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小心靈中的陰影
約瑟琳原本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她的父親胡塞從多米尼加移民美國后,在紐約市郊開起了一家小餐館。靠著自己的勤奮和靈活頭腦,在幾年的時間將餐飲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也因此獲得了美國女孩瑪麗·露絲的青睞。1977年,他們生下了愛女約瑟琳,一家人其樂融融過著殷實而富足的小日子。
為了保護妻子,胡塞連忙說著好話,把瑪麗護在身后。想不到小混混們因為他壞了自己的好事惱羞成怒,對胡塞大打出手。胡塞氣憤不過,抓起身邊的拖把憤然反擊,拖把弄臟了一名叫胡斯托·桑托斯的小混混的襯衣。胡斯托因此氣極敗壞,二話不說地掏出了手槍,對著胡塞的胸口就扣響了扳機。當看到胡塞像根木頭一樣撲倒在地時,小混混們這才意識到闖下了大禍,趁著慌亂一哄而散。此時,約瑟琳正在樓上學鋼琴,被驚擾后走到了樓下,眼前的一幕嚇得她目瞪口呆:母親瑪麗正摟著父親聲嘶力竭地哭喊著,父親胡塞已經(jīng)不能說話,兩個眼睛睜得很大,鮮血止不住地從他的胸口涌出來……
胡塞就這樣枉死了,悲傷籠罩了整個小餐館。約瑟琳在母親的懷抱中,呆呆地看著前來探望的鄰居、做筆錄的警察和辦理喪事的忙碌的人們,不記得那天晚上她是怎樣入睡的。但是第二天睜開眼,依然籠罩的悲痛卻殘忍地提醒她:父親永遠離開了她和母親。
在瑪麗的一再催促下,警方加快了破案速度。經(jīng)過警方調(diào)查得知:兇手胡斯托只有16歲,知道闖下大禍后,已經(jīng)連夜出逃了。此后,警方對他展開了密集搜捕,并對他的狐朋狗友進行了嚴密監(jiān)控,可是始終找不到兇手的蹤跡。種種跡象表明,胡斯托已經(jīng)畏罪潛逃至國外了。在通緝工作長期無果的情況下,紐約警方只好將這起命案擱置起來。
親人被害,兇手卻遲遲不能伏法,瑪麗和女兒憤恨交加又失望無奈。因為失去了胡塞,小飯館的生意也一落千丈,母女倆生活開始變得窘迫而拮據(jù)。思念父親時,約瑟琳不知不覺就會陷入和父親在一起時的美好回憶:父親面帶微笑讓她用西班牙語讀報紙的溫馨畫面常常讓她泣不成聲。她用的鋼琴是父親送給她的8周歲生日禮物,她曾用琴聲為父母帶來無數(shù)歡聲笑語,可是父親被槍殺后,那架鋼琴總會讓她睹物思人……生活的巨大變故,讓母女倆在思念親人的同時,對兇手的憤恨與日俱增。瑪麗不止一次地指著警方對胡斯托發(fā)出的通緝令提醒女兒:“永遠不要忘記這個人的名字和相貌,就是他害得我們家破人亡的!”
找出兇手的信念在約瑟琳幼小的心靈里生根發(fā)芽。小學畢業(yè)前夕,老師曾詢問同學們長大后的理想是什么。大多數(shù)孩子的答案是科學家、航天員、明星等,只有約瑟琳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長大了要當一名檢察官,親手把殺害我爸爸的兇手送進監(jiān)獄!”她的回答令全班同學一愣,隨即大家對她報以熱烈的掌聲。
拒絕被蠶食的理想
高中畢業(yè)后,約瑟琳順利考入紐約大學,學習法律和拉丁美洲文俗研究。為了減輕母親的壓力,她還做起了兼職,在課余去市中心的夜總會和酒吧演出,靠出場費的收入,她基本不用從家里拿一分錢。
大學畢業(yè)后,約瑟琳所學的法律專業(yè)一時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倒是靠四年兼職演出的經(jīng)驗,無心插柳地幫她實現(xiàn)了就業(yè):她成為一家知名文化娛樂公司旗下的歌手和演員。靠著為《俠盜獵車手》等網(wǎng)游配音,她開始嶄露頭角。此后,她在網(wǎng)絡(luò)電視劇《高地主婦》中飾演女主角,獲得了廣大網(wǎng)民的高度好評,隨著知名度越來越高,她的生活也變得異常忙碌起來。雖然約瑟琳從未放棄過找到胡斯托的想法,可是因為工作和生活的壓力,那個將殺父仇人送進監(jiān)獄的愿望卻一直沒有付諸實施。每次想到父親慘死時的樣子,她的心中仍會隱隱作痛。
其實,在胡斯托潛逃后,警方曾一度獲知了這個兇手的消息:胡斯托槍殺胡塞后,馬上逃往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共和國,靠著一張買來的假身份證,居然搖身一變成為波多黎各的公民。可是,逃到國外的他依然賊性不死,當年又參與了一起打架斗毆,并導致一名老人重傷,因此被抓進了監(jiān)獄。雖然紐約警方得知了胡斯托入獄的消息,可是因為美國并未與多米尼加簽訂雙邊引渡協(xié)議,因此,就算胡斯托已經(jīng)身陷囹圄,仍無法將其抓回國內(nèi)進行審訊。于是,案子就這樣一再被擱置起來。
