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錢去生錢——利用本錢成就買賣
故事精粹
“洛克菲勒王朝”的創始人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的童年就是在這個叫摩拉維亞的小鎮上度過的。每當夜幕降臨,洛克菲勒就和父親點著蠟燭,相對而坐,一邊煮著咖啡,一邊天南地北地聊著,話題總是少不了怎樣做生意賺錢。從小洛克菲勒腦子里就裝滿了父親傳授給他的生意經。
七歲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洛克菲勒在樹林中玩耍時,發現了一個火雞窩。于是他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他想火雞是大家都喜歡吃的,如果他把小火雞養大后賣出去,一定能賺不少錢。于是,洛克菲勒此后每天都早早來到樹林中,耐心地等候火雞孵出小火雞。然后在火雞暫時離開窩巢的時候,飛快地抱走小火雞,把它們養在自己的房間里,細心照顧。
到了感恩節,小火雞已經長大了,他便把它們賣給附近的農莊。于是,洛克菲勒的存錢罐里,鎳幣和銀幣逐漸增多,變成了一張張的綠色鈔票。不僅如此,洛克菲勒還想出了一個讓錢生更多的錢的妙計。他把這些錢放給耕作的佃農們,等他們收獲之后就可以連本帶利地收回。
一個年僅七歲的孩子竟能想出賣火雞賺大錢的主意,不能不令人驚嘆!父親和母親對長子的行為的反應截然相反。篤信宗教、心地善良的母親對此又氣又惱,狠狠地把他揍了一頓,可是頗有眼光的父親卻說:“哎呀,愛麗莎,你何必呢?這個國家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錢、錢、錢!”他對兒子的行為大加贊賞。
在摩拉維亞安下家以后,父親雇用長工耕作他家的土地,他自己則改行做了木材生意。人們喜歡稱他父親為“大比爾”,大比爾工作勤奮,常常受到贊揚,另外他還熱心社會公益事業,諸如為教會和學校募捐等,甚至參加了禁酒運動,一度戒掉了他特別喜愛的杯中之物。大比爾在做木材生意時,不斷向洛克菲勒傳授這方面的經驗。洛克菲勒后來回憶:“首先,父親派我翻山越嶺去買成捆的薪材以便家里使用,我知道了什么是上好的硬山毛櫸和槭木;我父親告訴我只選堅硬而筆直的木材,不要任何大樹或‘朽’木,這對我是個很好的訓練?!?/p>
年幼的洛克菲勒在經商方面初露鋒芒。在一次談話中,大比爾問他:
“你的存錢罐,大概存了不少錢吧?”
“我貸了50元給附近的農民。”洛克菲勒滿臉的得意。
“是嗎?50元?”父親很驚訝。因為那個時代,50美元是個不小的數目。
“利息是7.5%,到了明年就能拿到3.75美元的利息。另外我在你的馬鈴薯(即土豆)地里干活,工資每小時0.37美元,明天我把記賬本拿給你看。其實,這樣出賣勞動力很不劃算?!甭蹇朔评仗咸喜唤^,很是在行地說著,毫不理會父親的驚訝表情。父親望著剛剛12歲就懂得貸款賺錢的兒子,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智慧點撥
洛克菲勒小小年紀就已經學會了駕馭錢,讓錢生錢,這確實是他獲得巨大成就的基礎。讓錢生錢,是投資的目的之一。有些人認為投資理財是富人、高收入家庭的專利,要先有足夠的錢才有資格談投資理財。的確,無可否認的,投資是以錢賺錢,它不可能點石成金,不可能無中生有,所以要先有錢才能開始理財。然而,眾人有所不知,從復利公式中我們觀察到,影響未來財富最大的因素是資產報酬率的高低與投資持有時間的長短,至于你現在有多少錢以及未來有多少錢用于投資,對你未來的財富影響較小。
就像上面故事里,洛克菲勒的投資成本只是一只小火雞,可是他照樣用自己的頭腦賺到了錢。可以說,只要投資有道,“一點小錢”憑借時間也可創造出巨大的財富。投資理財的原則是:懂得利用高報酬的工具,加上長期的時間讓復利發揮作用,比用多少錢理財都重要。
現代人投資理財常有“因小而不為”的錯誤觀念,以為只有存了“大錢”后,才需注意投資理財。事實上,投資理財成功的關鍵,在于如何提高投資報酬率及如何比他人更能長期持有。資金多固然能夠加速致富,但不是致富的決定性因素。
或許你也考慮過投資,卻因為本錢太少,打消了這個念頭。這么一來,你失去了提升個人投資技巧的寶貴機會。投資理財的重點不是看“賺了多少錢”,而是看“以什么樣的投資報酬率”在賺錢。
投資理財越早越好,不用苦苦思索何時是投資的最佳時機,最佳的投資時機就是現在。
上一篇:有時,成功也需要勇氣
下一篇:吳三桂·陳圓圓和逼死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