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以后,袁世凱當(dāng)上了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他不但不滿足,還以為自己是“真龍?zhí)熳印毕路玻熳鲋实蹓簟?/p>
但是,天下的老百姓對袁世凱很不“感冒”,一是他從革命黨手中搶奪了大總統(tǒng)的寶座,反過來迫害革命黨;二是他與東洋人走得太近,出賣咱中國;第三是多數(shù)人覺得他長的五短三粗,真要坐在龍椅上,腳夠不著大地,頭出不了椅背,活像寶座上放了一個肉墩子,哪有真龍?zhí)熳酉瘢∫蛩L得圓頭圓腦、圓胖身材,人們往往把鱉和黿(袁)聯(lián)在一起,民間紛紛傳說:“袁大頭”根本不是什么“真龍?zhí)熳印毕路玻且粋€東洋老鱉成精,專門到世上禍亂咱中華的。
話說有一天,袁大總統(tǒng)與馮國璋、段祺瑞、徐世昌幾個哥們兒一起喝酒。他一時高興,直喝得酩酊大醉,找不著北,被手下人攙扶著回到家,倒頭就睡。
袁世凱的大太太一看男人喝醉,親自熬了醒酒湯,打發(fā)丫鬟秋菊給他送去。秋菊用九龍翠玉杯給大總統(tǒng)送醒酒湯,她戰(zhàn)戰(zhàn)兢兢走向袁世凱的臥室。正所謂越怕越有鬼,秋菊一只腳剛剛邁過門檻兒,另一只腳被拌了一下,她一跟頭栽倒地下。糟了,九龍翠玉杯被摔成了翠玉渣渣!
這九龍翠玉杯上盤繞著九條龍,價值連城,秋菊就是有九條命也換不回來呀!她嚇得魂飛魄散,順勢跪倒在地上,磕頭如搗蒜:“大總統(tǒng)饒命,大總統(tǒng)饒命,秋菊罪該萬死,罪該萬死!”
袁世凱睡得沉,正在做著真龍?zhí)熳拥拿缐簦睦锫牭靡娗锞湛蓱z地求饒。聲音驚動了大太太,她惶急失火的趕過來,一看這情景,直說:“這還了得,這還了得!”
秋菊自知大禍臨頭,求生的本能使她她靈機(jī)一動,想起了民間傳說,就一邊磕頭,一邊對大太太說:“夫人息怒,夫人息怒,秋菊惹禍,另有隱情,請借一步說話。”
大太太領(lǐng)著秋菊來到密室,秋菊這才神秘兮兮地小聲對她說:“夫人,剛才我剛進(jìn)得大總統(tǒng)臥室,你猜我看到啥了?”
大太太急問:“你看到啥了?快說!”
秋菊又壓低了聲音,一邊用手比劃一邊說:“我端著湯剛剛進(jìn)屋,往床上一看,不見了大總統(tǒng)。我還想著他老人家解手去了,又一瞅,天哪,只見床上爬著一個啥物件,比那草篩子還要大!”
因?yàn)榍锞帐峭獾乜谝簦芭馈焙汀氨P”混淆不清,大太太首先想到是“盤”在床上的“龍”,急不可待地問:“是在床上‘盤’著的龍?”。
秋菊原本想到的是“爬”在床上的“鱉”,有大太太這么“因勢利導(dǎo)”,醒過勁兒來,忙順?biāo)浦壅f:“對對,是在床上‘盤’著的,還有幾只爪子枝枝杈杈的,好嚇人吶!”
大太太仍不依不饒地問:“你看見頭上有角沒有?”
秋菊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有、有,尺吧長,可怕極啦!”
