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的一位著名雕塑家安娜,作品常年在一個很有威望的美術館展出。館長去世后,美術館停業了。當時,安娜四十剛出頭,沒有第二個美術館愿意接納她的作品,這個結果令她大吃一驚。她整整奔走了兩年,結果還是一無所獲。她百思不得其解,難道作品不夠好?還是她的性情招人厭?難道老天是在懲罰她早年的成功?她終日郁郁寡歡,無法工作。
一天,一位喜歡她作品的館長對她說:“你想知道,我為什么不展出你的作品嗎?”安娜求他說出來。他平靜地看著她說:“你太老了。”安娜當時不過才43歲,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館長解釋說,他只喜歡兩種人:不是初出茅廬者,就是十分成熟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價格合理而且可供批評家們來“挖寶”。而安娜兩者都算不上。盡管館長的這番話頗為傷人,安娜還是洗耳恭聽。剎那間,她一切都明白了。
安娜痛苦地告訴自己:“我在紐約,也許再也找不到一個伯樂了。”她不再漫無目的地從這家美術館奔走到另一家美術館,她決定做自己的主人。如今,她為自己尋覓場地辦展覽,她邀請人們邊喝咖啡,邊欣賞她的作品。她不懂藝術的商業性,但學會了應對逆境的辦法,很諷刺的是,她從未像現在這樣成功。
“跌倒了再站起來,在失敗中求勝利。”無數偉人都是這樣成功的。
有人問一個孩子,他是如何學會溜冰的?那孩子說:“哦,跌倒了爬起來,爬起來再跌倒,再爬起來,這樣便會了。”人生的勝利莫過于此,孩子的話說的就是這種精神。跌倒不意味著失敗,跌倒了站不起來,才是真正的失敗。
智慧點睛
屢敗屢戰是種難能可貴的精神。
在成功的道路上,人們隨時會碰到事業上的失敗和挫 折以及生活中的困難和不幸。?人生之路,不如意事常八九,一帆風順者少,曲折坎坷者多,成功是由無數次失敗構成的。 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還須正確面對失敗。樂觀和自我超越就成為能否戰勝自卑、走向自信 的關鍵。正如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創始人沃特所說:“通向成功的路,即把你失敗的次數增加 一倍。”但失敗對人畢竟是一種“負性刺激”,總會使人產生不愉快、沮喪、自卑。
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有一種“生死搏斗”的精神,以及一種勇敢面對失敗的心態。只有那些不畏懼失敗和挫折,化不利為動力,能夠在戰勝困難和不幸中錘煉意志的人,才能有所作為,成就事業。
成功之路難免坎坷和曲折,有些人把痛苦和不幸作為退卻的借口,也有人在痛苦和不幸面前尋得復活和再生。只有勇敢地面對不幸和超越痛苦,永葆青春的朝氣和活力,用理智去戰勝不幸,用堅持去戰勝失敗,我們才能真正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成為掌握自身命運的強者。其實失敗就是強者和弱者的一塊試金石,強者可以愈挫愈奮,弱者則是一蹶不振。想成功, 就必須面對失敗,必須在千萬次失敗面前站起來,用持久心戰勝一切。
擁有面對挫敗的勇氣是強健心理的標志,也是走向新生活的必備能力。畢竟,沒有戰勝過困難,沒有負過重負的人,不能成為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