠與他一起撐起這個家的。再說到少安的事業,可以這么說,少安是一個很精明很勤勞并且思想很先進的人。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能夠發家致富并不超出我們的意料,他的經歷卻是幾經坎坷,幾度起伏。多么的現實啊,付出才會收獲。有得當然有失,事業上如日中天時他的妻子卻病入膏肓。這又是平凡的世界一大絕筆。
這個老實的少安啊,讓我揪心,讓我為他心痛。這個生活在黃土高坡的男人,他有情有血有肉,遇到愛情時,他為了自己肩負的責任,他放棄了屬于自己的愛情;這個堅強的男人,他對自己的妻子溫柔體貼,即使她不是自己的夢中情人;這個身為別人哥哥的人,他可以充分理解自己的弟弟,并鼓勵他去追求自由與夢想,而他自己卻留在黃土高坡上守護這個家;這樣好的男人,令我很感動,讓我為他著迷。
看完平凡的世界,心中莫名的惆悵起來,只因為這些人凄美的愛情。無論男人還是女人,他們都很執著,很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情,讓我不得不反思自己了。生活在21世紀的我,膽卻愛情,不敢面對愛情,更不用說勇敢去追求了。我想我要學習孫家兄弟,學習他們勇敢的精神,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愛情和生活。
《平凡的世界》真的是一本好書,讓我很感動,感觸很深,讓我重新去思考問題和獨立生活。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篇五
故事的結尾,田曉霞犧牲了,孫少平工作時受了傷,最后還是選擇回到了礦上。孫少安出錢辦小學,他妻子秀蓮得了肺癌。田潤生也回來了,帶著寡婦郝紅梅。故事到此結束。許多人的一生兜兜轉轉,起起落落,最后還是逃不過平凡的過日子。世界是平凡的,故事總是在重蹈覆轍,人人都是平凡的。
但這故事給了我好多力量。孫少平是不甘于呆在雙水村小世界里的,思想上的轉變必然會帶來行動的改變,他渴望走出去,雖然在外攬工又苦又累,雖然他也說不清道不明,他全力奔赴的東西到底是什么。我和他一樣,向往更大更好的天地,但不知具體為何而奔,但就是有一種從生命里迸發出來的力量:我要走出去!我當初退出實驗室,就是有些受到孫少平的影響,我明確地知道我不會甘心拘于小小的實驗室,所以毅然決然地離開。孫少平也是受到了他看的書里的人物的影響。相似的人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
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力量在引導我,我現在的`狀態也沒辦法去明確描述我的未來和選擇,只有等我走過了這一階段,來到更高層次的思想領域時,才可以對此做出明確的闡述。
這些鮮活的人物,帶給我的遠不止震撼,而是深遠的,會帶著人往前走追逐美好事物的力量。
錢理群說:一個人在大學中應當追逐的三樣美好純真的事物,是愛,友情和知識。書中人物很好的印證了這句話。
我也越來越理解,那些我所不能理解的,一些關于農村的事:他們掙了錢在家鄉修體面的房子,他們都會想著大家族的景況而不只是自家的小日子。孫少安、孫少平從不只考慮自己,他們的行為解答了這個問題:老人家一輩子受苦受累,在中國人固有的觀念里,房子才是一切的根基,你在這里出生,成長,結婚生子,然后看著下一代經歷相似的生命歷程。房子同樣也是自己家生活水平的顯示,面子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一個人身份的象征。
同一地方的人,基本上全是一個家族的。在我們祖先的時代,一個人單打獨斗是無法好好活下去的,土匪強盜、自然環境的惡劣,只有大家族里的人相互幫扶,家族才能興旺繁衍下去。
我們現代人沒有受到過這樣的文化教育,即便有,在祖輩父輩不斷融入現代城市生活的過程里,家族間相互幫扶氣氛也越發的減少,我們很難感受得到。
熟人社會可以從這里理解:在過去不發達的年代,大家基本上都沒什么東西可供娛樂——讀書學習是只有少數人才能享受得到的資源。于是勞作完,人閑下來就得找事做。找什么呢?人是社會動物,與人交際不可避免,一來二去成了熟人。
本書還有一個巧妙之處:田潤葉和丈夫李向前關系的變化。他們兩人的煩惱都是因為愛和愛而不得。田潤葉喜歡孫少安,但迫于現實壓力不得不嫁給自己不喜歡的李向前,李向前因為喜歡田潤葉而和她結婚,妻子田潤葉的冷淡與拒絕卻讓他心灰意冷。作者的巧妙之處,在于分別描寫了他倆的活動和心理,作者明白他們之間隔閡的產生與存在,但又不站在道德高地指責或埋怨,而是分別描寫兩人的苦惱,把這埋怨的話留給了書中的角色來說出。創造出一個意外事件,來推動人物關系的轉變。寫作者是創造世界的人,自然需要有足夠客觀的上帝視角。
這世界唯二不可令人辜負、背棄的,是愛與思想。這二者無論你得到了哪個,都足以令人改變。批判、懷念、向往,都是為了把人往更高遠、更幸福的道路上引。
我真喜歡這個故事!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篇六
第一次拜讀路遙先生的作品《平凡的世界》,始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由于我生在地處黃土高坡的臨縣磧口古鎮農村,與陜北吳堡縣丁家灣鄉隔河相望,恰好,這部作品主要講述的是陜北黃河一帶的故事。由于我對深厚的陜北文化情有獨鐘,因此,對這部史詩般的經典作品,多了一份發自內心的熱愛。
