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廣州福星涼茶公司的門口就聚集了一群人,大家在看一份招賢榜,上面寫著:歡迎你來挑戰專家,只要有一次超過專家的水平,你就能馬上進公司成為正式工,社保全部都有。
福星并非小廠,在飲料界屬于后起之秀。福星新近換了新老板葉樹綠,看來,不一樣的招賢納才術,就是他上任的第一炮。
公司外,守在馬路邊等活的張云陽聽說了這等好事,略一思索,就照著招賢榜上的電話打了過去,過了一會,來了一位人力資源部的黃經理把他領進去了。黃經理給他出了一道題:“我公司灌裝車間引進了一條外國的流水線,專門灌裝涼茶的,但是經過試驗,發現每一批次里,總有幾盒是空的,或者沒裝滿,這不行啊!我們的專家倒有辦法,但是投入太多,因此我們就在馬路邊招賢納士了。給你三天時間,不能提出解決方案,就走人。”
張云陽說:“我聽明白了,你們就是想知道哪個飲料盒裝滿沒有?讓我想想吧。不過,你要讓我知道專家的意見。”
看著沉思的張云陽,黃經理說:“專家的意見就是去買一套檢測設備,檢測盒子里的茶裝滿沒有,投入很大。如果你解決了這個大問題,廠里還會免費提供一套帶廚衛的單間給你住,好好想吧。”
其實,黃經理操辦這件事還有一個目的,他是趁鮑伯出差的機會,想在新老板葉樹綠面前立下大功。平時,他就跟鮑伯不和。
張云陽和妻兒擠在一個十平米的出租屋里。回到家,張云陽買了幾盒涼茶回來往天上丟來拋去反復“試驗。”他老婆紅蓮說:“丟個屁,那流水線是打橫的,不是打豎的。”
手都丟酸了,一點“感覺”沒找到,張云陽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抹汗。這時,紅蓮好心地把電扇對著他吹。吹了一會,張云陽驚訝地發現電扇把空的涼茶盒吹倒了!
第二天早上,張云陽邁進福星的廠門,跟黃經理說:“我有辦法了,但要先簽定勞動合同,兌現承諾。我保證流水線上的空盒子能馬上檢測出來。”“成本是多少?”黃經理焦急地問。張云陽說,我現在不能告訴你,告訴你就啟發你了。
經過請示葉樹綠,黃經理跟張云陽把合同簽了,房子給了。末了,張云陽把自家的電扇拎來,往涼茶灌裝線末端一放,那空的盒子馬上就被吹倒了!
葉樹綠和黃經理不由得傻了眼,這么簡單的思路,怎么就讓一個馬路等工族想出來了呢?張云陽這個電扇太“超值”了!
過了一天,鮑伯回公司了,得知了這件事,大發脾氣,指著黃經理就罵:“你是個豬啊!你不會上網查下?這個辦法前年報紙就登過了,不過那吹倒的是牛奶盒!我們這個公司,是要走向世界的,流水線前放個電扇太土包子了,那能代表大公司的裝備水平?我這次出差,順便找到了一種國產的檢測設備,投入二十多萬元就行了。”
葉樹綠也責怪黃經理大船翻在陰溝里。黃經理急得一頭大汗,趕緊說:“咱們不能就這樣算了,得讓他再跟我們創造效益出來,我們也要超值地用他!”
鮑伯看到張云陽時,氣不打一處來,用鼻子哼了一聲,指責道:“你逞什么能?輪得到你嗎?你打哪兒來的,還是回哪兒去吧!”張云陽把勞動合同拿出來一拍,理直氣壯地說:“我就不走!”
“不走?哼!”鮑伯拂袖而去。
在鮑伯的慫恿下,黃經理想到了一個難題,想讓張云陽知難而退,等他撐不住了,就會主動終止勞動合同辭工。這次的問題,是銷路的問題。誰沒事會成天抱著涼茶喝?涼茶的銷路要上去,就不能止于發小海報、拉訂單、花錢進超市的做法。可是具體怎么辦?誰也沒有新鮮的招。為了打開銷路,黃經理把張云陽任命為本地的推銷員。
張云陽被分到的片區,正是他平時蹲馬路的地方。這片地方,服裝店和食品店林立。張云陽轉來轉去,在街上尋找商機。這一天,他正走著,看到一家倒閉的麻辣燙店低價轉讓。原來,廣州地處南邊,天氣濕熱,辣的吃多了就上火,麻辣燙店在冬天還算紅火,到了夏天那就沒戲了。像福星這種涼茶,主要是去火的,市場也只能在南邊。冥思苦想中,張云陽靈光一閃,有了!他跑回家跟紅蓮一商量,兩人眼前一亮,就決定這么辦!
第二天,兩口子就去把麻辣燙店接下來了,改了一個名字,叫“綠辣椒”串串香。店門口樹了一塊廣告牌:本店的綠辣椒從湖北孝感董永的家鄉運來,以草木灰保鮮,風味獨特。用綠辣椒做的鍋底,吃了不上火,串串香,讓你唇齒流香……看到這里,哪個路人不想進去試下呢?
