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慎是清朝著名書畫家,為揚州八怪之一。黃慎最開始叫黃盛,后來改名為黃慎,字恭壽,恭懋,躬懋、菊壯,號癭瓢子,別號東海布衣。
黃慎既然是揚州八怪之一,這個稱號就已經(jīng)能夠說明,黃慎本人在書畫方面造詣很高,是當時名氣很大的書畫家。實際上黃慎在詩文、書法、繪畫上面都有不小的成就,他的詩文、狂草書法,繪畫被稱三絕。
書畫家在自己的畫上題詩是十分普遍的事情,所以黃慎在詩詞方面成就不小,也不是難以想象。觀如今后世所存黃慎書畫,他的詩情韻清遠,如 巖絕 ,煙凝靄積,能非凡境。
就畫作方面來看,黃慎早年師從上官周,所繪大為工筆畫,后來開始接觸狂草。中年的時候,已經(jīng)將寫實工筆畫的繪畫變?yōu)榇止P寫意,其畫筆姿放縱,氣象雄偉深入古法。
從書法上,黃慎擅草書,法懷素,筆意縱橫,一派瀟灑不羈。
另外既然叫揚州八怪了,那么黃慎的性格中自然也就有著怪的方面。揚州八怪中的怪字并不是貶義,而是切切實實的表達。藝術(shù)家們都這樣,性格亦或者是生活方式上總會與常人有所不同。黃慎與鄭板橋交好,兩人既然趣味相投,感情不淺,那么兩人便都是追求自由,不喜拘束之人了。
黃慎晚年在離開揚州之時,鄭板橋曾經(jīng)作詩以贈,詩言:家看古廟破苔痕,慣寫荒涯亂樹根,畫到精神飄沒外,更無真相有真魂。這一首詩,既肯定了黃慎住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品質(zhì),同時也毫不吝惜的夸贊了他在書畫方面的專注于追求。
事實上,黃慎的確有著讓人敬佩不已的鉆研精神,為了提高自己的畫技,廢寢忘食,苦心專研。早年之時,他寄居在破面之中,苦練畫技。白天的時候?qū)W嫯嫞雇頉]有蠟燭就借著佛燈讀書,這樣日以繼日的努力,終于使得他的畫技有了不小的提高。
黃慎在回憶自己以前的時候,曾經(jīng)說過:余自十四、五歲時便學畫,而時時有鶻突于胸者,仰然思,恍然悟,慨然曰:余畫之不工,以余不讀書之故。于是折節(jié)發(fā)憤,取毛詩、三禮、史漢、晉宋間文,杜韓五言詩及中晚唐詩,熟讀精思膏以繼晷,而又于昆蟲草木四時推謝榮枯,歷代制度衣冠禮器,細而致于夔 蛇鳳,調(diào)調(diào)刁刁,罔不窮厥形狀,按其性情,豁然有得于心,應(yīng)之于手,而后乃今始可心言畫矣。
從他的自述中,就可以看到黃慎為了提高自己的畫技,追求更高層次的繪畫水平,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也正是他這樣的苦攻不輟,才能讓他從一個普通的書生,成為一位名譽古今的書畫名家。
黃慎為福建寧化人,他之所以能位列揚州八怪之中,便是因為他人生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揚州賣畫,其名享譽江南。后世就流傳有黃慎四上揚州的故事,雖然不一定真實,但是卻也能讓人從側(cè)面了解到這位書畫名家。
黃慎剛剛到揚州之時,正是他師從上官周,小有成就之時。那個時候他的畫作,多為工筆畫,在追求寫意的揚州并不吃香。在他愁眉不展之時,有人給他指明:工筆人物,古人畫得好的甚多,人們也看習慣了,你再走這條路子,怎能出人頭地呢?不妨走寫意人物的路子。
黃慎聽了之后,便回鄉(xiāng)苦練寫意,自覺有所進步之后,第二次來到揚州。這一次,仍然并不完美,雖然眾人贊他畫作不錯,但是同時也有人提出,寫意畫上題的字太過端正,與畫作不符。于是黃慎又離開揚州,開始專工草書。等到他第三次前往揚州,有人評價他的畫:人物造型大膽夸張、落款筆勢生動有力,只是畫上只有年號,缺少詩詞文章,似乎美中不足。
黃慎聽見這個評價之后,當即收拾行囊離開揚州,又專研了幾年的詩文,才再次回到揚州。等到他第四次來到揚州的時候,已經(jīng)是詩書畫三絕。每一幅畫作,都受到達官貴人的熱烈追捧,其名聲也越來越大。
下一篇:好的友情都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