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樹生是報社的一名記者,這天他正在整理一篇報道,面前的電話響了,是樓上的主任打來的。主任叫道:“你快過來一下。”
他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走上樓去,剛進主任辦公室,就看到里面有一個人和主任在說著什么,看樣子很激動。主任看到喬樹生進門,立即說:“這是我們的記者,讓他去了解一下情況,如果屬實我們再考慮吧!”
喬樹生一看這人,大約七十來歲,就問:“老人家,你是來報料的?”
老人一怔,但又立即點頭說:“也算是報料吧,昨天小河邊出現了一起見義勇為的義舉,有人從河里救了一個老人,希望你們能報道這件事。”
在一旁的主任“噗”的一下笑了,說:“老人家,你剛才可不是這么說的啊!”
老人“嘿嘿”一笑,說:“換一種說法不行嗎?”又對喬樹生說,“你說這樣的事應不應該報道?就算不需要大篇幅來報,在報紙上來一個豆腐塊總行吧?”
喬樹生覺得主任的話有些怪,望了他一眼,對老人說:“如果事情屬實,也可以寫的。那人在哪,你帶我去采訪吧。”
老人豎起了大拇指,說:“我就說這事可以報道嘛,至于采訪,倒省了你一些路程了,因為那人就是我。”
喬樹生“哦”了一聲,原來老人被人從河里救了上來,想來報社感謝見義勇為者昵,就問:“那救你的人是什么人?”
老人說:“不是人家救我,是我救了一個老太太。”喬樹生一怔,難怪主任顯得怪怪的,敢情這老人是來要求報道自己的啊。
老人眼睛一瞪,說:“怎么,難道別人救我就可以報,我救別人就不能報道了?”
喬樹生只得讓老人說出經過,原來昨天早上,老人晨練回家的時候,看到一位老太不小心跌到小河里,就過去將人救了上來。他告訴了那個老太太的住址,讓他去采訪。
主任這才說:“這樣吧,等我們去采訪被救的人后,如果覺得能報道,會報道出來的。”老頭只好離開,但還是纏著他要了手機號碼。
將老人打發走后,喬樹生就問主任這事要不要去采訪,主任笑了笑道:“哪有自己跑來讓我們登報表揚的,誰知道是真是假啊?這人說不定精神有點問題呢。我要你來,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兩人也當剛才只是個笑料,都忙各自的事去了。
誰知到了第二天,喬樹生正和主任討論一篇稿子時,手機響了,正是那個老人的。他問道:“你們不是說去采訪老太太的嗎?怎么還不去啊,難道年輕人救人能報道,我老人家救人就不值得報道嗎?”
他費了好大一番勁,說報社實在太忙,并表示最近會騰出時間去,老人這才沒有怪責,只是要他們盡快去采訪報道。兩人自然也沒當一回事,但第三天,老人電話又來了,看來,做了好事,沒得到報道,他是不肯罷休的了。喬樹生說:“反正我現在也有空,就去看看吧。”主任答應了。
按老人提供的地址,喬樹生找到了那位被救的老太太。聽到他說出經過,老太太無奈地說:“這個老頭估計想上報紙都想瘋了。”
喬樹生問:“難道他沒救過你?”
