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是很多人都很喜歡的一種日常食物,但別看包子小,里面的學問可大著呢,從面、菜、肉的質量,到包的手藝,再到蒸的火候兒,一步沒做到位就能在口味兒上給你體現出來,所以包包子的人千千萬,卻有人生意興隆,有人經營慘淡。
比如濟興市,全市做包子生意的少說也有幾百家,但最有名氣的只有兩家,一家是城東的林家包子鋪,另一家是城西的王家包子鋪。
這兩家包子鋪的經營理念完全不同,城東的林家包子鋪店面不大,也就兩間房子的面積,人手也只有林家夫婦兩個人,更讓人看不懂的是,林家包子鋪每天早中晚賣三次,每次只賣三十三籠包子,多了沒有,想吃的話得早早去排隊,要是去晚了,花再多的錢也不給做。
而城西的王家包子鋪就不一樣了,寬敞的店面足有兩百平米,除了王家夫婦,還招了好幾個服務員,而且每天的包子不限量,只要你肯去,不管什么時候,都會滿足你的要求。
這兩家包子鋪雖然經營理念不同,但在營業收入上差的卻不算太多,為啥?因為林家的包子在口味兒上要比王家的包子更勝一籌,所以林家包子鋪雖然店面小,但仍然是人們買包子的首選,實在買不到了才會跑去城西的王家包子鋪去買。
有不少人都勸老林:你們家做的包子這么好吃,干嗎不擴大經營?要是打破那個規定,保準能把城西那家包子鋪徹底比下去!
老林笑笑說:這樣就挺好,干嗎非要把人家比下去?
后來又有一家國內著名的食品企業找到老林,開門見山地說:林師傅,只要您能把林家包子的經營授權給我們,我們保證能讓林家包子迅速升值,不光全面占領濟興市,就是在全國市場也將占據一席之地
老林還是笑笑說:這樣就挺好,掙那么多錢干嗎?
那人不甘心,又接著說:當然不只是金錢上的回報,要是將林家包子走向全國,那您就是全國的大名人了
這時,老林抬起頭來,說:我建議你們去找城西的王家包子,他們家做的包子比我做的還好吃。
那人不可思議地看著老林,愣了半天。
事情傳開后,很多人都笑老林傻,有錢不會掙,還把機會主動讓給競爭對手,真是腦子進水了!
老林意味深長地笑笑,仍然每天做九十九籠包子,多一個也沒有。
但誰也沒想到,老林這種怪到家的堅持,反而被一家權威雜志列為經典營銷案例,說是限量銷售更能勾起顧客的購買欲望。從此,林家包子鋪更有名了,每天都有外地人開著車跑來排隊,一嘗林家包子的美味。
不過,名聲帶來的不光是顧客,還有是非。沒過幾天,濟興市就傳開了一種傳聞:林家包子鋪為什么每天只做九十九籠包子?因為他們家的包子加了一種特殊的添加劑,這種添加劑每天只能生產一定的量,但對人體的危害相當大。
在這個食品安全越來越被人們重視的時代,這個傳聞迅速在濟興市傳了開來,引起了軒然大波。林家包子鋪頓時生意慘淡。
一些不相信傳言的老顧客去安慰老林,老林不說話,只是長長地嘆了口氣。后來,私底下老林說:自古同行是冤家,我不怪他。
老顧客們實在看不過去,就找市食品質監局和電視臺記者來調查、澄清。經過好幾道程序的檢測,結果證明,林家的包子沒有任何問題,所有的原材料都是綠色無污染,沒有發現任何對身體有害的非法添加劑。
這個調查結果在電視臺播出之后,人們紛紛譴責那個造謠的人。后來在記者的調查下,終于找到了這個謠言的發源地,就是城西的王家包子鋪。
感覺受到了欺騙和侮辱的人們,第二天就聯合起來,來到王家包子鋪門前抗議。
領頭的人喊道:生意場上允許競爭,但不允許用下三濫的手段造謠中傷,詆毀對手,我們強烈要求王老板出來給我們一個解釋!
后面的人也喊道:對,不光要解釋,還要道歉!
造謠中傷別人的人,必須受到懲罰!
