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讓
有位青年脾氣暴躁,比較易怒,還常喜歡跟別人打架,因此,很多人都不喜歡他。
有一天,這位青年無意中游蕩到大德寺,碰巧聽到一休禪師正在說法。他聽完后發(fā)誓痛改前非,于是對禪師說:“師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打架口角了,免得人見人煩,就算是別人往臉上吐口水,也只是忍耐地擦去,而默默地承受!”
一休禪師聽了青年的話,笑著說:“噯——何必呢,就讓唾沫自己干了吧,何必去擦掉呢?”
青年聽了,有些驚訝,于是問禪師:“那怎么可能呢?為什么要這樣忍受啊?”
一休禪師說:“這沒有什么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當作是蚊蟲之類停在臉上,不值與它打架或者罵它,雖然被吐了唾沫,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就微笑地接受吧!”
青年又問:“如果對方不是吐唾沫,而是用拳頭打過來時,那可怎么辦呢?”
一休禪師回答:“這不一樣嘛!不要太在意!這只不過一拳而已?!?/p>
青年聽了,認為一休禪師說的實在是豈有此理,終于忍耐不住,忽然舉起拳頭,向一休禪師的頭上打去,并問:“和尚,現(xiàn)在怎么辦?”
一休禪師非常關(guān)切地說:“我的頭硬得像石頭,沒什么感覺,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疼了吧?”
青年愣在那里,實在無話可說了。
當一個人受到戲弄、打擊、污辱時,就會怒火中燒。暴躁易怒的人,動輒發(fā)火、傷身、害人、損物。有句話說得好:忍他人之不能忍,方為人上之人。忍,實在是一種高深的處世之道。小忍可以避免爭端,大忍可以大事化小,并且可以修身養(yǎng)性。要以寬廣的心胸去待人處事,逐步養(yǎng)成寬懷大度的品質(zhì)。(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