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霸主——巖崎彌太郎
財富檔案
“日本第一財閥”三菱集團的創始人,明治前期著名的企業家。在他的領導下,三菱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成為“海上霸王”。經過百十年的發展,三菱在今天的日本,是6大企業集團的魁首,被稱為日本“最強最大的企業軍團”。巖崎彌太郎因此成為三菱甚至整個日本、亞洲的傳奇人物。
企業類型
汽車制造業。
成長記錄
在日本,“三菱”集團的歷史可謂是跌宕起伏,從最初的成立到發展壯大,幾經生死。它的發展史有著濃厚的傳奇色彩,正如它最初的創立者一樣。
亂世中成長
1834年12月11日,巖崎彌太郎出生于安藝郡井口村。父親彌次郎是個“地下浪人”,因家境中落而喪失了鄉居武士的地位,不再有武士家族的榮耀了。巖崎家由于當時嚴格的等級制度,備受歧視和冷遇。這些屈辱、看人顏色的下層生活經歷,使小彌太郎從小就充滿了對貴族的仇恨,培養了他不屈不撓的性格。
1854年,彌太郎的老師覺得家鄉難以發展,決定到江戶去闖生活。彌太郎也要跟去,為了讓兒子見世面,父親彌次郎不惜賣掉祖先遺留下的山林,作為去江戶的盤纏。這使彌太郎極為感動。臨出發的前一天晚上,他登上家鄉西邊的妙見山,來到名叫星神社的祠堂,掏出筆墨,在星神社的門上寫道:“日后若不能揚名天下,誓不再登此山。”
在江戶的日子,彌太郎的才學大有長進。但就在這時,彌太郎的父親卻遭人陷害,入了監獄。彌太郎聞訊從江戶趕回來為父伸冤,不料,郡奉行所官員竟與村長串通一氣,拒絕他的申訴。彌太郎怨恨難抑,在奉行所的柱子上,憤怒地刻下“無賄不成官,罪由喜惡判定”幾個大字。奉行官大怒,命人削掉柱上大字。但是,彌太郎又在奉行所外白墻上寫下同樣的字。惱羞成怒的奉行官竟將彌太郎也逮捕下獄。
彌太郎與一位樵夫關在同一間牢房。這個樵夫十分擅長算術。一天,樵夫對他說:“沒有一項工作,比做生意更有意思了。”彌太郎說:“做生意是好,可是我不通算術,你能教我嗎?”樵夫爽快地答應了。過了不久,彌太郎就能很熟練地運用算術了。樵夫夸獎他說:“我花四五年才學會了算術,而你,卻不到一個月,就這么明白了。”彌太郎興奮地指著牢房的一個大柜子,說:“如果有一天,我能成為天下巨富,將報你以一大柜子小判(當時日本的貨幣單位)的酬金。”
對彌太郎而言,這次監獄的機遇是他人生的一大轉折。為他以后成為商業霸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年多以后,彌太郎獲釋,但活動范圍卻被限制在鴨田村內。彌太郎深切體會到社會的不公道,對自己試圖在黑暗官界出人頭地的念頭灰了心。
有一天,他與弟弟彌之助在安藝河邊釣魚。當他看到兩岸遼闊的土地,心中想到,這樣好的土地,如果洪水來了就糟糕了。就在這時,他萌發了一個企業家的靈感:如果在兩岸筑堤,擋住洪水,豈不造就了萬畝良田!于是他立即向安藝郡公所提出筑堤造田的申請,并很快得到批準,予以實施。后來,僅彌太郎本人就造稻田100公畝,棉田50公畝,獲得了相當可觀的收入。
從此,彌太郎否極泰來,不僅免除了限制活動范圍的處分,而且擔任了奉行所的一名下級官員,往高知城赴任。1867年,彌太郎又擔任了長崎土佐商會的負責人。
就在此時,日本的局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政府成立了,這就是著名的“明治維新”政府。1870年9月底,彌太郎來到東京,與別人成立了“九十九商會”,彌太郎是實際上的負責人。
1873年3月,“九十九商會”改為“三菱商會”,此時的彌太郎已經完全掌握了商會。擁有汽船、拖船、帆船等,回想過去,彌太郎心緒起伏,決定從此脫離官場,在海運事業上大干一場。
以身殉職的“船運巨子”
當時與彌太郎競爭的有很多公司,但與這些“官僚”式的公司相比,彌太郎本著“規模雖不大,然而以在野之身,任意做官方辦不到的事情”的精神來經營公司。彌太郎以信譽為上,重視服務,積極爭取顧客、船貨,為自己公司打開了廣闊的前景。