談到陜北文化,在我的印象中,陜北人特別厚道和實在,逢五逢十是磧口古鎮的集會,每年夏天,陜北人不分男女都是光著腳板,通過木船渡過黃河,來磧口趕集。由于我父親擺攤賣雜貨,因此我對陜北人的樸實和厚道深有感觸。說實在話,陜北人要比山西人要厚道好多。我喜歡陜北人,更喜歡陜北的文化,尤其喜歡陜北的民間小調。每逢正月里鬧秧歌,特別二人臺的會子上,演員們總會傳唱傳唱的《五哥放羊》、《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等耳熟能詳的陜北民歌,還有就是黃河岸邊的艄公,傳唱著很多陜北民歌。優秀燦爛的陜北文化,伴我渡過了一段難忘的歲月。
說實話,首次讀《平凡的世界》,自己更多是感受到七十年代陜北農民的貧困和樸實,內心深處,可以深刻感受到:孫少安的艱辛和執著、孫少平的憨厚和擔當、田小霞的陽光和率真、田潤葉的真誠和柔情,以及田福軍的勤政和樸實、田福堂的圓滑和世故、孫玉亭的固化和守舊。我粗略地算了一下,孫少平的年齡,大概和我父親基本相仿,都是五十年代中期出生的。應當說,自己最大的收獲,是深刻感受到了上一代人的艱辛和不易。因為孫少安,我聯想到了我的父親,想到了父親的持家過日的不易,想到了父親在村里種田務農、擺地攤、人拉車拉炭和賣鞋底的經歷。因為孫玉厚,我想起了一輩子擔糞喂牛的祖父、一輩子養豬喂兔的祖母、一輩子放羊種田的外祖父。因為《平凡的世界》,勾起了我對親人的深深思念和感恩,以及對磧口農村故鄉的無限眷戀。讓我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一種不畏艱難困苦的做事態度,去直面人生。
第二次拜讀《平凡的世界》,是在參加工作以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我告別了學校和農村生活,在一個大家普遍不太看好的國有企業參加了工作。我記得當時我們的一把手和我說:你來這個窮單位干啥呢?殊不知,我是更窮啊!實際上,來這個單位之前,我在北京的一家幕墻公司干體力活,說真的,我是怕窮,但不怕苦。伊始,工作上的壓力、生活上艱辛,一切都是從新開始。每月180元的工資,除過支付60元房租外,僅有120元的生活費用,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艱辛和不易。那一年,我戀愛了,冬天和對象出去約會,根本沒有一件像樣的外套,凍得直打哆嗦。我打趣地和對象說,見到你有點緊張,所以哆嗦啊!工作上,自己也沒有多少經驗,靠自己的執著和艱辛,苦苦撐起了辦公室秘書這個爬格子的活計。因此,無論哪個方面,自己感覺壓力非常大。于時,我想到了通過再次閱讀和吮吸《平凡的世界》這部史詩般的精神食糧,來給自己舒減壓力。第二次研讀《平凡的世界》,我沒有更多的關注幾位主人公的生活狀態和精神世界,我更多的是理解和體會人生百態、研究和揣摩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提升和增強自己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
因為《平凡的世界》,我在繁重的工作中,找到了工作的竅門和樂趣。在經濟極度拮據的狀況下,找到了謀生和脫貧的方法。只要能提升自己、只要能擺脫貧困,我什么苦、什么累都不怕。我要靠自己的努力付出、靠自己的滿腔熱血,打造屬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第三次遇到電視連續劇《平凡的世界》,是在近期。這部56集的電視連續劇,我仿佛以過來人的身份,大約用一周左右的時間,已經連續觀看了39集。這一次,在視覺和聽覺層面,再一次深深地觸動和震憾了我的心靈。我真切地看到了1975年二、三月間陜北黃河一帶飄飄灑灑的雪、看到了熟悉而陌生的故事主人公孫少平和孫少安、看到了學校里亞洲非洲歐洲的黃面黑面白面饅頭、看到了學校里區分很細的甲菜乙菜和丙菜、看到了和我們小時侯情況相仿的農村生活的點點滴滴。這一次看《平凡的世界》,自己最大的收獲是:深刻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家庭的溫暖、親情的可貴、人性的復雜。
想到自己,一轉眼參加工作已經整整二十年了,一路走來,承蒙各位領導和同事們的厚愛,總體上較為順利,自己也有幸擔當了企業的中層干部。這期間,我找到了真愛,結婚生子,攢錢買房,還有了一輛屬于自己的小型車代步,小日子過得雖然還不太富裕,但是還算是比較湊合吧。聯想到自己的農村卑微的出身、聯想到自己剛剛脫盲的中專學歷、聯想到伴我渡過最艱難歲月的糟糠之妻、聯想到《平凡的世界》生活場景,我真的很滿足,很知足,很愜意。我的留言是:“順其自然、自然而然、不比不貴,知足常樂”,事實上,這也是我做人做事的座右銘。
我要發自內心的感謝《平凡的世界》,是它給了我啟迪,給了我能量,給了我智慧,給了我處世的本領和生存的技能;我要由衷的感謝《平凡的世界》,是它讓我感受到生活的艱辛和不易,我要感恩生命中遇到貴人的扶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