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二次入宮,當上唐高宗李治的昭儀后,就想著當皇后。想當皇后并非易事,因為當時有皇后。皇后姓王,根子很硬,而且還是她二次入宮的恩人。武則天是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女人,自己想當,就管不了這些了,必須讓王皇后給騰地界兒。為此,她不惜用掐死自己親生女兒的手段,嫁禍于王皇后,達到了讓高宗廢掉了王皇后的目的。地界兒有了,可是,她還是當不成,因為長孫無忌等一大批朝臣堅決反對。
武則天對長孫無忌懷恨在心,想搬掉這塊絆腳石,可是,搬掉長孫無忌更不容易。因為長孫無忌不僅是“玄武門”之變,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第一功臣,還是高宗李治的親娘舅,扶他登基的老臣。他的話高宗可以說言聽計從,說一不二。
這怎么辦?武則天朝思暮想,想來想去就想到,既然搬不掉,就先堵他的嘴,堵住了嘴就好辦了。拿什么堵他的嘴呢?武則天又想,長孫無忌官至太尉,第一朝臣,用官帽堵不行;用女色堵也不行,因為長孫無忌不貪女色,而且歲數也大了;用錢堵也不行,他也不缺錢花,再說她手里也沒有多少錢;用整皇后的下三濫手段也不行,不僅不行,一旦被他看穿,連現在的位子也保不住,甚至連命也保不住。看來只有做些實實在在,有震撼的實事,才能堵住他的嘴。可是到哪兒去找這有震撼的事情呢?就在她想的頭疼腦漲的時候,忽然就想到了一件事!
她想到了什么?想到了洛陽一帶發生的旱災蝗災,地里顆粒不收,連地下的青菜和野草、樹上的葉子也都被蝗蟲吃光了,老百姓無糧可吃,無菜可吃,連樹葉都吃不到,苦不堪言。當地的富戶豪強要么有糧不賣,要賣就賣高價,趁機搜刮盤剝,老百姓更是苦上加苦,難上加難。她還想到,洛陽是長孫無忌的老家,那里有他許多族人,而且不少是當地的富戶豪強,這些人都背靠長孫無忌這棵大樹仗勢欺人,老百姓不敢惹,地方官員也沒人管得了。
救災大于天,我何不做做這篇文章呢。做好了既殺了他們的霸氣,還能讓長孫無忌改變對自己的態度,或者有口說不出。
武則天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就對高宗說:“皇上,洛陽的災情十分嚴重,百姓無糧可吃,需要安撫,不然會生出是非來。”高宗聽后說道:“那就派個人去安撫一下吧”武則天馬上說:“不行,派他們去只能做個樣子,什么問題也解決不了,得我們親自去才行。”高宗一聽,為難地說道:“你說的這個朕也知道,可是朕的身子,只怕……”高宗沒把話說完,因為高宗的身子欠佳,不愿意去。武則天早猜到會這樣,這也正是她求之不得的,就馬上又說:“既然皇上的龍體欠安,就讓臣妾代皇上去吧。”高宗一聽,滿口應允了。
朝堂上,高宗說了這件事,大臣們多數都贊成,不贊成的也不好反對,長孫無忌也沒說不。他之所以沒說不,是想看看,這個女人能拿什么去填數十萬饑民的肚子。因為他知道,國庫里,并沒有多余的糧食和銀子拿出來給百姓。
帶著皇命的武則天,來到洛陽后,看到的是冒煙的土地和漫天飛舞的蝗蟲,還有路上一幫幫討飯的老幼,和地里一座座的新墳,心里好是難受。接下來,她就發了話,在洛陽城里代表皇上宴請當地富戶。富戶們一聽皇上宴請,這是多的大榮耀啊,紛紛赴宴。當然也有疑心不來的,覺得此宴非好宴。其實,這對他們來說,猜對了。
赴宴的富戶們來到后,見餐桌上既沒有酒,也沒有肉,連盤青菜都沒有,只有一杯淡茶,這叫什么宴,都覺得奇怪。武則天早就想到會這樣,于是就面帶笑容地說:“大家是不是覺得奇怪呀,其實不用奇怪,今年鬧災了,皇上也是粗茶淡飯不吃酒肉了,所以只能用一杯茶來宴請大家了。哦,這茶是皇上最愛喝的,請大家端起杯來品嘗。”武則天說著率先端起了茶杯。赴宴的人一聽是皇上喝得茶,都受寵若驚了,紛紛端起了茶杯,一看二聞三品,哪里舍得大口喝下,都是一絲絲,一滴滴,一點點地呡、啜、品,從中體會皇上的味道。
等到他們呡完啜完品完了杯中茶,武則天又笑著問:“各位覺得茶的味道如何?”富戶們都說,香極了。武則天聽到更笑了,連說:“香就好香就好”可是她話鋒一轉又說:“不過皇上這茶大家可不能白喝,是有償的,價錢是一杯一百擔糧食。”
“啊!”下面不約而同地發出這樣一個聲音,有的還嘟嚕道,不如不來了呢。
這聲音也傳到了武則天的耳朵里,她就拿起一小包茶葉,舉著說:“哦,不來的,皇上也給他們準備好了,每戶一包,明天就會給他們送到家里,也是一百擔。”這話一出。下面立刻安靜了下來,明白了,誰也躲不過。
可是忽然有人問:“要有人不買呢?”