老太太苦笑道:“救人一事,倒是真的,那天我自己不小心掉到河里,是他將我救了上來,我是對他心存感激的,只不過,后來他做的事,就有點不正常了。”
她說,剛被救起來的時候,她全身感到很冷,所以也沒顧得上說聲謝謝就立即走了。次日打算去登門道謝,誰知老頭卻先來了,要她道謝,她叫兒子拿了些錢給他,誰知老頭卻不要錢,只是要求她想辦法聯系報社,將這件事情報道出來。他們覺得這要求有點過分,也就沒有理會。
正說著,老頭過來了,說:“記者你看到了吧,我可不是說假話,是真救了人,這事應該值得登報的。”
敢情老頭時時在注意他們的動靜啊,喬樹生只得說:“最好還能有些見證人就好了。”老頭挺熱情的,立即帶著他找到了幾個老頭,這些人都是那天在河邊晨練的,證實老頭的確救過人,然后又到了救人的小河邊去看了現場。
回來后,喬樹生將事情經過跟主任說了,兩人都覺得這件事有點拿不準,主任說:“看這樣子,老頭急著讓人報道,能幫他證明的,也都是他帶你去見的人,誰知道是真是假啊。”兩人覺得,這樣的事還算不上特別,還是不報道算了。
過了一天,老頭電話又來了,還是問報道的事,喬樹生說:“我們討論過了,現在新聞事件很多,報紙版面有限,你這件事算起來也很普通,沒法登出來。”
老頭急了,叫道:“怎么會這樣?難道我救人就不能報道嗎?你們這是歧視老人。”喬樹生費了好大口舌,但老頭哪里肯聽,還氣得將電話掛了。
沒過多久,就聽有同事叫道:“這老頭怎么了,竟然掛著一塊牌到報社里亂轉?”喬樹生一驚,急忙出去看,果然又是那個老頭,胸前還掛著一張牌子,上面寫著幾個大字:舍己救人的英雄,值不值得我們去報道?
此時已經有入圍過去問,老頭于是大談他的報料,說有一個老人在小河里救出一個老太,質問報社為何不給這樣的人做宣傳,但絕口不說救人者是他自己。喬樹生和主任只能相對著苦笑,想不到這老頭還真難纏。
過了一陣,領導就將主任和喬樹生叫了去,喬樹生只得說出了事情經過,并提出了自己的質疑。領導深思一陣,說:“那你再去了解一下事情的經過吧,不要去找他帶你所見的人,要自己去打聽證人。”
喬樹生領命而去,來到小河邊找一些晨練的人,好幾個人都說聽說有這回事,但并沒有親眼看到。最終遇到一位練太極的老人,那人表示救人的事的確是真的,而且他自己當時就在現場,只不過距離遠些,出手晚了一步。那人說完經過,又說:“這個老王啊,可能老毛病又犯了吧。”
喬樹生一怔,問:“他有什么老毛病?”
那人說:“我從小就認識他的,從前曾進過精神病院,大概腦袋有點問題。可能這家伙一輩子沒讓人表揚過,終于表現了一回,腦袋又有些不對勁了。”
跟領導匯報后,大家覺得,畢竟老人是真救了人,還有精神病史,如果真將他急壞了,讓舊病發作,對老人也不好。從人道主義的角度考慮,給他發出來算了,畢竟也占不了多少版面,對報紙也沒有影響。領導說:“到時你送一張樣報給他,他一高興,就不會發病了,我們也算是救了一個人吧!”
次日報紙上,出現了一條只有幾句話的新聞,報道了老人救人的事情。
當天喬樹生快下班時,才想起領導交待過的事情,就拿了張報紙,想順路送給老人。剛來到老人家所住的大院前,就看到老人正牽著一名約十歲的孩子的手慢慢走,那孩子高興地叫道:“爺爺,報上真的表揚你了嗎?”
老人揚著手中的報紙說:“當然表揚了,救人是肯定得表揚的。”敢情他已經看到報紙了,還買了下來,估計準備拿去炫耀的。
孩子說:“我明天就跟同學說,我爺爺不是笨蛋,他救人是對的,他是英雄!”
喬樹生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將車停在老人身旁,叫道:“老人家,我給你送樣報來了。”
此時,孩子已經回到單位的大院,看到其他伙伴們,早跑過去一起玩了。老人接過他手中的報紙,連聲道謝。喬樹生問:“原來你要我們登報,就是想讓孩子們看的。”
老人笑道:“是啊,那天早上我救了人,孫子知道后,在學校就跟其他孩子說了,可那些孩子都說現在是不能救人的,一救了人往往都會被訛錢,這樣的事只有笨蛋才會去做。真不知道現在這個社會怎么了,連孩子都這樣想,我對孫子說,救人是做好事,是值得表揚的,不是笨蛋,可他卻不愿意相信。沒辦法,我只好去找你們了,我就是想讓有同樣想法的孩子都知道,救人是對的,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離開老人后,喬樹生不由一陣嘆息,他們沒想到,有病的并不是老人啊,老人是給別人治病的。他決定今晚再寫一篇稿子,這次一定不會是豆腐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