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戀是什么?一千個人有一千個答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初戀一定是最難忘的。
17歲時,我默默喜歡上了一個男生,他帥氣俊朗、含蓄內向、氣質超群。他符合我對愛情藍圖的全部想象,我瘋狂地迷戀上他,他笑的樣子,他微微蹙眉的樣子。
甚至迷戀到跟蹤,他哪天穿了什么衣服,他哪天理了發,我一清二楚。最迷戀他有一件藍色的球衣,那時,他騎一輛破舊的“二八”自行車,把球衣圍在腰間,在風中騎車經過我的身旁,春天的槐花落在他的身上,這樣的美少年,這樣傾國傾城的美。
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猶如但丁見了貝雅特麗采。我寫了很長的情書給他,那個等待他回應的過程,烈火焚心一般漫長。
在那棵開花的樹下,他說:“也是喜歡你的,長長的發,高高的個子,白得近乎透明的肌膚,還有你芬芳的文字,可是,我就要走了,去老家考學,此去經年,我們不知還有沒有機會見面。”
我和他的戀愛,短到只有幾天。那幾天,我坐在他的自行車后面,穿過櫻花大道,他的白襯衣飛起來,似一千只鴿子在里面飛,而坐在后面的我黯然神傷。
他果真走了。這有花無果的初戀、這猶如驚鴻一瞥的情愫,讓我感懷不已。
我一直懷念,一直忘不掉。
甚至多年以后,我找男友,亦喜歡這種高高瘦瘦的男子,一笑傾城,再笑傾國。
我與他再也沒有聯系,也沒有相見。
今年我去開筆會,路過景德鎮,去看那些陶瓷。
那些薄的青瓷十分讓我迷戀,其中一個透明的蓮花一樣的花瓶讓我格外迷戀,因為之后還有好多行程,況且,我以為還要回到景德鎮,雖然喜歡,我卻沒有買。
坐上車就開始后悔,一直后悔,導游說:“下一站我們直接奔徽州那里去。”
這更讓我后悔不已,那樣的青瓷是我最喜歡的,簡單透明,卻又充滿了空靈。我明白,我一見鐘情的東西全是這樣的,因為它似我的初戀。
整個行程,我一直惦記那個瓶子,它透明的光澤,它簡單而樸素的樣子,它白里泛出的青,我越是惦記,我越后悔。
回來后和老公說起,他說:“人總是這樣,認為得不到的東西總是好的,如果真買下來,也許它就是一個普通的瓶子而已,也許到不了3個月就會讓你送了人,你根本不會珍惜,而身邊的好東西你總是看不到。”
說完這句話,他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是啊,他多委屈,我一直生活在初戀的陰影中。我和那個男孩兒結婚了,就一定會幸福嗎?就像那個瓶子,真得到了,我還會珍惜嗎?
后來,我在北京的景德鎮瓷器展銷會上,又看到了那個瓶子。
而我輕輕走過,并沒有買下它。
我知道,我和它的緣分只是想念它,如此而已。人生有的緣分只能擦肩而過,而留在身邊的人,才是緣分最深的人。
晚上下班的時候,我提前給老公打了個電話,他以為我又出去應酬,但我問他:“你穿多少號的襯衣?我發了一張提貨單,我給你領一件算了。”電話那邊久久沒有聲音,我知道我不是個稱職的妻子,居然連老公穿多少號的襯衣都不知道,可是,學會愛,什么時候也不算晚,對嗎?
上一篇:搶救公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