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容是中國最后一位皇后,是封建體制走向沒落的犧牲品。她跟溥儀之間有過美好回憶,但大部分回憶是黑色的、殘酷的。也許對于婉容來講,人生前期最大的快樂,就是生活在紫禁城里的那兩年;而人生后期最大的快樂,就是麻痹在鴉片里的糜爛生活。
被選入宮
不過可惜的是,婉容生錯了時代,她的皇族身份,并沒能為她帶來榮耀和幸福,反而帶來了無盡的苦難和恥辱。婉容的苦難是從她被選入后宮開始的。
1921年,紫禁城里傳出已退位但仍保留帝號的溥儀要選皇后的消息,于是一大堆貴族女兒的照片和資料被擺在了溥儀的面前。溥儀隨手在某張照片上畫了個圈,代表他選定了皇后。這張照片里的女子正是婉容。除了婉容之外,還有另一名女子被選入后宮,她叫文繡。
不過幸運的是,溥儀允許婉容在紫禁城接觸西洋文化,并答應(yīng)婉容讓她的幾位舊相識來宮里跟她做伴。所謂的舊相識,就是婉容在天津教會學(xué)校念書的同學(xué)和朋友,都是外國人。這些朋友在宮里負責(zé)為婉容授課,教她英文、世界歷史、藝術(shù)和外國民俗。
對于婉容來說,能跟志同道合的朋友們朝夕相處,是對空虛內(nèi)心的最好慰藉。而溥儀體現(xiàn)出的寬容和友好,也讓婉容感到欣慰。婉容喜歡用英文書寫,經(jīng)常給溥儀寫英文信,而溥儀也給她取了一個英文名字叫伊麗莎白,以表示對她的尊敬。
當(dāng)然,婉容在熱愛西方文化的同時,也不忘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她平時除了練習(xí)英文,就是練習(xí)寫字和畫畫,還閱讀了大量詩詞文集。同時,她也寫了一些詩詞,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那首《桃花歌》:
桃花宮,桃花院,桃花院內(nèi)桃花殿。桃花殿,桃花簾,桃花簾內(nèi)桃花仙。桃花面,桃花面上桃花癬,桃花玉蔓桃花衫。桃花口,氣如蘭,桃花齒,似葉煙,桃花唇、似血盆,桃花媚舞桃花殿。
這首詞內(nèi)容犀利,充滿了諷刺和嫉妒,正是寫給當(dāng)時的淑妃文繡。文繡是末代皇族里的又一個悲情人物,從嫁給溥儀之后,就受到了婉容的排擠。再加上本身性格內(nèi)斂,不喜言語,因此沒有得到溥儀的寵愛。長久以來,她都一個人生活在長春宮,日日與書為伴,不聞窗外之事,基本上是被打入了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