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尿成文
農村講究結婚姑爺回門。老張一早起來犯了愁,姑爺是位大學生。一般人家姑爺回門,找一位村里體面人相陪。可姑娘打來電話叮囑,一定找一位有文化的,不然丟面子。老張想了想,要說是有文化,還是養羊的李羊倌,而且還出過幾本書!。酒桌上,姑爺拽文拽的一套接著一套,別人跟本插不上嘴。老張實在忍不住,打斷姑爺的話說:“你李叔可了不起,還出過好幾本書呢!”姑爺驚訝的問:“大叔也是文化人,還真沒看出來。”李羊倌笑笑說:“我算不上文化人,孔子才是文化人。”老張說:“他李叔,別客氣,你就給姑爺講講文化的事兒。”李羊倌放下酒杯,講了起來。孔子攜弟子周游列國,很受歡迎,經孔子教化,每到一處,頗有成效。識文明禮者遍布大江南北。時日一久,弟子中難免有驕傲之人溢于言表,并妄言:“普天之下在也沒有蠻夷之人,皆是老師的功勞。”孔子一聽也很高興。恰巧路人經過說了句實話:“蒙古不在普天之下嘛?”孔子師生聽后愕然。此后,孔子一直耿耿于懷。終一日心血來潮,備好牛車穿越沙漠傳文授禮。牛車緩緩前行,走了數日,路程還沒走一半。孔子失去信心。蒙古大汗聽說孔子要來,十分高興。命國師率眾人騎著高頭大馬一路迎接。走走停停一路上也沒發現孔子一行蹤跡。國師心想:“難道以過去,不可能吧!著是必經之路。”國師命眾人又快馬加鞭繼續前行。行至半路,發現牛車印跡,并有老牛撒的尿。國師上前查看心想:“孔子一定來過,不知何因原路返回。”用手摸了摸老牛撒的尿,還很新鮮。國師暗自思索,“什么原因使孔子原路返回呢?”一邊想,一邊摸摸鼻子。跟隨的將領見國師如此,忙蹲下身子用鼻子聞。國師一看氣急說道:“聞什么聞,聞也是騷氣。”說完忽然又恍然大悟,難道著就是孔子留下的文字,國師忙喚左右,記錄下地上牛尿。李羊倌講完說道:“酒足飯飽,該去放羊了。”姑爺聽的入神,自言自語道:“他講的著一段,怎么沒學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