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載,漢景帝劉啟一共有十四個兒子。這樣的數(shù)目,只能算平常的兒子的數(shù)量,不能說多,但也不算少。在漢景帝的十四子中,頭三個都是同一個女人所生,這個女人就是栗姬。所以,栗姬是有兒子的,而且還有三個兒子呢!
栗姬的大兒子,也就是劉啟的庶長子,名字叫做劉榮。民間有句俗話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說的就是漢景帝劉啟這種,喜歡長子的人。其實,喜愛長子,也就是第一個兒子,這在貴族當中并不是一件特殊的事情。當時的繼承法就是立長立嫡,長子或者是嫡子,在一個家族中的地位,那是相當高的。劉榮作為劉啟的長子,母親栗姬又深得劉啟喜愛,他的一生可以說已經(jīng)非常具有優(yōu)勢了。
可惜的是,劉榮和他母親都沒有足夠的智慧,留不住寵愛,守不住地位。公元前153年,這是劉啟繼位的第四年,在這一年,他覺得自己應該立下漢朝的太子,將來繼承他的地位和事業(yè)。因為這個時候他還是喜歡栗姬和劉榮的,所以就把栗姬的兒子劉榮立為了皇太子。
在立太子的前兩年,劉啟的奶奶薄太后去世了,他再也不用忍受和不喜歡的女人薄氏做夫妻了,但是薄氏畢竟是皇親外戚,不好公然挑釁,只能將此事拖一拖。公元前151年,劉啟終于廢掉了薄皇后。薄皇后不受寵,一生無子,所以這才給了劉啟立栗姬之子為太子的機會。
但是,劉榮并不是仁義之人,當不好太子,將來必定不是治理國家的好皇帝。劉啟看出了這一點,加上栗姬和劉榮都被人陷害,所以劉榮的太子之位沒有保住,還是被劉啟給廢掉了。廢掉太子劉榮以后,劉啟將劉榮改封臨江王,他舍不得殺掉劉榮。
栗姬的第二個兒子叫做劉德,漢景帝繼位后,將劉德封為了河間王。不知是不是名字真的取得好的緣故,劉德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樣,很有德行,為老百姓所稱贊和紀念,他一生都沒有參與或者被卷入到皇位權(quán)勢之爭中。
該怎么形容劉德呢,他大概是一個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沒錯,他就是一個書呆子,他最喜歡做的、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收集各種珍惜寶貴的古籍。為了求書,他不惜用重金收購。如果遇到不想賣的人,他就各種勸說其賣書,但是絕不武力相逼。劉德所收集的書,種類眾多,數(shù)量龐大,對中國文化古籍的收集與整理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藏書家,被人們稱之為獻書王。
不過這位愛書如命的劉德,最后的結(jié)局卻不是很好。漢武帝晚年的時候猜疑心很重,他懷疑劉德有謀反之心,劉德氣不過,整天都過得很憂郁,沒過幾年就病死了。
看到了吧,不管你再受寵,你的兒子的地位還不是一樣保不住。栗姬的兒子們的結(jié)局,很大的原因都在栗姬身上,如果她把握住機會,在劉啟問她將來會如何對他的其他兒子們的時候放軟態(tài)度,當上皇帝的就不可能是劉徹。只有自己掌握了權(quán)力,才有保護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