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幸福是應(yīng)該讓那些大款富豪來談的。可奇怪的是,大款富豪往往大談特談自己創(chuàng)業(yè)時是如何如何的艱辛,仿佛他根本就沒有滋生過幸福的感覺。因此,幸福多是由不幸福的人來談?wù)摰摹?/p>
一個周日,我正在家寫作,突然聽到樓外收破爛的吆喝聲。我想到家中還有很多廢舊報刊,于是從窗戶探出頭叫住他。這是一位身材矮小、皮膚黝黑又帶著一臉滄桑的老人,蹬一輛破舊的三輪車,一邊吆喝一邊還吹著口哨。
我招呼老人進(jìn)屋搬報刊。在與老人的閑聊中,我了解到老人的身世。他家住鄉(xiāng)下,老伴中風(fēng)癱瘓,唯一的兒子又遇車禍成為植物人,媳婦離家出走三年多至今杳無音信。兩個孫子都還在念書。
我不禁為他的命運(yùn)嘆息。我說:你家這么困難,村里怎么不管呢?管,管啊,老人說,我孫子考上大學(xué),村里就送來了兩千元。可小家有小家的難處,大家也有大家的難處啊。俺村比我更加困難的還有,政府也難啊。我現(xiàn)在才七十出頭,身體還不錯,收破爛的錢應(yīng)付家中的開支也差不了多少。哪能老是靠救濟(jì)呢?老人頓了頓又說,讓我高興的是兩個孫子都很懂事,從不亂花錢,成績也一個比一個好。大孫子還拿到獎學(xué)金吶,我夜里想著都開心啊。說完,老人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閑談中,老人已稱好斤兩算好價,從一塊破舊的手帕中取錢。我說:這錢我就不要了,算是給你孫子的助學(xué)費(fèi)吧。可老人堅持要付錢。他說自己雖然暫時困難點,但還能挺得過去。分別時,老人自信地說:等我孫子大學(xué)畢業(yè)就好了,我家的日子也就能紅火了。說罷,他收拾好車子,又吆喝著收廢舊品去了。
王安憶說過:幸福就是自己覺得幸福。一個人活在這世上是否幸福,并不在于他擁有多少財富,也不在于他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他是否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幸福。有的人,我們認(rèn)為他很不幸,其實他在用自己所能感受幸福的方式感受著幸福;有些人,我們認(rèn)為他很幸福,其實他未必真正幸福。
只要你有一份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幸福無時無刻不在你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