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13歲,奶奶67歲。爸爸媽媽都外出打工了,一年回來一次,到過年。
清晨5點,奶奶醒了,小敏也醒了,開了燈。奶奶五更瀉,小敏要扶奶奶出屋解手,奶奶眼睛也不好,基本失明,外邊還很黑。奶奶不去廁所,廁所里更黑,就在院子里解了手。解完后,小敏幫奶奶系好褲子,扶奶奶回了屋,時間30分鐘。地上的大便天亮了小敏再清除。奶奶上了炕,小敏也上了炕,又躺下睡覺,都和衣而睡。小敏關了燈,很快睡著了,奶奶沒睡著。
6點10分,奶奶喊醒了小敏,鬧鐘也響了,奶奶總是比鬧鐘早一分鐘。小敏揉揉眼睛起來了,還很困,還在打哈欠。奶奶已經坐起來了,奶奶要下炕,小敏不讓,奶奶不會用液化氣灶。小敏開始做飯,鍋里放上水,打開了液化氣。然后打洗臉水,端給奶奶洗臉,奶奶洗完后自己才洗臉。洗完臉,水開了,小敏往鍋里籠進了玉米渣,又放上籠箅,騰了一個半饅頭,蓋上鍋蓋,捻小了火,怕火大鍋沸了。
6點50分飯熟了,小敏放上飯桌,給奶奶和自己盛上粥,一共兩碗,一人一碗,小敏吃了一個饅頭,奶奶吃了半個,菜是淹蘿卜條。吃完后,小敏把碗筷拾掇進鍋里,放上水,不管了,奶奶負責洗刷。小敏就到院里清理了奶奶的大便。7點10分,小敏拾掇書包,推出自行車去上學。奶奶問,中午吃嘛菜,她好摘出來。小敏說沒菜了,回來去拿。學校在鄰村,有6里地,小敏上初一。7點30分,小敏進了教室,開始上早自習。
奶奶憑著一絲兒光感,摸索著刷了鍋碗,又喂了家里養得三只雞。喂雞的事奶奶服全責,但不管撿雞蛋,因為奶奶曾經把雞蛋打破過。
小敏上完了四節課,回到家是12點40分,比往日慢了10分鐘,她去拿菜了,拿回了4個茄子。開始做午飯,騰了兩個饅頭,點著火后,開始洗茄子,切茄子,茄子個兒挺大,切了一個,炒了一盤茄子條。奶奶吃了一個饅頭,小敏吃了一個饅頭,盤里的菜也吃光了,什么都沒剩,沒有稀的,一人喝了半碗蒸鍋水。鍋盤還有奶奶洗。
家里的饅頭是小敏星期日蒸好的,不夠一星期吃時,小敏就在學校旁邊的饅頭房買。
小敏家的地都租給本村的田大爺種了,9畝3分地,一年給他們600斤小麥,500斤玉米。家里只留下了喂雞的糧食,其余的都存到了磨房里,面吃完了,小敏就到磨房拿。一般是周六周日去拿。田大爺也負責小敏和奶奶吃青菜,沒菜了小敏自己去田大爺家拿,有時田大爺也給送過來。這也是租地時說好的。當然有時候小敏也在別處買菜回來。肉很少吃,一個月只買一斤肉沫,周六吃面條時打鹵用,吃兩頓。
下午1點半小敏回學校,兩點上課。有時候晚點,遲到10多分鐘。這種情況老師知道,一般不批評。下午上三節課,5點40小敏回家,回到家6點多,天已經黑了。小敏放下車,書包拿進屋里,就去了雞舍,有兩個雞蛋,拿回屋子,放到蛋盒里。雞蛋不賣,但不能隨便吃,一般兩到三天吃一次。放下雞蛋后小敏開始做晚飯,又騰了倆饅頭,炒了一盤茄子條,還做了一個掛條湯。奶奶吃了半個饅頭,喝了一碗掛條湯,其余的小敏都吃了。晚飯的鍋碗小敏自己刷,因為奶奶刷得不干凈,小敏需要徹底清理一次。洗刷完后,小敏開始做作業(如果是冬天,小敏還要把炕燒上,奶奶腸胃不好,睡不了涼炕。如果睡涼了,拉的次數更多。)奶奶在炕上打瞌睡,但不睡覺,問就說不睏。
下午奶奶一個人在屋里覺得悶,摸索著到大門口站了會兒,不敢走遠了,怕回不了家,也怕絆倒摔著,摔斷了胳膊腿,更給小敏添罪了。她看不到別人,別人看到她,都跟她說句話,她就很開心了。晚上,小敏做作業時,她在炕上坐著,瞌睡過去后就想,自己快死了吧,省的拖累小敏了。想了就對小敏說了。小敏一聽放下筆就哭了,說:“奶奶,你要死了,就剩我一個了,我怎么辦啊!”聽孩子這么說,她趕緊說:“奶奶不死,奶奶跟你說著玩呢,奶奶跟你作伴兒。”“奶奶,以后,您別說了死了。”“不說了,不說了。”
夜里10點,小敏寫著作業說:“奶奶,您該睡覺了。”“哎,哎,睡覺,你也早點睡啊,明兒星期六。”“我再做一會兒,明天還得拿面,還得交電費呢。奶奶,您把褲換下來,得洗了。”“不用不用”“還不用呢,都有味兒了。”“哎,哎,我換我換。”奶奶摸索著自己換下了褲子,屋子的臊味立刻就大了。小敏過來,把奶奶的褲子拿到外屋,泡進水盆里。奶奶有點尿失禁。回來后,小敏繼續做作業。
這就是小敏和奶奶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