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說不出
趙昆一大早就被電話鈴聲驚醒,他爬起身抓起電話,一聽是父親打來的。父親讓他帶上身份證過來一趟。
很快,趙昆來到父親家,就看見父親從衣柜的最底層翻出了一個黑色的舊皮包,從里面拿出十沓百元大鈔,說:“這十萬元錢都是我和你媽省吃儉用攢下的,用你的身份證存進銀行吧。”
趙昆感到有些突然,剛要問,父親就急忙解釋:“你媽去世多年了,我一個人感到孤單,就想找一個老伴,也好有個照應。”他嘆了口氣,接著說:“可是現在這人,什么也說不準。先放在你處,以后少些麻煩。”
看著父親年紀一天比一天大了,趙昆早就想幫他找個老伴,現在父親先開了口,自然連聲說好。
兩人說了會話,父親見兒子的氣色不太好,隨口就問了一句:“你媳婦呢?”趙昆沒好氣的說:“別提她了,吃完飯就出去打麻將了。整天都見不著人影,還和那些不三不四的男人鬼混,家里的錢都讓她敗光了,還欠了不少債。”
父親聽得直皺眉頭,可又幫不上大忙,只好安慰兒子多忍忍。趙昆郁悶地說:“我都將就她好幾年了,她還是那樣死不悔改,這日子沒法過了!”
出了門,趙昆直接去了銀行,用自己的名字把錢存了。中午,獨自又喝了點酒,午后兩點多鐘,才醉醺醺地回到了家,脫下衣服倒頭就睡。
不一會,趙昆的老婆孫萍打完麻將回來了。上午她又輸了錢,見趙昆鼾聲如雷滿身酒氣,知道他一時半會還醒不了,就抓起他扔在炕上的衣服,挨個衣兜翻錢。很快就翻到那本銀行存折,打開一看:頓時驚呆了,整整十萬元!孫萍心想:他哪來的這么多錢?莫非是買彩票中了大獎吧?孫萍沒再多想,拿起存折就直奔銀行。可是這錢她取不出來,她不知道密碼。孫萍氣急敗壞地走出了銀行,就在這時候,她看見了一家復印社,立刻心中一亮。
回到家里,見趙昆還沒醒,就趕緊把存折放回原處,然后開始做晚飯。趙昆醒來的時候,見桌子上的飯菜都熱乎乎的,感到很驚訝,老婆都一年多沒給自己做飯了。趙昆驚訝地問:“你今天怎么了?是不是贏錢了?”孫萍看都懶得看他一眼:“贏個屁,就你給的那點錢還不夠點炮呢!”趙昆想起父親的話,忍住氣勸道:“告訴你別玩了,可你就是不聽,靠耍錢能有幾個發家的?”
孫萍見趙昆說到錢上了,就接嘴道:“我輸那么多錢不能白輸,我一定要撈回來!你再給我一點錢,玩最后一次!”一聽這話,趙昆更來氣了,他沖著孫萍破口大罵:“你這個敗家老娘們兒,真是不可救藥!你有多少最后一次?這日子你到底還想不想過了?”
孫萍被他這一罵,也吃不住勁了,大喊道:“你還有臉說我,自己一點能耐沒有,連自己老婆的零用錢都供不起,跟你過真是倒了八輩子霉了!”趙昆聽到這里,一股怒火上來,喝道:“我是沒錢!你看誰有錢你就和誰過去!”
孫萍氣呼呼地拿起趙昆的衣服。趙昆猛然想起來兜里的存折,趕緊去搶。孫萍越想越來氣,索性一下把桌子掀翻了,飯菜立時撒了滿地。趙昆怒不可遏,上前抓住孫萍就是一頓暴打。孫萍哭喊著說:“你敢打我,我不和你過了,離婚!”
第二天,孫萍就把一紙離婚訴狀遞交了法院。
一個星期后,法院受理了兩人的離婚案件。在案件審理的過程中,雙方對解除婚姻關系毫無異議,但對共有財產的分割卻產生了分歧。孫萍說:“她和丈夫趙昆一共攢下了十萬元錢,要求平分這份財產。”趙昆立即駁斥說:“你這是瞪著眼睛說瞎話,家里吃了上頓沒下頓,剩下的零頭都被你耍錢輸光了,哪來的十萬元錢?”孫萍理直氣壯似的說:“你想耍賴獨吞是不是?上個星期還是我和你去銀行存的呢!”
見雙方爭執不下,法官就提示說:“原告孫萍,你說你與丈夫去銀行存了十萬元錢,你能拿出證據嗎?”
孫萍信心十足地說:“當然能。”說著就從挎包里拿出了兩張復印件,遞上法庭。法官看完了復印件,就當眾宣讀了存款人的姓名、賬戶及日期,然后問道:“被告趙昆,你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嗎?”
趙昆萬萬沒想到他老婆會來這一手,再否認也不行了,就只好向法院如實陳述了用自己的名字代父親存款的全部經過。法庭立刻傳喚趙昆的父親出庭作證,趙父來到法庭后,所陳述的事實和兒子趙昆所說的完全一致。
孫萍沖著法庭大聲地說:“這是他們爺倆早就串通好了的,目的就是想獨吞這筆錢!”
趙昆也是不依不饒,堅持這錢是父親的。于是,法官問趙父:“你說讓兒子以他的名字代你存入銀行十萬元,能拿出相關的證據嗎?”
“這個,這個……”父子兩人的對話,找誰證明?見趙父搖頭。法官又提示說:“有沒有其他能證明的依據?如錢從銀行里取出來的單子……”
趙父苦笑著說:“我這輩子就沒進過銀行,錢都藏在床底下的。”
法庭上又是一片沉寂。
最終,法院對這起離婚案件做出了如下判決:法院依法認定該存款是原告趙昆與被告孫萍的財產,將其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
聽完判決,趙昆和他父親的腦袋都大了,這五萬元錢就這樣白白地打了水漂。
故事《有理說不出》的法律問題,即票據實名制原則。根據我國票據法第七條規定:票據上的簽名,應當為該當事人的本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重視票證權屬,增加自身維權意識。如果是自己的財產,票據上一定要寫上自己的大名!
生活中像趙昆父親這樣的情況和案例不少,受害者更多的是老年人。他們把自己一生的積蓄放在兒女處,或者買了房子,房產證上寫兒女的名,結果最后因兒女的離婚而丟失錢財。這樣的教訓一定要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