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亭從未見過她的爺爺。據奶奶的說法,爺爺年輕時一表人才,村里有不少姑娘追他。
那后來呢? 十歲的阿亭一邊看奶奶做青團一邊問她。
后來就去世了。 奶奶淡淡地答道。
當時我還很小嗎? 阿亭沒有繼續談這個話題。
當時你爸還很小。 奶奶還是一句話就把第二個話題中斷了,然后不冷不淡地說道,今天清明,等下青團蒸好就可以吃了。
阿亭一直不理解,為什么平時節儉的奶奶到了清明節的時候會做那么多的青團。直到后來,阿亭的爸爸偷偷告訴阿亭,爺爺做青團的手藝在村里十分有名,畢竟是爺爺家里代代相傳的手藝。阿亭似乎能夠理解奶奶的心情了。
來年的清明,不知為何,奶奶病倒了。廚房里剩下了一大堆做青團的配料。但是家里的親人已經顧不上這些了,于是他們輪流守在阿亭奶奶的床邊,等待奶奶醒來。
這天半夜,阿亭隱隱約約聞到一陣青團的味道。一開始,她還以為是奶奶在做青團。當她醒來,看到床邊躺著的奶奶,著實嚇了一跳。
于是,她鬼鬼祟祟地靠近廚房,仿佛進屋做賊的人是她一樣。在昏暗的燈光下,她看到一個陌生的身影,瘦高瘦高的,從花白的頭發看得出來,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但是他做青團的時候手腳十分麻利。
這應該是奶奶的朋友吧,不遠萬里來見她最后一面。想到奶奶家里也沒有什么值錢的東西,奶奶家里應該不至于被盯上,這個賊更不至于特意跑到這里做青團,于是阿亭小心翼翼地靠近他問道:你是來看望奶奶的嗎?
我是來做青團給她吃的。對了你叫什么名字? 老爺爺一邊做青團一邊問她。
可能是覺得這個老爺爺不像壞人,阿亭大膽地和他說話:我叫阿亭。爺爺你是誰啊?
你爸爸是阿忠嗎? 老爺爺反問她。
是啊,你是怎么知道的? 阿亭對此感到有些奇怪,覺得面前的老爺爺陌生卻又有點熟悉。
那論輩分來講,我是你爺爺。 老爺爺鄭重其事地告訴她。
不可能,我爺爺早就去世了。 不知為何,阿亭有點生氣了。
你奶奶是叫阿珍嗎? 老爺爺又確認了一遍。
我奶奶是叫阿珍。但是你不是我爺爺。 阿亭也重復了一遍。
阿亭你過來,過來坐,爺爺跟你說...... 蓋上大鍋蓋以后,老爺爺拿來兩張小板凳放在廚房門邊,然后把阿亭拉過來坐下。于是,阿亭終于知道了爺爺和奶奶的故事。
爺爺年輕時一表人才,村里有不少姑娘追他。但是奶奶的追求者比爺爺的更多,因為年輕的奶奶不但長相標致,而且操持家務井井有條,很賢惠也有點高傲。爺爺和奶奶結婚以后,奶奶就住到了爺爺家里。可由于奶奶的脾氣有點犟,常常和婆婆鬧矛盾。后來受夾板氣的爺爺終于選擇了和奶奶離婚,于是奶奶搬出了家里,一個人獨自把阿亭的爸爸拉扯大。
當時的離婚和現在可不一樣,像我們那個時候,離婚可是一件大事。 爺爺解釋給阿亭聽,離了婚以后兩家肯定是老死不相往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那爺爺你還喜歡奶奶嗎? 阿亭眨著大眼睛問他。
這喜歡不喜歡的,我也說不清楚。你奶奶好像醒了...... 說著爺爺慌忙揭開鍋蓋,端起一盤青團就進了臥室。
盤子不燙嗎?阿亭有些訝異的樣子。
阿珍是我,你要嘗嘗看我做的團子嗎?
你來了啊......
怎,怎么樣?手藝沒退步吧?
沒有,很好吃......我做了大半輩子的團子,都沒有你做的好吃......
好吃就好,好吃就好......
你別哭了,哭了就不好看了......
誒......
那天以后,阿亭就很少看到爺爺了。只是每年清明前后,她偶爾能看到奶奶的墓前擺著一盤青團,上面還有雨水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