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借豬糧
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得冷。養豬專業戶王老漢蜷縮在火盆前,不敢出門。
忽然,狗叫。
王老漢極不情愿地打開屋門,一股刺骨的寒風迎面刮來,他打了一個激靈。王老漢哆哆嗦嗦地來到院子里,沒見到任何人,可狗還在叫。
王老漢來到豬圈前,總數60頭豬連毛發都沒少一根。那狗為啥叫呢?仔細查看下,王老漢發現,裝有喂豬的苕片大飼料少了一袋!
王老漢立馬來了精神,他趕緊回到屋里,拉上三十出頭的兒子金華出來尋找。原來下了雪,現在雪停了,院子里從院門到飼料庫、從飼料庫到院門一來二去的各兩行腳印清晰可辨。金華說:“咱們按腳印去追那偷飼料的!”王老漢說:“這是一個人的腳印,咱倆去追,可以對付,鐵證如山,看他如何狡辯。”
父子倆一前一后順著腳印一口氣追到了蠟子山礦區宿舍。腳印通到一間磚房的門前沒了,別的磚房都熄了燈,只有這間房沒有熄燈。
真是膽大包天!做了賊還敢亮著燈?王老漢這樣想。
窗是玻璃窗,玻璃窗的玻璃上,結滿了冰花。左下角的一塊玻璃沒了,糊上了報紙。
王老漢用舌頭舔濕了窗戶紙,用手指輕輕一捅,報紙上便出現了一個小孔:一個黑黑瘦瘦的中年漢子,坐在屋里的矮凳上,他的頭上還冒著熱氣。那袋裝有紅苕片的大編織袋,赫然放在他的面前。床沿邊坐著一個雙手籠在衣袖里的老頭兒,床梢的被子下露出一個小腦袋,一個中年婦女站在這個黑漢子的對面。
王老漢父子貓著腰蹲在窗戶外,連大氣都不敢出,傾聽著屋里的動靜。
“糧,借來了,這就是,紅苕片,100斤。你還愣著干啥?還不快去熬苕片湯!”漢子的聲音。
“媽,快熬,我餓壞了,我要吃苕片湯。”小孩兒的聲音。
“亞龍,這糧是咋借來的?”老人的聲音。
“爹,我事先寫好了借條,借條壓在袋子下。”漢子的聲音。
王老漢一愣,心想,我怎么沒注意到那借條!真有?
“這不是偷嗎?你自打從娘胎里出來,這是第一次做賊。也好,留下了借條,人要憑良心。但借糧容易還糧難哪!礦上不開工資,啥時候能還上?”老人的聲音。
“爹,這個我想過。車到山前必有路,活人不能讓尿憋死,我還有雙手。到春天礦上如還不能開支,我就到農村去幫工。聽說王老漢人厚道,日子也過得殷實,不然我干嗎要借他的?我想去他那里,幫他干活兒,用工錢抵糧錢……”漢子的聲音。
“快走!”王老漢在心里喊。他拉起兒子往家里趕。進了院子,王老漢急奔飼料庫,果然發現了那張借條:
家里無米下鍋,借一袋紅苕干片,春天還。蠟子山礦區吳亞龍,立此據。××年×月×日。
上面還有一個用墨水作印泥蓋的“吳亞龍”的私章。
太陽從山上露出頭來,大地紅裝素裹,一片燦爛。
吳亞龍推開屋門,見門口堆了一些東西: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一大塊豬肉、幾條鮮魚和一袋凍豆腐……吳亞龍像見到了天外來物似的翻來覆去地找,競找不出一張哪怕是手指寬的字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