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趙和小趙
老趙多想把兒子送到考場,但是他不能!兒子提出“約法N章”,第一條就是不能讓他在考場外見到家長,并且揚言,惹急了就棄考!
老趙急啊!經過周密的思考,他想到了一個令人叫絕的主意。他搞到了一個望遠鏡,又弄到了一個長焦的相機。
考場離他們家只有10分鐘的路程,他早早地踩了點,在考場對面有一棟住宅樓,他早就看好了那個地方。
6月7日,兒子平靜地吃著早餐,說:“老爸你好好上班去!”“那是!我不上班去還能干啥?”老趙裝模作樣地吃著早飯,大餅、油條都沒吃出一點兒滋味。
老趙到了那棟大樓,上到3層,把望遠鏡調好焦距,對準了小趙,兒子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兩分鐘后,妻子“呼哧呼哧”地爬了上來。老趙把相機交給她。妻子鼓搗了一會兒,小聲說:“我還是拿望遠鏡吧。”
說話的工夫,小趙已經進了考場。老趙用照相機的長焦對著他,直到望不到背影了。妻子問他喝不喝水,他搖搖頭,說:“我方便一下,你可給我盯緊了!”還沒等妻子答應,他又不放心地說:“一會兒再說吧!不去了。”
后面的時間有一點兒漫長,但是他們有耐心,帶了茶,還有扇子。鈴聲一響,老趙和妻子各就各位,用各自的“武器”找兒子,還是趙太太先發現了,叫道:“在那兒!是笑的!笑的!”
老趙和妻子這才放下“武器”,擊掌慶賀:“耶!”然后收拾東西,找地方吃飯。
下午的一切都和上午一樣。老趙和妻子望著兒子進場,然后就一直等著兒子出來。
高考3天,小趙至今也不知道爸媽潛伏在離他不到100米的地方,至今也不知道老趙拍下了自己走出考場時那一瞬間的表情。
他若知道了,又會怎么樣呢?他會有怎樣的觸動?這一幕會成為多年以后的一個親切回憶嗎?
老林和小林
去年秋天,林太太做家務時暈倒了,老林叫來救護車,將妻子送到醫院做CT,在她的頭部發現了腫瘤,肺部也有病灶。
老林問:“能扛幾個月?”大夫回答:“這很難說。”老林問:“能扛9個月嗎?”大夫說:“難!”
9個月之后,小林高考。
這個周末,住校的小林回家。林太太掙扎著要回家。女兒在備考,媽媽不想讓女兒知道自己的病,怕她分心。她讓老林買回女兒愛吃的菜,堅持自己做飯。
小林回來看到媽媽的臉色不好,嚇了一跳。老林謊稱:“你媽得的只是普通的肺炎。”小林才放了心。
第二天要返校,林太太虛弱地躺在床上招呼女兒過來,她剝好了幾只小橘子,要女兒當著自己的面吃下。女兒看媽媽有點奇怪,說:“我會自己剝啊!”媽媽用堅定的眼神望著她,一定要她吃下去,小林就笑著把橘子吃了下去,然后回學校了。
林太太在女兒關上門走下樓梯之后,放聲大哭:“女兒以后再也吃不上我剝的橘子了!”
女兒上學期間,林太太不斷地化療,只是一到女兒回家的那天,她就回家去住。她的頭發全都掉了,只要不輸液就頭疼欲裂。能止住疼的那幾個小時里,她讓老林找出棉花、棉布,為女兒做被褥,一天也縫不了幾針,但她堅持做。
林太太準備好了女兒上大學所需要的一切物品之后,眼睛慢慢地看不見了——腫瘤壓迫了視神經。
怎么跟女兒解釋呢?老林的朋友咨詢了心理咨詢師,專家說:“一定要告訴孩子,讓她有心理準備,否則她會受不了的。”
可她還是一個孩子,再堅強也是有底線的吧!但是又害怕留下永久的遺憾。最后,他們告訴了小林。女兒哭了,眼淚無聲地滑落下來。
2011年的春節,小林學會了包餃子。爸爸媽媽在醫院里,她一個人在家里和面、包餃子。她要讓媽媽吃到女兒親手包的餃子。
班主任告訴老林,小林在班級的排名從30幾名一躍到了前10名。
老林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妻子,他們都沒有說話,他們都懂得有一種力量在支撐著女兒,就像林太太努力活下去的力量一樣。
5月,林太太在能醒來的早晨,會雙手握拳,使勁地往空中舉上幾次。她對老林交代了后事。老林問她每天握著拳頭奮力地往上舉是什么意思。林太太說:“小林,加油!小林,加油!”
5月17日,林太走完了她的生命歷程,她走得非常平靜。
小林從學校趕來,送走了母親。老林說:“好孩子,你只要盡力考就行。無論怎樣,我和媽媽都不會失望的。”小林說:“這叫什么話,我怎么能不好好地考!”她沒有讓父親送自己到考場。
女兒真的考出了一個好成績。在高考前20天,她失去了母親。
9月,小林背著媽媽做的背囊去上大學。那些被褥里有媽媽的味道。媽媽將會和從前一樣,在冬天到來的時候,用她做的棉被把女兒抱到懷里。
這是一個多么溫暖的高考故事。
上一篇:依靠正確的思維方式規劃人生
下一篇:讓生活之舟駛向你要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