人們大聲聲討著,但王家包子鋪大門緊閉,沒有一個人敢出來。就在人們的情緒越來越激憤的時候,突然人群后面一陣騷動,人群中自動分出了一條路,只見林家包子鋪的老林快步走了進來,對大家說:大家不要激動,我沒事,也不關王家的事,王家這么多年也不容易,大家就忘了這件事吧!
人們喊道:他給你造成了那么大的傷害,你干嗎還要替他說好話?
對,我們要給你討回這個公道!
老林急忙擺著手,說:我老林感謝大家的厚愛了,這片心意我領了,我真的沒事,請大家不要再說王家壞話了,趕緊回去吧!
人們仍然不依不饒:不行!絕不能讓好人白白蒙冤,也絕不能讓小人得逞!
林師傅請讓開,讓王八蛋滾出來!
老林急得滿頭大汗,突然一揮手,大喊一聲:都別鬧了!我們自己家的事,你們跟著摻和啥!
家事?人們一下子靜了下來,都莫名其妙地望著老林。
老林抹了一把汗,說:這家店主是我同父異母的弟弟,因為他從小倔強,不肯改姓,所以一直姓王,但不管怎么說都是我的弟弟,我不怪他。
這時,去林家包子鋪做調查的那位電視臺記者擠了上來,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請林師傅給我們好好說說。
老林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們兄弟倆都是跟著我爹學的手藝,我這個弟弟從小好勝心強,不甘心落在我后面,所以老是懷疑我爹把手藝都教給了我沒教給他,對我一直心里有怨恨。我爹知道他們娘倆兒受過不少苦,就叮囑我凡事都盡量讓著他,不要跟他爭執。這次他造謠說我的包子有添加劑,就是因為看我的包子鋪名氣越來越大,他心里氣不過,就更加懷疑我爹把絕活兒都傳給了我。
后來我同意讓質監局和你們電視臺來檢查,也是想趁這個機會告訴他,我做的包子沒有什么秘密,更沒有什么絕活兒,只要擺正心態,別想那么多,做出來的包子自然好吃,如果把心思都用在琢磨別人身上,那做出來的包子肯定就不是那個味兒了。
電視臺記者說:您說的非常對,不光是做包子,做任何事都是這樣,往往很簡單的事,被我們做復雜了,味道兒也就變了。
老林沉吟了一會兒,又接著說:我這么多年來堅持每天只做九十九籠包子,很多人勸我擴大經營,我都婉言謝絕了,你知道是為什么嗎?
記者說:知道,在營銷上這叫饑渴營銷,就是通過限量的策略,充分引起消費者的關注和重視,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老林笑笑說:我可不懂這些大道理。今天既然說到這兒了,那我就把這個秘密公開了吧。當年我爹知道我的手藝在我弟弟之上,就臨終前叮囑我,適可而止,不可過分貪多,斷了別人的財路。所以我每天只做九十九籠包子,買不到的自然會去王家包子鋪。希望他能明白我的心意。
記者感嘆道:您真是用心良苦啊!
突然,王家包子鋪的大門咣當一聲打開了,店主老王淚流滿面地跑出來,撲通一聲跪在老林面前,哽咽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老林忙把他扶起來,連聲說:快起來,快起來
老王仍然低著頭,哽咽著說:哥,是我對不住你啊,你打我吧,我就是個王八蛋。
老林說:當哥哥的哪有怪弟弟的,咱哥倆兒這輩子能做兄弟就是緣分,快別哭了,老哥我看你這些年來發展得這么好,心里也高興??!
老王抓著老林的手,說:哥,咱以后一塊兒干,你再也不用遵守那個規定了,把你的手藝都施展出來吧!咱哥倆兒一塊兒把林家包子做大做強!
這時,旁邊的記者也說:對,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林師傅和王師傅聯手,再現代化生產,現代化經營,將林家包子做成我們市的一個名牌兒,也是我們全市的光榮啊!
老林笑笑說:你看,你們又不滿足了,我們現在這樣不是挺好嘛。再說,工業化生產的東西已經夠多了,我還是堅持我的手工生產吧,大家伙兒想吃我的包子,不能去超市買,還得來我的林家包子鋪排隊。
老王突然對著外面的人群喊道:為了支持我哥,我家的包子鋪今天也排隊!在場的所有人吃包子全免費,但必須排隊!
排隊!排隊!外面的人紛紛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