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一流學府。它以為美國培養出了眾多的政治家、科學家、企業家、學者而享有世界聲譽。它的高徒包括30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20多名普利策獎獲得者和幾位總統,以及一批法官、內閣官員和國會領袖。世界首富、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僅僅是它不合格的輟學學生。
哈佛的義舉,在當時學校所在地產生了巨大的轟動,繼而在學校所在的馬薩諸塞州也引起很大反響。這不僅僅是在于捐贈的數目多少,而是這個善舉本身。因為這樣的事情,在當時的美國,實在是鳳毛麟角。大家都剛剛移民而來到新大陸,大家都在淘金創業,還沒有人想到要為文化教育事業做一些事情。
當時的州政府和學校敏銳地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想,應該讓哈佛的善舉化為一種風尚。他們做出了一個讓哈佛因為這點微不足道的捐贈,因為自己一個小小的善舉,而贏得永世的世界聲譽的決定:把學校的名稱由劍橋學院改為哈佛大學!
年輕的哈佛,因為自己小小的善舉,成就了自己,更成就了一所大學。他還為以后的美國人提供了一個榜樣。也正是從哈佛開始,捐贈文化教育事業,成為富裕了的美國人的一種價值觀念。
今天的哈佛大學,已是一個多學科的綜合性世界一流大學,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它成功于年僅29歲的一個叫哈佛的早逝青年一個小小的善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