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將軍在美國民眾心中的地位非常之高,在哈佛大學他也同樣受到學子們的追捧。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戰場即將轉移至北非。
這時,巴頓將軍意識到自己的部隊早已習慣了歐洲舒適宜人的環境,一下子移師到天氣酷熱的北非,那里惡劣的氣候將成為士兵們的頭號敵人。
所以,巴頓將軍就模擬北非的環境,建造了一個類似沙漠地區的訓練中心,讓士兵們在48℃的高溫下,每天在沙漠里跑上一英里,且規定每個士兵每天只能用一壺水。
士兵們如同從天堂掉進了地獄,叫苦連天,但是巴頓將軍卻絲毫不肯松懈,他以身作則,陪著士兵們一起接受種種艱苦的訓練,并鼓勵士兵們說:“平時多流一點汗,打仗時就可以少流一點血。”
不久,盟軍總部下達了開戰的命令,巴頓將軍率領著部隊進入北非沙漠,先前的訓練這下子全派上了用場,部隊很快就適應了沙漠里的酷熱難耐,絲毫不受環境的影響,并且一舉打敗德軍,在北非沙漠里屢建奇功,終于凱旋而歸。
智慧點睛
老鷹在練習飛翔時總是順風而飛,但是一旦遇到了危險,轉過頭來逆風而行時,反而可以飛得更高。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是一條古訓,我們同樣見過許多溫室的花朵,當暴風驟雨來臨時不堪一擊,而平日里就堅韌如野草般的人,會在任何困難面前站穩腳跟。
平時不努力,指望臨時抱佛腳的人注定要失望,因為佛不會買你的賬,到時你只有“望佛興嘆”的份兒了。如巴頓所說的一樣:“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我們只有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多吃苦,才能在遇到重大挫折時臨危不亂,最終戰勝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