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在木洞工作,每年春節(jié).鎮(zhèn)上熱鬧非凡,玩獅子、扭秧歌、打腰鼓、踩高蹺、劃旱船,一撥一撥的娛樂隊(duì)伍從鎮(zhèn)政府門外的大壩子出發(fā).像一條長龍,游向場口、“大碼頭”.然后在最寬處的善堂外、文廟旁和惠民宮的戲臺下拉開架勢,使出渾身解數(shù),盡情表演,娛樂別人也娛樂自己。
花枝招展的表演隊(duì)伍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旱船”中的車幺妹。
旱船又叫彩船.竹編紙糊。有篷,涂抹得五彩繽紛,如果沒有船舷,更應(yīng)叫轎子才對。船艙是空的,那是車幺妹行走的空間。按說。船中人自然是船幺妹.但人們卻習(xí)慣稱為車幺妹。也許那“船”是由“車”演變而來的吧。旱船左右,是兩位穿紅著綠的“丫環(huán)”.她們的任務(wù)是扶著旱船向前“劃行”。旱船中的車幺妹濃妝艷抹、光彩照人,很是靚麗。劃船的艄公卻是乞丐打扮。他蓄著長長的白胡須.頭戴爛草帽,身穿破長衫.足蹬麻窩子鞋,手持一把很寬的木槳.一邊搖搖晃晃地左劃右劃。一邊唱著歌謠。彩船周圍,是扭秧歌打腰鼓的人群。人們要看車幺妹,真還無法湊近細(xì)看。
車幺妹是不說話的.一直默默地在眾人的簇?fù)碇邢蚯白摺=謨蛇叺挠^眾就紛紛猜測.今年扮車幺妹的是誰.是張三或者李四?有人出一根甘蔗來猜.有人用兩瓶老白干酒作賭注……
不要以為車幺妹那么艷麗,就一定是女人。鎮(zhèn)里的風(fēng)俗是.車幺妹是男人扮的。是男扮女裝。而那位破衣爛衫的艄公.才是真正的女人.是女扮男裝。正因?yàn)槭谴菩垡孜唬l(xiāng)民們才更為關(guān)心.把正確猜出是誰扮的車幺妹和艄公.當(dāng)做一場有趣的游戲。
旱船劃到了惠民宮的戲臺下,要在這里表演一番。惠民宮,很多地方叫川主廟.就是四川本地人的會館。每個場鎮(zhèn)都建得有。鎮(zhèn)里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就是這惠民宮了。高大寬敞的戲臺兩旁,是很整齊的廂房,也是看戲的包間。戲臺對面是大殿,再往后還有幾層殿堂,戲臺、廂房和大殿包圍著的.是一個青石板鋪設(shè)的大壩子.以前人們就站在壩子上看戲。
白胡子艄公劃著旱船.就在這青石板壩子上轉(zhuǎn)圈,而萬眾矚目的車幺妹仍不動聲色,只是在船內(nèi)小步行走。白胡子艄公劃幾下槳.然后捻了捻長長的白胡須,開口說唱道:“老漢今年六十八.腰不酸來腳不滑;劃起船來快如風(fēng).過了橋西到橋東。請問姑娘到哪家?”只聽旱船兩邊的丫環(huán)答道:“不去官宦府.不去富紳家。我們小姐呀,貌比天仙美.知書又達(dá)理,要去橋東找那位.學(xué)富五車的張生哦。”……
對答間隙,鑼鼓聲響起:咚咚咚、嚓嚓嚓、咚嚓咚嚓……節(jié)奏分明,也頗為提神。
表演結(jié)束。漂亮的車幺妹當(dāng)眾下妝,這次令人大出意外.真的是一位姑娘扮的,她就是街上縫紉社十八歲的漂亮妹子羅蘭。而白胡子艄公,倒跟以前一樣,是女人裝的.不過也讓眾人吃了一驚.竟然是食品站那位不茍言笑的女屠工。全部打賭的都猜錯了,大家都一樣.大哥不說二哥。
春節(jié)過后,羅蘭就成了鎮(zhèn)里的鎮(zhèn)花,縫紉社也生意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