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辛亥革命百年的日子里,我翻撿出珍藏的曹亞伯的一副對聯,摩挲凝思,追記先賢,感慨萬端。
曹亞伯是辛亥元老,退隱后皈依佛門,不問政事。北伐開始后,蔣介石欲任命其為中央委員,不受。1931年“九一八”,日寇大肆侵華,曹亞伯憂國憂民,力主堅持抗日,不打內戰,國民黨中央要員多人造訪昆山曹宅詣教。激于民族義憤,曹亞伯受聘擔任馮玉祥將軍長官部高等顧問。可惜天不假年,1937年昆山淪陷前夕,曹亞伯病歿于自建的“平居”寓廬,享年63歲。縱觀曹亞伯一生,不愧為革命前驅。歲月悠悠,滄海桑田,看慣了今天書壇上充滿了那種滿紙亂飛,伸拳擄袖式的書法藝術,再來觀摩曹亞伯的這幅篆對,令人耳目一新。一幅16個字的對聯,就用了“二南”、“八命”、“侯白”、“鐘鼓之樂”等多個典故成語,而且意境深邃,彰顯了曹亞伯極高的國學造詣。對聯書寫,章法樸實,氣度安詳,用筆內撅,取法雋古,力量包含在渾厚凝重的線條之中,完全靠功力和意趣取勝,真是無比的沉雄老辣。今昔對比,大異其趣,耐人尋味。字如其人,這不正是曹亞伯其人的寫照嗎?難怪乎對聯在1981年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的民革中央《紀念辛亥革命70周年書畫展覽》中展出時,受到時人贊許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