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伊曾有一封家信,在她心底里收藏了幾十年,想起那封信就會回憶起那個難忘的歲月,嘆息那個浪費了的青春年華。那封家信使她深刻的教訓,人要有文化知識,通過努力學習,學到真正的知識在頭腦里,所以她寫了那封信后吸取教訓從此秉燈夜讀,認真自學文化知識;那封家信使她后來恢復高考,考上了中師。
那一年她和幾個男女娃娃來到吳家溝,她是一個大鼓眼姑娘,編著長長的發辮齊胸,年齡才十七歲多,大家叫她小尹。她讀了幾天初中,就和同學們在歡樂的鑼鼓聲中來到了吳家溝。
他們都懷著遠大的理想,常常背語錄,常常唱歌曲和樣板戲,和農民伯伯、嬸嬸、哥姐們一起參加勞動,有那愚公移山精神,樹立了戰天斗地的思想。他們開始到這個地方,對農村什么都陌生,都驚奇:原來大米并不是樹上結的,林子里有蛇,有松鼠,牛有黃牛,水牛之分,黃牛不下塘里泡澡,水牛夏天要在水里泡澡……他們什么活都學干,除草施肥、栽秧打谷、挖地耕田,抬石擔土……
吳家溝是一個山溝,連機耕路都沒有,那條走了數百年的石板大路通往公社那條古老小街。這個生產隊較富裕,有企業,甘蔗制糖,大家叫的糖房;有石灰窯燒制石灰。當年生產隊有這些企業,生產隊社員日勞動價值比無企業的其他生產隊高數倍。小尹到這個生產隊干活積極、踏實,一張白凈臉兒不久曬得又黑又黃,常常干得汗流夾背,她不叫苦,不躲懶,在眾人之中她是一個不善言語多干活的姑娘。人們的眼睛會對一個人的所作所為留下印象,給予評論,小尹多次被評為先進積極分子,常常受到生產隊長的表揚。有了大家的認可,好的工作就會安排到積極分子干,這就是好的表現結果。這天晚上社員大會上生產隊長給大家講:“小尹政治思想好,干活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臟,多次被評為先進積極分子。經隊委會研究將小尹調到隊企業任會計,有關政審材料報大隊,大隊政審后再報公社政審批準,希望小尹繼續發揚成績,接受上級的考察。”
小尹散會回到家里,這晚難眠,她知道一個會計是很多人向往的,因為企業會計常坐在屋里,不是大農忙季節就很少到野外去受風吹雨打或烈日暴曬,很少肩挑背磨汗流夾背地干活,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工作,許多人羨慕的“官”,所以這“官”首先由生產隊長上報大隊,大隊再報到公社去,批準后才能“上任。”革委會要嚴格調查,被調查人是否政治表現好,父母、公婆是否歷史清白,外公、外婆、舅舅、舅母、姑母、姑父的社會關系,總之要調查,表格及副頁就很多張,蓋的章都有好多個。她多想把她要任這個企業會計的消息早日告訴父母,讓父母心中也高興。父母距此三四百里路,唯一的辦法就是寫信。
小尹半夜起了床,把煤油燈點燃,就在那床前書桌上寫起信來。字寫得歪歪斜斜,涂改多處,總是不如意,她寫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寫成這樣---
爸爸媽媽:你們好!自別你們后,我在這里你們很擔心的。我最近和他們一起在山上打架(本意是“柴”字),從開始怕田里的螞蝗,到親手捉螞蝗、捉黃鱔,我膽子越來越大了。最近心里很急(激動),我就要上吊(“吊”字應“調”字)了……
后有多嘴多舌的人說她把“膽”字寫成“肚”字是胡說八道。這信寫好第二天,小尹用幾分錢到街上的郵政局買郵票信封后就把信寄走了。一封信就要好多天才會到達收信人手里。在一家工廠里,一位穿勞動布衣服的瘦臉師傅接到女兒的信心里萬分高興。信是私事,這位工人躲在一邊讀起信來,他也只讀了兩年書,識字不多,他一字一句地讀著,臉色就變了。他想年輕的女兒一天和他們在山上打架,他又把“膽”字誤認為“肚”字,女兒心里很急,她就要上吊。瘦臉師傅眼淚就掉出來了,他就把這個“膽”字誤讀成了“肚”字,急得他請假連忙去找妻子商議救女兒命。
瘦臉師傅的妻子接過信,她也只讀了半年書,信就由丈夫慢慢念給她聽。她聽了也嗚嗚哭起來。夫妻飯都吃不下,信又不能給別人看,為什么女兒要上吊?這信里的丑事要遮住,否則別人看了一傳十,十傳百一家人臉上都無光。夫妻商議請假火速去看女兒,四處借錢,忙著去單位開介紹信揣在身上,接著到汽車站買票上車。
夫妻坐上客車,妻子又暈車,在車窗邊胃不適嘔吐起來,吐了很久,臉色鐵青。好容易才到了吳家溝這個縣城里,就再沒有到吳家溝的客車了,四處就是摩托車都沒有一輛,這是因為縣城沒有修通往吳家溝的公路。夫妻下了車,就問旁人走向吳家溝的路。縣城到吳家溝百十里路,夫妻走到天黑,上坡下坎,拐彎抹角,過窄橋,邁跳石,估計會到了吧?一問他人說還有三十多里地,夫妻只好借宿,次日一早又起程。
終于到了吳家溝,又問了很多人才見到女兒和大家在地里除草。
女兒見到了爸爸媽媽,笑著大聲喊:“爸爸媽媽,你們來看我了?”女兒說著話走向父母身邊。
爸爸媽媽問:“伊兒,你把爸媽急死了。”
“急什么?女兒在這里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