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H省南部的一個小城,在小城西邊居民區的正前方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流,靠一座簡易石橋連接的河流對岸有一片長著綠油油的青草和各色小花的大空地,此時一群6至10歲的孩子們正在那里相互追逐嬉戲,扮演著當下最流行的電視劇(西游記)里面的各個角色,手里都拿著木棍當做所謂的武器張揚著心中的正義,歡快的笑聲洋溢滿場。
“若若,若若……”玩鬧的孩子中一個穿著染了草汁的白色裙子、歪著小馬尾的女孩趕緊轉身扔下武器往路邊站著的一位留著利落短發,穿著灰色上衣黑色褲子及黑布鞋的30歲左右的婦人跑去。
“媽。”小女孩睜著大大的眼睛有些怯怯的看著眼前面目嚴肅的婦人。
“若若以后不準再和那些男孩子一塊瘋了,女孩子沒個女孩子樣,走,趕緊回家去。”
那婦人邊嚴肅的說教著邊背起腳邊一捆柴自顧往前走了。
“哦。”
“若若、若若、周若若………”小伙伴們不甘心的呼喊著。
小女孩低著頭跟在婦人后面,完全不顧身后小伙伴們的呼喊。
“哎,不玩了,不玩了,公主都走了,回家算了。”
扮演孫悟空的孩子王王曉軍掃興的嚷道,隨著他的發話,玩鬧中的孩子們立馬一哄而散。只剩下微風輕柔的吹拂著這片終于安靜下來的草地,仿佛在勸慰著受傷的小草小花們包容這些可愛的孩子們。
一座簡陋的灰色瓦房院前婦人打開院門后自顧自的開門放柴,清理自己及屋院里的衛生。若若則小心的瞅了瞅自顧忙碌的母親一眼,然后兔子一樣的跳進屋里,從抽屜里拿出框著紅塑料邊的鏡子和缺了兩根牙齒的木梳子。就對著自己在桌上擺放好鏡子,手拿起木梳在頭上開始比劃了起來。
想趕緊把剛才和小伙伴玩鬧而弄亂的馬尾小辮綁順的若若因為著急拽下橡皮筋,卻害的自己一小股頭發跟橡皮筋死死的纏在一起怎么也拽不下來了,若若邊著急邊時不時的向門外瞅下,手下也更用力了,結果頭皮疼的瞬間紅了眼眶。
按著頭皮四處看了下,桌上的剪刀出現在視線里,想都沒想的拿起剪刀就把那股頭發剪了下來,橡皮筋是拿了下來,可是看著鏡子里面那個頭頂上翹著一截短發的小女孩,若若更想哭了,這可怎么辦呀!肯定要挨罵了。果然只聽一聲驚呼:“哎呀,你個死丫頭,好好的頭發你給剪成這樣?真是個不省心的,這下多難看呀……”婦人雖責罵但還是動手開始梳理女兒的頭發,并用黑色發夾固定住翹起來的短發,省的明天更難看,若若卻毫不擔心的吁了一口氣。
早上的天氣真好,若若匆忙的整理好書包,望了望大好的天氣有點發呆。
“若若,等下去上學的時候記得牽著弟弟,路上小心車,知道不?”若若媽像往常一樣在若若上學的時候叮囑著,邊說著邊給若若書包里塞了一塊錢,剛剛收拾好,就見王曉軍領著一群穿著藍白色校服的孩子們舞著手里的木棒沖了過來,并大喊著“若若走了”
“若若,不許跟他們一塊胡鬧知道不?”若若媽一看立馬黑了臉嚴厲道
“哦,知道了。”說著背好書包牽著弟弟走了出去。
“噢噢噢!”在王曉軍的帶領下一群孩子立馬鬼叫著圍了過來。
“若若,俺幫你背書包吧?”王曉軍湊近討好的說道。
“不用了,快走了,別遲到了。”若若頭也不抬的拒絕了。
“哦,那好吧”王曉軍呆呆的撓撓后腦勺,隨后手一揮大吼道“小的們,跟上,沖啊!”嘩啦一群孩子聽到號令立馬上前奔去。
“撲哧。”一個突兀的笑聲響起,王曉軍趕緊扭頭奔回來“若若你笑啥呀?”
“呵呵,王曉軍我發現你怎么真跟個猴子王帶著一群猴子似的?”若若忍不住笑著說道。
“嘿嘿。”王曉軍看著若若瞇著眼的笑臉用手習慣性的撓著后腦袋,也跟著傻笑了起來。
在這片居民區里有二十多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女孩子卻只有五個。這群孩子里王曉軍年齡最大,最有號召力,上學后學習成績也是最好的,理所當然的是孩子王。這群男孩居多的娃娃,調皮搗蛋勁那是沒的說。
有次在前面的小河里摸完魚后,王曉軍就指揮一眾熊孩子把離得最近的黃奶奶家的鍋給拆掉拿去架起來煮螃蟹了(黃奶奶家廚房沒鎖)。等黃奶奶發現的時候,那口鍋在一群搗蛋鬼的折磨下早英勇就義了,氣的黃奶奶那滿是皺紋的老臉抖的跟地震前奏似的,人差點沒跟著抖過去。
另外在王曉軍的帶領下一起斗雞打狗,搞小區破壞,嚇唬女孩子,欺負其他區的孩子等等沒少干壞事。鬧的是人畜共憤,但回家挨過打轉頭就忘了又湊到了一起。
鬧到后來就連這里養的狗見了這群娃娃都趕緊夾起尾巴撒腿就逃。不過好歹沒有闖出什么大的禍事,家長管煩了后也就睜只眼閉只眼隨了他們,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那思想封建的若若媽就越來越反對若若和他們混在一起了。
一群孩子走到離居民區五六百米處的學校門口時,像往常一樣來到對面的煎包鋪買早點。煎包鋪是若若的同學熊陽陽的父母開的,這個時候的熊陽陽雖然有雙好看的大眼睛,但長的卻虎頭虎腦的,還經常端著一張臉,不愛說話,他經常在賣早點的時候幫他父母打下手。由于煎包做的很好吃又便宜,來買的人特別多。
若若掏出媽媽塞給她的一元錢在王曉軍的幫助下擠到攤位前面遞過去“買五毛錢的煎包。”“好嘞。”熊陽陽的老媽快速用袋子裝好煎包的同時熊陽陽已經麻利的收好錢找了零,人依然像往常一樣沒有一句話,若若也不在乎,拿著煎包等王曉軍買好后一起又擠了出去,然后牽起弟弟邊吃邊向學校走去。
這一年若若8歲,弟弟4歲,王曉軍9歲,若若和王曉軍都在讀小學三年級,但不在一個班,弟弟在學前班小班(相當于現在的幼兒園,但比幼兒園少上一年)。
自從弟弟在這年開始上學后,若若上學和放學的路上就安靜了許多,再不跟隨著王曉軍那群猴子一樣的孩子瘋了,總是穩穩妥妥遵循著媽媽的叮囑牽著弟弟乖巧的來來去去。而王曉軍依然找她上學,等她放學;來來回回的路上總會在離她不遠的地方依然樂此不彼的帶領著那群跟班舞槍弄棒,四處張揚著他的威名。
多年以后若若坐在陽臺上翻看著舊時的相片,回想著當時的片段。才發現平靜溫馨的生活也是會遭命運之神嫉妒的。在后來的歲月里,那年總是相伴在身側的溫暖也在命運的撕扯下越來越遠,遠到最后連最初的青梅竹馬的情誼也斷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