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醬面館的故事
炸醬面館的王老板,坐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唉聲嘆氣,愁眉不展。新面館開張已經(jīng)兩個月了,可生意還是不怎么樣。在這條街上,共有5家面館——拉面館、牛肉面館、炸醬面館等。別人的
生意家家火暴,門庭若市,唯獨王老板的店冷冷清清,這讓他怎么不著急呢?
“這面味兒也挺地道,裝修也不比別人差,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呢?”
王老板正暗自嗟嘆,眼睛忽然被報紙上的一條廣告所吸引:
“你想生意興隆嗎?你想美夢成真嗎?京城策劃大師——阿宣為您出謀劃策,為您排憂解難。”
第二天一大早,王老板就坐在了阿宣的辦公室里。
聽完了王老板絮絮叨叨的抱怨,阿宣閉上眼,沉默了半晌,突然開口問:“客人進門時,伙計喊兩位了嗎?”
“喊啦!客人一進門,小二就高喊‘兩位——’,里邊其他小二就接著喊‘兩位——里邊請’,絕對可以說得上是此起彼伏。”
“王老板,這開飯館的要領(lǐng)首先是要有特色。有個餐館,在什剎海邊上,一間破房,窗戶上還糊著破報紙,吃什么也不由客人,做什么你就得吃什么,不吃就走人。客人就這么賤,越這
樣客人來得越多,連比爾·蓋茨、克林頓都曾光顧這家小店——這就叫特色。其次是要有文化,文化懂嗎?就像阿凡提餐廳剛開的頭幾年,生意時好時壞,后來餐廳不等客人吃完飯就把他們
哄上桌子跳舞,結(jié)果生意好得不得了。”喝了一口水后,阿宣總結(jié)道:“現(xiàn)在人吃飯,不光是吃盤子里的東西,還要吃情致、吃意思。”
王老板聽得入了神,心里早已佩服得五體投地,忙問道:“您看我該怎么辦?”
“甭忙,得一步步來。我看,第一步面館要改名字,叫面中面,你在門上再加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眾人中,你最善;下聯(lián):這條街,我最面;橫批是:面中更有面中面。這樣就能讓大家記
住你。一說上哪兒吃飯?——去最面的那家呀!”
王老板聽得喜上眉梢,嘆道:“高,實在是高!”
“這還不夠,”阿宣接著說:“還要有特色。你找一個練過武術(shù)的或跆拳道的當(dāng)門童。客人到門口后,還是問‘幾位?’客人答兩位,就接著喊‘兩位’,但不要喊‘里邊請’,而要喊
‘兩位,走你’,與此同時,照客人后腰猛地踹過去,一腳把他送進門去。”
“啊?”王老板愕然,“踹客人?有這樣的特色嗎?”
“別急,聽我講完。這一腳,如果火候和部位拿準(zhǔn)了,客人不僅感覺不到疼,還覺得特舒服,就像腰背按摩。而且為防止客人被踹倒,在離他三四米的地方安排兩位服務(wù)生,把踹進來的
客人抱住。切記:男的,女士來抱;女的,男士來抱。這樣就給他們一個合情合理擁抱一下的機會了。”
王老板聽得有些傻,“那我先試試吧!”
一周之后,王老板興高采烈地又來了,進門就給阿宣2萬元錢,“宣經(jīng)理,真是太謝謝你了。上座率高了一倍,而且翻臺也翻得快了。以前,很多人要了一碗面能坐上半天,喝茶、剔牙、
打嗝,就是賴著不走;現(xiàn)在好了,好些人站著就把面扒拉完,又急著到門口排隊找踹去了。”
“王老板,您還滿意嗎?”
“滿意!滿意!您不愧是策劃大師,十分感謝。”
“但我還不滿意,不讓你那飯館火暴不算完。就是住延慶的客人,也要打車來吃。這是我第二步方案。”說著從抽屜里翻出一份稿子,“這是一篇要在《北京××報》頭版刊發(fā)的專訪,
題目是《這餐館竟然打人》。”
王老板頭搖得像撥浪鼓,“求求您啦,千萬別這樣寫,您讓我多過幾天發(fā)財?shù)娜兆影桑 ?/p>
“王老板,您聽我慢慢說。如果文章題目叫什么《餐館拾金不昧》肯定沒人愛看!你來看看,這是被采訪的那三個人的情況,還有他們的照片。”
“頭一位,是位先生,常年患腰疼。有年冬天,見路邊有10元錢,左右觀望一下,四周無人,可這腰就是不爭氣呀,又怕被風(fēng)吹跑了,急忙用腳踩住。在寒風(fēng)中站了足足半個小時,急出
一身汗,最后還是讓路過的一個患小兒麻痹的老頭幫忙揀起來的。可自從去了您的面館,挨了那腳踹,現(xiàn)在天天蹦迪。這是他蹦迪的照片。”
“第二位是個羅鍋,打小落的毛病。自從去了你的面館,挨了那腳踹,現(xiàn)在正在中南海站崗呢。這是照片。”
“第三位是個癱子。自從去了您的面館,挨了那腳揣,您自己瞧瞧,正攀巖呢!”
一個月后,王老板又來了,這回帶來了10萬元。
“怎么樣?”阿宣問。
“那叫一個火!山西、福建、貴州……有開車來的,有坐火車的,有坐飛機的;有的是腰椎間盤突出,有的是骨刺,還有不孕癥……客人那叫一個多。對了,我忘了告訴你,我把面館關(guān)
了,開了一家踹館……”
上一篇:別樣七夕
下一篇:浩蕩祭大海——奔赴死亡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