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我買回楊梅來了!”一進家門,我就向老婆作大獻殷勤狀。 “買了多少啊?”老婆喜滋滋地詢問。
“總共買了100元人民幣的楊梅!”我依然擺弄玄虛。
“那得有許多哎,咱倆吃得完嗎?”我知道老婆精明,估計她已經在盤算著如何合理分配,以至于讓孩子們也都能分享到了。
“我仔細數過了,不多不少只有14粒!”我打著哈哈,但所報的數目卻是準確的:“你要是實在吃不完,我可以幫你消滅幾粒。但我怕自己因此血糖升高,所以幫你也幫不了太多的。”
“什么、什么?”老婆驚奇:“是什么高級楊梅啊?還論粒賣?還要這樣的天價?你也忒舍得花錢啊!”
“貴么是貴了一點,100元買了14粒,平均每粒合著7.143元。”我繼續裝傻充愣地順桿爬:“不過,那可是無錫馬山出產的楊梅啊!”
“馬山楊梅?沒聽說過!那有什么特別嗎?”妻子與我一樣,以前只知道本地的東山楊梅品質尚可。
“據說就是不一樣!”我說得有鼻子有眼了:“據說這馬山吧,距離無錫靈山大佛只有5公里。你想啊,這馬山楊梅是在佛光照耀下生長出來的,也就相當于這些馬山楊梅都是開過光的,吃了下去等于是有佛佑的靈性和靈力了!”
“你說得實在邪乎!”妻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我太拎得清了。雖然在吃的方面我家還不差錢,但妻子又不是冤大頭,她同時還覺得我也不是傻了吧唧的角色,那么這100元買來的14粒楊梅究竟咋回事呢?
是時候適可而止該說明真相了,我于是不再裝神弄鬼,而是將來龍去脈坦坦蕩蕩地娓娓道來。
當我們相約的校友陸陸續續來到清華酒樓208包間時,此次主要人物石四強在沈國強陪伴下也按時抵達。石四強提溜著一籃子東山楊梅,但他解釋說:“是沈國強買來的,請大家伙兒一齊品嘗。”
有在座的校友趕緊阻止:“石四強從香港那邊遠道而來,這蘇州特產還是留待他帶回去吧!”
宗凱琦接茬說:“不用做人家(舍不得),一會兒還會有人幫我送來無錫馬山楊梅。現在這籃子楊梅大家盡情分享!”她說著就召喚服務生將眼前的楊梅拿去清洗,她還特別關照:“洗好后,用溫開水加鹽少許,然后將楊梅用大盆子浸泡著拿來。”
趁著等候楊梅及菜肴上桌的空隙,諸校友掏出相機嘁哩喀喳忙活著合影。“我那個能照相的手機怎么忘記帶來了呢?不行,我得叫人幫我送過來。因為我也要掌握第一手影像資料!”說著她就用另一個據說是沒有拍照功能的手機撥打出去。
俄頃,宗凱琦需要的那個手機被人送達現場。吃飯吃到恰恰接近光盤的時刻,為宗凱琦送馬山楊梅的朋友到了。看見來人提溜著滿滿兩籃子楊梅,石四強起立發言:“我哪能要這多啊?大家分分或者帶回家與家人分享,這可是來自無錫靈山大佛腳下的馬山楊梅哦!”
宗凱琦于是就叫服務員取來若干馬夾袋,并由蔣一平等幫著平均分袋。“石四強的一份不裝袋了,籃子里多留了一些總可以吧!”她還是將四強兄待為上賓,這也符合大家的初衷,四強學長也就恭敬不如從命笑納。
宴席散場時,出門一位,宗凱琦或蔣一平就發給一袋楊梅(馬山楊梅)。輪到我準備踱步而出時,我接過宗凱琦送上楊梅說聲“謝謝了!謝謝你白送的馬山楊梅!”
“不用謝、不用謝!”宗凱琦笑容可掬得實在討人喜歡:“就只怕這幾粒楊梅還不夠塞你牙縫的!哈哈哈哈~~~”
“就只怕塞牙縫我還沒有資格,所有帶回家的東西我一律上繳老婆大人的!”我說得煞有介事。
“知道,知道,知道你對老婆體貼入微的!”宗凱琦還進一步闡述:“我每天看你博客,你在博客中對老伴的恩愛之情總是溢于言表啊……”可是啊,可是聰明伶俐的宗凱琦可能不會想到,我拿著這一袋(14粒)白拿的馬山楊梅還會到家去調侃老婆、假裝要報銷100元采購費用呢。
“要不是因為參加聚餐支出了100元劈硬柴(AA制)的費用,我就不可能拿回來這14粒馬山楊梅,你說是不是?所以啊,我花費100元,帶回來14粒楊梅,這里邊也不是完全不搭界的硬裝斧頭柄。”我到此時才作誠實狀向妻子交待清楚。
“AA制好啊!我也非常贊同的。”妻子已是重負如釋:“這樣的楊梅我吃起來就輕松了,輕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