“不買好辦,抄沒所有家產!”武則天忽然嚴肅說道。
這頓宴請后,在限定的日子里,絕大多數的富戶,都如數交了糧食,可是也有抗拒或觀望不交的,而且還都是長孫無忌的族人,他們覺得自己有大樹遮蔽,不怕這個武昭儀。武則天等的就是這個,一日之內就抄了兩戶的家,可謂殺一儆百。那些抗拒的,觀望的,嚇得驚兎一般,連夜如數交出了糧食。
這次宴請,共募集到糧食近5萬擔。然而,面對數十萬饑民百姓還是不夠。再怎么辦?
過了幾天,武則天又來了一次宴請,可是這次請的不是富戶,而是百姓。富戶們聽了對百姓們說,千萬別去,一杯茶不賣你百擔也賣你十擔,不賣你十擔也賣你一擔,一擔你們也沒有啊,買不成還不殺你們頭啊!百姓們聽了卻說:“殺了更好,比餓死好受呢。”還說:“死前能嘗嘗皇上喝的茶,值了。”就這樣,百姓們來了。
來了的百姓,沒有看到桌上有茶,只看到一盤蝗蟲,當然都是炒熟的蝗蟲。百姓們都很吃驚,這東西怎么放到了餐桌上呢?難道要我們吃嗎?吃了人還能活嗎?百姓們都把蝗蟲看作妖蟲毒蟲,沒有人敢吃,都很驚愕。武則天從百姓們的表情上看明白了,也早想到了。
她的餐桌上也有一盤蝗蟲,就伸手捏起一只,這才笑著對百姓們說:“這東西很好吃的,說著就把一只蝗蟲放進嘴里,吃了起來。百姓們都驚訝地瞪大眼睛望著她。她呢,吃完了一只,又捏起一只,再對百姓們說:“大家都吃,很香的。”說著又送進嘴里。百姓們看她連著吃了兩只,還吃得很有味道,這才疑疑惑惑捏起一只放進嘴里,一嚼果然很好吃,不一會兒盤里的蝗蟲就都吃了個干凈。
其實之前,武則天也沒有吃過,這是她發愁愁出來的。因為她募集的糧食,還不夠幾十萬百姓度過災荒的,又知道,富戶們也拿不出糧食了。那天,她一個人對著窗外想主意,一只蝗蟲落在了窗戶上,看著那只蝗蟲,她忽然想到,這蝗蟲能不能吃?如果能吃,糧食不足的難題不就可解決了嗎,因為地里有很多蝗蟲。武則天是個想到就敢做的人,就抓住了那只蝗蟲,用火燒著吃了,沒有出任何意外。于是又叫隨從們抓了更多蝗蟲吃了,也沒有問題,這才為百姓擺了個蝗蟲宴,讓百姓們知道,蝗蟲是能吃的。
武則天臨離開洛陽前。把募集的5萬擔糧食,按人口分發給了受災的百姓。有了這些糧食,再加上吃蝗蟲,百姓們這才度過了災荒。
洛陽一帶受災的百姓,對皇上和武媚娘感恩戴德。宮里也是一片贊揚聲。可是長孫無忌的族人中被抄了家產交了糧的,都向他訴苦告狀,罵武則天是個壞女人,讓長孫無忌給他們出氣。
而長孫無忌呢,對一些族人的所作所為也早有耳聞,也不贊成,但愛于情面也沒去管,武昭儀這么做也算是替自己做了件事情。還有,覺得武昭儀解了洛陽百姓的饑荒,還不顧危險吃蝗蟲,是個有膽量能干事的女人,遂轉變了看法。高宗再提立武則天為皇后時,他也無話好說了。武則天這才當上了皇后。
至于武則天逼死了長孫無忌,是因為武則天在以后的施政中,他多有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