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決定要嫁給他的時候,她的母親極力反對。原因無他,只因他的老家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里,家里兄弟姐妹眾多,麻煩不斷。
母親不是嫌貧愛富的人。她和他的交往,自始至終都受到了母親的祝福。母親只生了她一個女兒,于是母親把他當成自己的兒子,百般照料,呵護備至。哪怕在得知他的家境后,母親依舊未改對他的關愛。
只是,對他再好,心里最牽掛的始終還是自己的女兒。母親不止一次拉著她的手,滿臉惆悵地說,結婚可不只是兩個人的事!他是個值得托付的好孩子,只是家里的麻煩太多,嫁過去,以后肯定要委屈你!
母親對未來女婿的要求很簡單,不求大富大貴,只求有穩定的收入,三餐溫飽,能讓她不必為生計苦惱。在這個大城市里,這樣的家庭遍地都是,可對他來說,卻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她知道,母親不是勢利的人,但她愛他,愛得義無反顧,最終不得不違背了母親的意愿。
得知她的決定后,母親那長長的嘆息,仿佛重錘,一記記敲打在她的心上。
婚禮在他老家的小山村里舉行。結婚那天,幾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到場了。對于這個沉悶的小山村來說,婚喪喜慶就是難得的盛大聚會。鬧洞房的時候,村里的年輕人鬧得很兇,奇招迭出,讓臉皮薄的她幾乎要失聲痛哭。他在一旁心疼地看著,想出來制止,卻被她用堅決的眼神擋了回去。她知道,這是村里的習俗,每個在這里結婚的新娘子都必須要經過這一道考驗。她不想在若干年后,還讓村里人一提到他,就說他的媳婦太嬌氣。
回城后,恰逢他的弟弟考大學。他還在想著怎么開口,她卻主動提出,讓他弟弟報了城里的一所知名大學。他的弟弟考上大學后,她剛好也懷孕了。學校的宿舍太差,她便騰出一間空房,讓他的弟弟搬到家里來,并負擔了所有的學費和生活費。
他的弟弟讀完了本科,又念了研究生。整整7年的時間,她將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將他的弟弟照顧得無微不至。知情的人都戲稱,她家里養了兩個小孩,一個是他弟弟,另一個是她的小女兒。他弟弟的工作定在另一個大城市里,臨走前,他弟弟拉著她的手,哽咽著說,你就是我的親姐!
那一刻,她再也忍不住,留下了眼淚。一旁的他噙著淚花,滿臉感激的神色。于是她知道,所有的付出與辛苦都值了。
后來,他妹妹來城里打工,住進他的家里。她忙著張羅,幫忙找工作。后來覺得他妹妹文憑低,又沒有一技之長,實在難以找到什么好工作。于是,她主動提出,讓他妹妹去報個成人培訓班,學個技能,考張證書。整整一年,她負擔了他妹妹的學費和生活費,一句怨言也沒有。
等到他一家兄弟姐妹的問題都解決后,他父母的年紀也大了,干不動村里的農活了。一連好幾天,他總是囁嚅著,想說什么,卻總欲言又止。她知道他的心思,主動提出將公婆接到家里養老。
公婆接到家里后,她服侍得體貼周到,無可挑剔。每個月,她還從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供公婆花費。鄉下不時有老家的親戚來拜訪,她從未皺過一絲眉頭,一向是熱情有加。沒多久,老家的人都知道,他娶的媳婦有人情味。于是每次回去,他和公婆總會受到前所未有的歡迎。
日子就這樣平淡而悠長地過去了。每次回娘家,她總會和母親聊著聊著,就開始精神萎靡地打起呵欠。每當這時,母親總會心疼地摸著她的頭,久久不語。是呀,這樣一個從小嬌生慣養的女兒,卻因為愛而讓自己淹沒在柴米油鹽中,這讓為人父母的怎能不心生唏噓!
可這時,反倒是她總微笑著安慰母親。她知道母親說得對,她不止嫁給他,更是嫁給了他的整個家,甚至整個村子!可那又有什么關系?她愛他,愛他的一切,包括他的親人,他的同鄉。就因為愛他,別說一個家,就算一座城市,她也得和它建立感情!而且她知道,不止是自己,他也是在用同樣的方式,愛著她的家人,她的城市!
愛一個人,就是愛一個家,愛一座城。她不是鼠目寸光的勢利女子,他也不是愚蠢無知的市井男子,于是他們都選擇了用相同的方式來愛彼此,讓這份愛在悠長的歲月中更加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