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日子一天天的臨近了,看到小區的業主家家戶戶都在準備年貨,忙著灌制香腸,腌制臘肉,熏香腸、臘肉的濃煙彌漫了小區上空時,勾起了我對兒時過年的回憶。
記得自己小時候,也就是兒童時代,總是期盼過年,那時小娃兒過年可以穿新衣服,可以敞開肚皮吃“嘎嘎”,可以吃花生瓜子干胡豆,可以和耍得好的小娃兒一起開心地玩耍。每當過年前,娃兒都愛用地道的重慶話唱一首童謠,也許這首童謠對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并不陌生,那就是“紅蘿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過年,娃兒要吃肉,老漢沒得錢”。這首童謠把吃肉看成是難得的事情,是一種生活的享受,實實在在反映了那時普通老百姓家庭生活的艱難和酸楚。
兒時一進入臘月年味就來了,父母千方百計給我們添置件新衣,新鞋,我跟著他們到街上買幾斤豬肉,糯米,回來腌肉灌腸,磨湯圓粉。每到臘月初八就要拉開年的帷幕,這天,家家都吃臘八飯,此飯有八種配料:紅棗、綠豆、大米和南瓜等尤其老南瓜不能少。因為“南”與“難”諧音,吃完了南瓜,一年的難為也就沒了,來年就會一切順利。
臘月二十三欲稱“小年”,民以食為天,家里人是忘不了祭祀灶神的,這一活動俗稱“祭灶”。扎個秫秸馬,給他老人家當坐騎,焚香擺供,一家人虔誠跪拜,求灶王爺到玉皇大帝那里說好話,來年給個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臘月三十稱除夕夜,這一天說是灑掃庭院,去舊布新的日子。缸壇甏甕,桌椅板凳上倒貼著“福”字,大紅門兩側貼著春聯。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圍著桌吃團年飯,這是一頓全家團聚豐盛的年飯,要吃得歡歡樂樂,菜肴吃食也具有吉利的象征意義。如魚(年年有余),整雞(大吉大利)青菜(潔潔平安)等。吃飯時,不要說喪氣的,不吉利的話,不能失手打破碗碟杯子,不要碰翻椅凳,因為這些會被視為不吉利的征兆。在沒有廣播,電視的年月,我們圍著火盆叫父母講故事守歲,得壓歲錢。待到雞叫頭遍,男孩子便一躍而起,點燃他們早已準備好的炮仗,這是我們最快樂最興奮的時刻。
初一早晨,我們要換上新的至少是干凈的衣服,名日:“晃新年”吃過湯圓,面,父母帶著我們給長輩拜年,見到長輩要行拱手禮,祝愿老人健康長壽。長輩則會給我們壓歲錢,再抓一把糖果花生瓜子紅苕泡之類的,希望我們“過年添歲,早出成果”.初二,大人孩子紛紛涌上街頭,舞獅子,走高蹺,跑旱船,玩龍燈的各類會班活動在街頭鄉間。春會自此開始并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
在困難時期,普通老百姓家庭過年,年夜飯不會有“七碟子八大碗”的東西,一般都是家常菜回鍋肉、紅燒肉為主,而且這頓肉不定量,年夜飯是吃不完的。一大缽回鍋肉只加蒜苗,不加其它“俏頭”,那個味道真的“不擺了,巴適慘了”,現在都回憶得起那誘人的香味。這頓年夜飯除了一大缽回鍋肉,一大缽紅燒肉外,其他都是大盆的素菜了,還有一大盆的蘿卜湯,一桌年夜飯菜數量不多,但是分量“旺實”,都是大缽大盆裝的。一家七口人坐在一起,高高興興吃完年夜飯,父母給每個娃兒打發五角壓歲錢,拿到壓歲錢后格外高興,就跑出家門,相邀幾個耍得好的小娃兒去電影院看場電影,然后回家睡覺,沒得啥子守夜到凌晨之說,這樣就算度過了除夕之夜。
正月初一起床,父母早已把湯圓煮好,吃了湯圓又相邀幾個兒時的伙伴去趕廟會。過年期間,特別的老大初一這天,南岸黃桷埡真武山的廟會相當熱鬧,人來人去,川流不息。那時小娃兒趕廟會不曉得啥子意思,就是曉得看熱鬧,買小吃,平常舍不得花的錢,就在這個地方毫不吝嗇地花掉了。廟會的小吃很多,小娃兒最喜歡買涼粉涼面、洋姜串、鹽大蒜吃。
到廟會來,小娃兒還有一種玩耍的去處,相當有趣,現在的小娃兒肯定沒有見過。那就是玩“花甘蔗皮”(“花”為重慶話,就是削的意思),所謂的“花甘蔗皮”相當于一種小賭博,幾個小娃兒到甘蔗攤前,每人拿幾分錢出來,合伙買一根甘蔗,把頂部削平,用刀來花掉甘蔗皮,誰花掉的甘蔗皮長,吃的甘蔗就多。具體操作就是把甘蔗豎起放在地上,花甘蔗的娃兒用刀尖壓住這根甘蔗頂部,然后持刀的手松開,在空中劃1-3圈后順勢向下花去,甘蔗皮花到那里,上面的甘蔗就歸他吃了,賣甘蔗的人就從掉皮處砍斷甘蔗,剩下的由第二人接著花,直到這根甘蔗花完為止。不過,玩之前先得把規矩講好,劃“定剪帕”來確定花甘蔗的次序,同時講好在空中劃好多圈后再花甘蔗皮,只能花掉甘蔗皮才算有效,不能從甘蔗中間花下去。這種游戲還是有難度的,在空中劃一圈后再花甘蔗皮,比較容易,因為松開刀的時間短,甘蔗沒有傾斜,兩圈以上就比較難。同時要眼睛看準甘蔗皮花下去,出手要快,即眼要準而手快地進行操作。賣甘蔗的人“巴心不得”小娃兒來照顧生意,小娃兒花完一根甘蔗,又催著買第二根,第三根,買得越多越好。
過年每年都在過,隨著物質的豐富,普通老百姓家庭年夜飯的東西在增加,過年放鞭炮,看春節聯歡晚會,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厚,歡樂的笑臉處處可見,一派祥和的過年氣氛。隨著年齡的增加,對過年也習以為常了,仿佛沒有期盼感、稀奇感和興奮感,還是兒時無憂無慮的過年場景最開心,最快樂,還是小時候過年的記憶最深刻。
上一篇:夢想是未來最好的保障
下一篇:夢想像樹,慢慢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