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專家楊先生走進我的辦公室,看見我正在發呆,問我在想什么?我說,唉,日子過得這么低迷,年年都愁眉不展,一身力氣用不出來,赤貧狼狽,真窩囊。我現在好想找個人,作他的家奴。
他呵呵大笑,說,你不是那么張揚的人嗎?自認為好有才,好大本事,仿佛一個房間都裝不下你嗎?你可能只想當市長,哪有心當家奴?
我說,我真的想當家奴。我現在就是渴望找到個主人。以我壯年之齡,竟然渴望找個好主人,當他的家奴。電影中貴族家庭那些頭發雪白的管家,正是我現在想像的追求。
你想找個什么樣的主人?
有成吉思汗那樣的主人選擇的家奴觀是最好的。
哦?他是啥樣的用人觀?
他對家奴的獎勵只兩點:忠誠與有大本事。我們現在最流行的用人觀要有重點大學的文憑、父母是官才好迅速提拔這樣的用人標準,管他是不是草包,但在成吉思汗那值個屁。后者我都沒有,但前兩者我是有的,至少我有忠誠。
我也承認你有忠誠與才能。但現實中沒有成吉思汗那樣的人。現實點,活在當下,你想當什么人的家奴?大企業家的?
不。企業家最重的是錢財。我很窮,但錢財并不是我生命第一的追求。
哦,你想給某個退居二線的市長當家奴,希望他們暗中推薦你?
也不是。這些人退居二線,或者懂了做人的道理,知道了生命的價值。但他們的境界,未必值得我給他們當家奴。因為他們即使退了下來,也裝著一肚子的規矩與資格什么的。
那你想找什么人給他當家奴?
古今有不少大學問家,他們都開過書院,給四海來交流的學生授課,或者共同探討智慧上深奧與創新的東西。我渴望有成功的儒商在某山上開個這樣的書院,來當這樣的院長,我渴望給這樣的院長當家奴。
要他們給你發高工資?
錯!他每天給我三個白饅頭即可。
為什么?
我希望我的忠誠與才能,能為他做更多的事,能為這個社會做更多的事。
什么道理?
我說,很簡單,或者他現在掙的10億巨財未必流傳得下去,但若他以10億巨財來經營這個書院,請名師,助貧困得走投無路的英才,書院會存在幾百年上千年。而從書院走出來的學子,或許可以給民族創造一千億一萬億甚至更多的財富。開創這種事業的人,我渴望成為他的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