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化成與侵略中國的英軍力戰,最后戰死沙場,是值得后世人敬重的民族英雄。被稱為民族英雄,其人的歷史貢獻一定不小,而陳化成最大的貢獻,應當就是堅守吳淞,最后為國捐軀了。
陳化成是一位愛國將領,面對外國的侵擾,他堅決予以反擊。清朝末年,清朝國力衰弱,面對外國侵略者的入侵,反抗的力量極為弱小。清朝的一些官員在面對外國侵略者的時候,表現出了奴顏媚骨的一面。他們面對走私鴉片的英國商船,往往不敢攻擊,甚至許多人還為英國大開方便之門,從中分取利益。
但是在陳化成為福建水師提督,駐守金門廈門一帶的時候,面對英國戰艦,態度都十分強硬。除了嚴格驅逐別有想法的外國戰艦,同時還經常親自帶領水師進行巡邏。一旦發現有走私鴉片的外國船艦,一律收繳處置。
道光十九年,欽差大臣林則徐奉命到廣東進行禁煙工作,林則徐為人剛正,強硬抵制英國走私鴉片的活動,因此使得英國人在廣東走私鴉片的活動受到了嚴重影響。英國人見在廣東不好走私鴉片,于是便把目光放在了福建。他們開始將船艦開到福建,在福建進行走私活動。哪知道在福建也碰上了硬茬,時為福建水師提督的陳化成以與林則徐一樣強硬的態度面對英國走私鴉片的活動。
走私鴉片的活動遭到清政府的嚴格抵制,惱羞成怒的英國,最終選擇了以暴力手段從中國攫取利益。清朝道光二十二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鴉片戰爭爆發之后,為了加強江南一帶防務,老將陳化成被調往江南,改任江南提督。一來到江南,陳化成就整治軍務,并且在當時的兩江總督裕謙支持下,完善了位于長江和黃浦江江口吳淞炮臺的防御措施。
鴉片戰爭爆發之后,東南沿海一帶時刻受到英軍的侵襲,東南一帶的軍民都人心惶惶。士氣低落之下,不要說抵擋外族入侵,就是保衛自己的固有利益都成了一件十分艱難的事情。
一片士氣低落的時候,只有寶山吳淞一帶,倚陳化成堅吳淞要塞,軍氣膽壯,民獨晏然。他在吳淞口至上海城之間修筑了三道堅固的防御工事,每道工事都配備了雄厚的兵力和五百門以上大炮。初次之外,周圍還有無數座堅固的堡壘,作為抵御英軍的堅地。在整頓軍務之時,陳化成與將士同甘共苦,勤于軍務,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將軍。
后來等到英軍終于率大部艦隊對吳淞口進行主攻的時候,陳化成仍然誓死固守,身先士卒,一直在前線指揮作戰,抵御英軍的進犯。最后在英軍大軍壓境之下,壯烈犧牲殉國。
陳化成在歷史上評價很高,《清史稿》記:海疆戰事起,既絀於兵械,又昧於敵情,又牽掣於和戰之無定,畏葸者敗,忠勇者亦敗。專閫之臣,忘身殉國,義不返踵,亦各求其心之所安耳。嗚呼,烈已!偏裨授命者,附著於篇。
陳化成戰死殉國之后,時人寫詩憑吊,詩言:
其一:
報國捐軀日,遙天黯將星,山河留壯氣,風雨泣陰靈。
淚灑三軍血,名流萬載馨,茫茫煙水闊,憑吊問滄溟。
其二:
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
今日神州看奮起,陵園千古慰忠魂。
下一篇:走過鬼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