幾年后,胡斯托被釋放出獄,看到抓捕自己的風頭已過,他又抱著僥幸的心理悄悄逃回了美國。事實也真的如他判斷,當年那起殺人案的記錄已被壓在厚厚的卷宗之下,雖然聽到過胡斯托已經(jīng)逃回國內(nèi)的風言風語,可是,沒有一個人愿意為一句話而平白無辜地忙活。于是,胡斯托就這樣偷偷在美國一隅生活起來。可是,這些風言風語對約瑟琳和她的母親來說,卻始終是個無法愈合的傷口。無數(shù)個夜里,約瑟琳都會陷入深深的愧疚和自責。她了解父親愛憎分明的個性,如果兇手仍逍遙法外,她感覺天堂的父親也不會原諒自己。
回到公司后,約瑟琳仍然坐立不安。突然,她在書柜上看到一本關(guān)于自救的書——《訓練自己,抵達成功》。她信手翻了翻,其中有一句話讓她眼前一亮:如果有事情困擾著你,那么就把它寫下來,并將它作為以后重點解決的問題。幾乎想都沒想,約瑟琳就抓過一張白紙,重重地在上面寫道:“找到胡斯托,并將他送進監(jiān)獄!”然后,她把白紙貼到了床頭。
此后,每天晚上入睡前,她都要看看這張備忘錄,這張普通的白紙曾令她焦躁緊張、寢食難安——但是,她是那種下定決心就會勇敢面對并全力解決問題的人,因此查找兇手的工作必須全面啟動,不能讓沒有答案的結(jié)局伴隨一輩子。
一個遲來的公正判決
想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兇手,其難度無異于大海撈針,起初,約瑟琳一度陷入無計可施、無處可尋的尷尬境地。在痛苦中,她抱著希望跑到紐約市警察局34分局進行詢問。一名年輕的警察聽完她的訴說后,熱心地建議她:不妨先到網(wǎng)絡(luò)上搜羅一下關(guān)于兇手的信息。
警察的話讓約瑟琳眼前一亮,她馬上登錄MySpace網(wǎng)站并搜索“胡斯托”,但一無所獲。隨后,在“臉譜”上搜索,仍然沒有結(jié)果。兩大知名網(wǎng)站的落空,令她大失所望。她開始思索:是不是兇手對互聯(lián)網(wǎng)心存忌憚,隱藏地更隱蔽一些呢?她開始嘗試著登錄一些需要注冊的網(wǎng)頁,想不到,在Background.com免費搜索時,胡斯托·桑托斯的名字竟跳了出來,他于2002年曾在這家網(wǎng)站發(fā)布了一則求租房屋的帖子,雖然兇手沒有留下任何聯(lián)系方式,但是約瑟琳仍倍受鼓舞:胡斯托的確已經(jīng)逃回國內(nèi),并且他那狡猾的表現(xiàn)也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只要堅持在網(wǎng)上查找下去,就一定能揪住狐貍的尾巴。
此后,約瑟琳便當起了業(yè)余偵探,上網(wǎng)搜索成了她工作之余的全部主題。她在網(wǎng)上精心梳理嫌犯胡斯托的線索,凡是能發(fā)現(xiàn)一點苗頭的地方她都會用盡全力。而USAPeopleSearch、Intellius.com、Spokeo等知名的社交網(wǎng)站,更是她重點排查的區(qū)域,這些網(wǎng)站中有很多是收費的,但是只要能找到兇手的下落,約瑟琳都會毫不猶豫地一一支付。雖然有時費錢又費力,花半天的時間忙活,最后落了個空手而歸,但是入睡前看到自己床頭的那張備忘錄,她馬上又打起了十足的精神:為父親報仇,就算走再多的彎路都是值得的!
多年以來,約瑟琳自己都記不清到底在網(wǎng)上查閱了多少海量信息,更記不清自己做了多少無用之功。但是,她的付出讓線索逐漸柳暗花明:她搜索到越來越多的兇手信息,通過這些信息,她查到了更多有價值的資料,最后連兇手的地址和手機號碼也全被她掌握。更令人興奮的是:她在持續(xù)地搜索排查中,得到的都是一個雷同的信息----胡斯托隱藏在邁阿密!
聽到警方將兇手拘捕歸案的消息后,約瑟琳的母親瑪麗既高興又自豪,馬上到墓前告知了丈夫,以慰丈夫在天之靈。此事一經(jīng)媒體曝光,立刻引來網(wǎng)上一片嘩然。廣大網(wǎng)民對約瑟琳27年的鍥而不舍表示崇敬,對她聲援的浪潮也此起彼伏。廣大新聞媒體聽說后,馬上展開對她的采訪。鏡頭前,約瑟琳低調(diào)地說:“我只是做了一個女兒該做的事情。”當被問到下一步打算時,她卻馬上恢復了嚴肅:“繼續(xù)實現(xiàn)兒時的理想,讓兇手接受正義的審判,我要親手把他送進監(jiān)獄!”
上一篇:“弄斧”也要找高手
下一篇:12歲開始研究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