大太太心里踏實(shí)了,她賞了秋菊幾兩銀子,囑咐她先不要聲張,打發(fā)她出去了。
再說袁世凱在睡夢中夢見被人黃袍加身,正在接受文武百官三跪九叩的朝拜。他忽然發(fā)現(xiàn)龍椅腿太高,自己腳不挨地,懸在空中,急忙命人把龍椅的腿截?cái)唷C筒环栏械阶约旱耐劝l(fā)疼,一看是來人鋸住了自己的腳脖兒,氣得他大喝一聲:“反了,竟敢謀殺朕,快推出午朝門外斬首!”……
“皇上息怒,臣妾們給皇上請安了!”幾聲嬌滴滴的呼叫驚醒了袁世凱,他隱隱感到是自己的腳嫉在發(fā)作。他懶洋洋地睜開眼一看,是自己的幾個妻妾齊刷刷地跪在床前,口中亂叫著“皇上、萬歲”,正在給他叩頭哩!老袁真是感到奇了怪了,這景況咋就和夢中的情景恁一樣呢?
他坐起身來假裝生氣地吼道:“咋,咋?起來,起來,亂什么亂?”
大太太把其他妻妾打發(fā)出去,自己伏在男人耳邊,把剛才發(fā)生的事向袁世凱繪聲繪色地嘀咕了一遍。袁世凱沒有說話,他又在想自己的夢中之事。隨后,他又讓太太去喊丫鬟秋菊,秋菊跪在地上,把先前對大太太說的話又添鹽加醋地對老袁說了一遍。最后又來了一句:“秋菊給真龍?zhí)熳尤f歲爺叩頭啦!”
“不可造次!”袁世凱假意喝道。隨后他又吩咐大太太要善待秋菊,把秋菊隱藏于密室,不要與外人接觸,因這事非同小可,讓她胡亂說露了嘴可不是玩兒的。并當(dāng)場向秋菊許諾;登基之后,要封秋菊為妃子。
秋菊想不到一杯醒酒湯能換來“妃子”之位,不知是福是禍,心里上下翻騰仍理不出頭緒,只好任憑大太太藏于密室,不敢見人。
從此以后,袁世凱越發(fā)相信自己是“真龍?zhí)熳印毕路玻慵涌炝俗约寒?dāng)皇帝步子。他指使親信楊度、嚴(yán)復(fù)等六人(史稱“六君子”),呼風(fēng)喚雨,上竄下跳,又是開會,又是上表,公推袁世凱當(dāng)皇帝。袁世凱假意幾番推辭,心里覺得挺滋潤。
民國四年(公元1905年)的元宵節(jié),京城特別熱鬧,大街小巷一片吆喝聲:“元宵,元宵!”正在做著皇帝夢的袁世凱越聽越不是味兒;這元宵不就是“袁消”嗎?人們今年喊得這么起勁兒,不就是仇恨我老袁,希望我“袁皇帝”消亡嗎?于是他頒布一道大總統(tǒng)令;以后不準(zhǔn)喊“元宵”,元宵改稱為“湯圓”。按老袁的理解,這“湯”字應(yīng)該有熱絡(luò)、興旺之意。于是他干脆又把元宵節(jié)改為“上元節(jié)”,以確保他姓袁的子子孫孫、千秋萬代當(dāng)皇帝,永遠(yuǎn)熱絡(luò)興旺、步步向上。
當(dāng)時人們做了一首兒歌諷刺袁世凱道:“袁總統(tǒng),立洪憲,正月十五稱上元;大總統(tǒng),真圣賢,大頭抵銅角,元宵改湯圓。”究竟姓袁的能不能“湯”起來,且聽咱慢慢地道來。
袁世凱稱帝后,馬上遭到全國上下一致反對。那可真是四處造反、八方冒煙,連他嫡系的哥們兒馮國璋、段祺瑞也反對他。可最讓他痛心的是,他覺得最貼心、最忠誠的三個督撫陳宦、陳樹藩、湯薌銘也舉起了反旗。他得報(bào)后口吐鮮血,昏倒在地。可憐他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就被迫取消帝制,接著又一命嗚呼!當(dāng)時有人作了一副對聯(lián)諷刺他:
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陳湯”
袁世凱死后,丫鬟秋菊趁亂逃離宮中,隱名埋姓潛入民間。她越想越后悔自己當(dāng)年送醒酒湯后,為保全性命胡亂編排的話,也慶幸自己幸虧沒有當(dāng)上袁世凱的“妃子”。
上一篇:換位后的因禍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