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春節,他正在修整雞舍。母親從河里提了一大桶水,準備燒水洗澡。“咳咳、咳咳……”秸稈不易點著,廚房里,母親嗆得眼淚直流。母親現已七十開外,含辛茹苦操勞了一輩子,她老人家早該頤養天年了。
“要是有臺熱水器,那該多好哇!那媽她就……”他這么感嘆道,但轉瞬,他眼前迷惘起來。年前,辛苦一年掙下的工錢,老板還沒給;眨眼間,孩子又要開學了,學費也沒著落。
冰雪消融,溫暖的陽光曬得人懶洋洋的。他若有所悟,隱約記起小學課本上顏色與光照吸熱的關系。忽然,腦中靈光一閃,興奮得蹦起來。
他陸續找來一塊舊門板和66只啤酒瓶,先用玻璃刀在所有瓶子底部打洞,大小正好是瓶子的口徑。再在木板上,把瓶子分成6排,每排11個,排與排之間,瓶口套瓶底,接口處用橡皮圈封好。最后,將所有瓶子固定在木板上,將木板傾斜60度,下面用支架撐牢。最上排瓶口用一根管子將其連接,作為進水口。進水口與一個大木桶相連,平時不斷往里面加水。最下排的瓶底處同樣用一根管子連接,作為出水口。下端則一直通到屋子里,只要扭開閥門,水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出來。就這樣,一個簡易的“熱水器”誕生了。經過半個下午的日曬,試了一下水溫,不是很熱,但洗澡、洗衣服已足夠了!
從此,母親洗澡就再也不用燒水了。他煞有介事地給自己的“酒瓶熱水器”取名為“寶瓶牌太陽能熱水器”,還給許多經濟拮據的村民家制作了這樣的熱水器。他叫馬彥軍,是陜西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鄉下,那樣的身影隨處可見——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有如此別出心裁的孝心。66個啤酒瓶里流著的溫水,載著他的感恩與回報,汩汩滋潤著母親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