1874年,日本出兵侵略臺灣,彌太郎積極向內務大臣請示承攬一切軍需輸送工作。大臣同意政府購買13艘汽船,托與三菱。1877年日本國內發生西南之役,三菱全力參與軍事運輸,又發了一筆橫財。至此,三菱共擁有61艘汽船,噸位高達35464噸,占全日本汽船總噸位的73%,一躍而成為日本國“海上霸主”。從此,彌太郎以汽船為中心,將事業范圍擴大到匯兌業、海上保險業、倉儲業等。在三菱公司進行押匯的貨物都由三菱的船只來運送,由三菱負責保險,守在三菱倉庫之中。于是,三菱的匯兌、保險、運輸、倉儲等方面的利潤都成倍地增長,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在當時,三菱獨占海運,受到最直接打擊的就是三井物產。該公司僅有3艘船只,不得不請求租用三菱的船只,并提出交付一年70萬元的租賃費。但巖崎彌太郎出于壓倒競爭對手的需要,斷然加以拒絕。
于是,忍無可忍的三井開始向三菱實行反擊,它糾合敵視三菱的地方船主、批發商、貨主,合股創立一家名叫東京風帆船會社的大型海運公司,企圖與三菱相對抗。三菱毫不示弱,采取低價策略,分化瓦解對方的陣營,并大量收購三井創辦的東京股票交易所的股票,迫使三井派頭目涉澤辭去交易所總裁的職務。這些凌厲的反擊,招招擊中對方的要害,極大地擾亂了對手的陣腳。客戶被奪走,不少船員也被三菱挖去,不僅不能與三菱抗衡,而且在情況最凄慘時,只能勉強維持營業。
與此相反,三菱卻得到長足發展,它償還了政府的無息貸款340萬元,進一步鞏固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然而,正當三井面臨慘敗之際,一件意外的變故使他們出現了反敗為勝的契機。在當時,政治和經濟的聯系是極其緊密的,政治局勢的風云變幻直接關系到經濟走向。
1881年,一直庇護三菱的政府核心人物大限重信失勢下野,而跟三井息息相關的伊藤組成長洲藩閥政府。伊藤惟恐大限的政治影響力與巖崎的雄厚財力相結合,會對政府造成極大的威脅,便與三井公司聯手成立一家實力空前的大公司——共同運輸公司,試圖壓垮三菱的海運公司,斷絕大限的財源。
1882年10月,共同運輸公司正式成立,創業資本將近一半由政府出資,其余則由三井籌集民間游資而成。公司向英國訂購最新式的船舶,其航線與三菱公司航線完全一樣。于是,一場空前激烈的龍爭虎斗開始了。
三菱與共同運輸公司的競爭仿佛一場高對抗性的馬拉松賽跑。兩家公司的船隊一起由神戶出發,為了搶先到達目的地,船長與船員都綁上頭巾,揮汗如雨,不計成本地拼命將煤炭鏟入火爐中,在海上展開長跑比賽。到達紀州藩時,船上爐內的火力之強,竟把煙囪燒得通紅,船內溫度也高得灼人。從岸邊遠遠望去,猶如兩只火龍在競相飛奔。
最后,兩家公司的競爭演變為不惜成本地降價。例如往來于神戶、橫濱間的船費,下等艙價從5.50日元降到0.55日元。這種兩敗俱傷的價格戰,最高興的人當然還是乘客與貨主們。
面對有政府撐腰的強大對手,巖崎彌太郎并沒有灰心喪氣,而是充分地展現出他超人的領導能力和他幼時培養出來的堅韌戰斗力。他始終斗志昂揚,采取徹底抗戰的姿態,與共同公司力拼。為彌補降價策略所蒙受的損失,他將公司重新改組,裁減冗員冗費,在此危機四伏的狀態下,彌太郎發揮出民營事業的特色,盡管降價很多,其生產力仍較共同公司高出一大截。1884年,每噸汽船的平均收入,共同運輸公司僅為三菱的一半。
三菱初戰告捷,但也元氣大傷,在赤字的打擊下,不得不停止香港——琉球間的航線,三菱匯兌所也被迫關門。而共同公司方面更是傷筋動骨,到1884年下半年,已陷入毫無紅利的窘境,其股份跌到面值的2/3以下,持股人爭相拋售。巖崎趁機收購共同公司的股票,到1884年末,他已握有過半數的股權。這無疑是對共同公司的沉重打擊。
如此一來,共同公司內部四分五裂,批評公司做無謂競爭的呼聲日益增高。這時,大限宣布脫離在野的改進黨,從政府而言,已無必要再整垮三菱。于是,由政府的農商務卿出面調停,兩公司于1885年2月5日簽訂臨時協定,在運費等方面做出統一規定。
