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末,麥苗開始返青。鄉村習俗,清明前要給先人上墳。
這天一大早,王家三兄弟相約來到老爹的墳前。供品花樣繁多,應有盡有:燒雞、豬蹄、蛋糕、桃酥、香蕉、蘋果……,當然也少不了祭奠用的一摞一摞的紙錢。
三人跪在地上,邊燒紙錢邊開始念叨。
老大實在:“我那省了一輩子的爹啊!平時一個毛票也舍不得花,到那邊要想開了,想買啥就買啥,你看我們兄弟給你的錢,好幾捆兒,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吧!”
老二風趣:“爹啊,我那做了一輩子的活的爹,到那邊要好好歇歇,再也不做活了,多雇幾個人伺候你,端茶倒水,洗衣做飯,你沒事打打麻將,旅旅游,好好享受享受吧。”
老三重感情:“我那仁德的爹,說走就走了,一天都沒讓我們伺候,你讓我們的心里多不落忍啊。”
哭夠了,說夠了,煙消火滅,三個人涕泗橫流地磕了頭,站起身,拍拍土,往村里走去。
他們的娘早就顫顫地站在門口迎著。平日一個人,也沒心氣收拾,屋子臟亂的下不去腳。娘要留他們吃中飯,說有現成的蘿卜蔓菁,兄弟三人都說不餓忙著哩要往城里趕,老太太攔住他們,呼嚕喘氣地說:“孩兒啊,自打過年娘鬧了好幾場病,歲數大了,身體不沾了。你們弟兄幾個現在商量商量,娘想跟著你們過。”
三個人對看幾眼,都沉默著。老太太挨個端詳:“你們都說說,娘跟你們誰過?”
老大心虛:“娘,我那兒房子窄巴,倆孫子又淘氣。”
老二慌亂:“下個月,三小子要準備辦婚事。”
老三機智:“我家房子倒是寬敞,只是媳婦刁蠻各色,怕惹娘生氣。”
半天沒商量出一個結果,老大最后發話娘先這么住著,冬天天冷了再說。三兄弟陸陸續續走出破敗的小屋,跨上電車,開上汽車,走了。
春天的日頭真好,老太太靠著墻根沖盹兒。直到鄰家飄來陣陣飯菜香,老太太才想起該吃午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