店門口的一個木箱里,果真就擺著草木灰,伸出一摸,色如碧玉的綠辣椒就在眼前。有的顧客不信,特意在某個綠辣椒上做記號,過了兩天來看,發現綠辣椒還是新鮮的。這真是神了,早知這樣,還要冰箱干什么呢?
串串香的生意很快紅火起來,張云陽本身是推銷員,上班時間不受廠里管,他也樂得在自家店里幫忙。時間一久,鮑伯知道了,特意去告訴了黃經理,說張云陽上班干私活。黃經理就找到串串香店里來抓了張云陽一個“現行。”張云陽熱情地給他上了一盤牛腩,一盤韭菜,香辣撲鼻。黃經理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但還是沒吃,說:“你既然能做老板,又何必烈日下到處去推銷呢?我看,你不如辭了……”張云陽說:“黃經理,你誤會了,你試下,吃我這個串串香,是不是配我們家的涼茶最得宜?”
“切,你這一個小店,能銷掉多少涼茶?”黃經理不屑地說:“再說,你又說綠辣椒不上火,人家憑什么一定要喝福星涼茶?”張云陽說,你跟我走一圈就明白了。
張云陽帶著黃經理在馬路轉了一大圈,黃經理耐著性子轉,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樣來。轉著轉著,他說:“你這個片區有三個代銷小門市,怎么有兩家換地方了?我記得原來在一條直線上的。”張云陽說:“你看過我這兩個月的銷售業績就會發現,我是直線上升的,這正是得益于門市代銷點的搬遷。”
看著黃經理一頭霧水的樣子,張云陽說:“原來三家店在一條直線上,不如環形的銷售點更利于加深顧客的印象,特別是對居住在一個圈子以內的居民和游客,他們只要出門,往東往西往南都能遇到我們的涼茶點,就會覺得我們做得很大很強。至于我開綠辣椒串串店,不過是為涼茶打廣告,因為它們都有不上火的特征,你沒注意,我的串串店也是涼茶的一個代銷點。”
黃經理沒話多了,在吃了兩盤串串香以后,不禁露出了贊賞的神色,說:“我們專門聘請的銷售顧問,也沒你這個思路啊。還有這草木灰,它怎么就能給綠辣椒保鮮呢?”張云陽說:“這都是祖傳下來的經驗做法,只是引進到城市,又給了它一個出身于董永家鄉的身份,顧客覺得新鮮,愿意來吃它。”
黃經理自此不再找張云陽的岔了,但鮑伯仍把他當成眼中盯,很想把他踢回馬路邊去。但是,時隔不久,張云陽偏偏又幫他解決了一個不小的問題。
這天,因為快過年了,鮑伯做水產的老鄉急于回老家,通過鮑伯將一批甲魚賒賣給了公司食堂。廚師說,等甲魚做成菜,賣出了錢再付款。七八十只的甲魚進了食堂,當天沒吃完,還有三十幾只,怎么保管成了大問題。廚師就在賣飯時說了,問誰有辦法讓甲魚不死,還能活得很好不掉肉。工友們就不約而同跟張云陽說:“你家辣椒那么會保鮮,你想想有什么祖傳辦法給甲魚保鮮吧!”
鮑伯擠在人群里,懷著復雜的心情望著張云陽。他既想難住他,又不愿甲魚死掉。
張云陽摸著腦殼想了下,出去弄來幾袋沙,把一只甲魚放進沙堆。他說:“我想到了,這甲魚放進沙堆里,它自己會鉆進去,一個月以內,它不會死,而且不會掉一兩肉,不信大家就看。”他的話一落,那甲魚就鉆進沙里了。事實果真如些,三五天以后,甲魚是鮮活的,沒掉肉,留了兩只在一個月以后取出來,照舊鮮活,而且一兩不少。
到了這時,很多工友主動喊張云陽“專家”了,他們說:“你就是我們民間的專家,別人不承認你,我們承認你。”
這些話,鮑伯當然聽到了,心有所動,但端著架子,不想主動跟張云陽示好,臉面上還是一副要跟他過不去的樣子。
有一天,鮑伯帶著前來檢查工作的幾位領導去食堂吃飯,大家聞到飯特別香,吃了幾口都夸是少有的美味。這時,張云陽從廚房出來,笑著說:“今天我幫的廚,這種飯用大骨湯當水,將飯缽放在蒸籠里,靠大骨湯的蒸汽將飯蒸熟,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蒸膳美’。”
鮑伯愣了一下,若有所思,說:“真善美?這詞兒好久沒想起了,這飯也是你發明的?”張云陽說:“是老家的傳統做法,只是我在骨頭湯里加了幾味藥材,飯味更美,營養更豐富。”
鮑伯站起身來,把他拉到一邊低聲說:“小張,你當初進廠時,我真是一百個不服氣。好小子,我要是再跟你過不去,那心胸就太狹窄啦。人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公司需要你這種人才!”
那天回到家,張云陽看到紅蓮就報喜,說:“今天鮑伯終于跟我示好了,主要靠的蒸膳美,聽你的沒錯。”
紅蓮說,咱們雖是馬路工出身,但一直講真善美,他憑什么跟咱來假惡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