這場長期抗爭終于取得初步勝利,但是,這個勝利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因為長期勞累,飲酒過量,巖崎彌太郎罹患胃癌。簽訂協定兩天后,即2月7日,病情突然惡化,撒手人寰,結束了他波瀾起伏的傳奇一生。
篤厚一生的操守
雖然,巖崎彌太郎早早就撒手人寰,但他開創的基業由他的兄弟、子孫繼承,日益壯大,他的精神也被一代代地發展下去。
巖崎彌太郎在日本開創了商界起用書生的先例,他對此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以往我們只在公司里使用一般人才,那些人因未受過多少教育,故而全然不知一件事情的輕重緩急。要讓一個普通人成為學者很難。讓學者熟悉怎么做生意卻比較容易。因此近來我專門聘用學者。”
他提拔了許多慶應義塾的優秀人才。甚至連會計出納的工作他也寧愿用士人,不用商人。他認為,士人多半勤勞廉潔,不必擔心他們會做假賬。三菱初期的干部都受過高等教育,并且很多和巖崎家族具有血緣關系,正是他們筑起了三菱財團的最好的屏障。在和三井的戰爭中,他們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這個傳統一直到今天還適用著。三菱選用很多高校畢業生,作為后備干部梯隊加以培養,最后安排到企業最高管理部門。與其他財閥相比,三菱歷代干部中受過正規教育、有學歷的人占有的比重較大。當時尚屬鳳毛麟角的大學畢業代理者在公司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通常認為,優秀的大學生進入財閥企業,起到了促進企業現代化進程的巨大作用。
而在企業日常管理中,巖崎更是注重從小事抓起,從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他的這種精神。
一次偶然的機會,彌太郎把一位高級干部叫到他私人的住所去,交給他一張公司的便條紙寫的請假單,并斥責他說:“你到底在干什么?”那位高級干部突然遭到嚴厲的斥責,完全不知所措,仔細看過字條后,才發現是自己前幾天所寫的一張請假單,而這張請假單是用公司的便條紙寫的。
這時巖崎彌太郎語氣更為惡劣地說:“你身為公司的高級干部,都無法公私分明,浪費公司的便條紙寫私人的請假理由,究竟是什么道理?我要嚴厲地處分你!”于是當場下令罰他減薪一年。這位干部自己也知道犯了大錯,立刻就向巖崎彌太郎道歉,并且心甘情愿地接受處罰,此后的工作態度變得更積極活躍。
這件事使人們感慨很深,因為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如果只因誤用了一張公司的便條紙,就必須接受減薪一年的處分,可能是太過分了。一般而言,如果現在發現這么微不足道的過失,可能會看情形放過算了,頂多告誡他“以后要多加小心”或“以后不可以這樣”,把事情交代過去。巖崎彌太郎能留意到每件細微的小事,且做適當的處理,使員工知道警覺而改善,他的細心,就是建立龐大的三菱財團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謂千里堤防,潰于蟻穴,就是這樣,一張小便條的浪費,可能就是公司經營危機的開始。這就是巖崎精神,事實上,今天三菱的壯大,如果沒有巖崎彌太郎最初的忍辱負重和成業后的勤儉節約、用人藝術,是無法想象的。一個貧苦人家的子弟,靠著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創立了如此非凡的業績,相信他的成功,給后人留下的是太多的深思和感慨。
成功秘訣
百折不撓的意志,寵辱不驚的氣度。
不以發“戰爭財”為恥。
對競爭對手“一劍封喉”,對麾下才俊恩威并用。
上一篇:妙筆寫傳奇——著名武俠作家金庸
下一篇:“耐克”公司創始人——菲爾·耐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