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幼兒園開始到現在,不知上過多少堂課了,可這個星期二上午的那堂課卻讓我終生難忘。
那是一堂數學課,老師走進教室,在黑板上畫了幾幅圖,讓我們說說從這些圖形的正面、上面、側面看到的分別是什么圖形。前幾幅圖大家還是一路綠燈,可到后來的那幾幅圖形,大家就碰上了紅燈了,因為那幾幅都是比較復雜的圖形。大家坐在位置上,一時想不出什么好點子來,有的抓耳撓腮,有的緊皺眉頭,思考著這道題的解題思路,還有的和旁邊的同學低聲討論,看看能不能想出什么答案來。這時,老師似乎看穿了我們的心思,對我們說:“你們拿出數學學具袋中的方塊,跟著我一起把這些圖形拼出來,等一會兒,你們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有解題思路了。”大家很想知道解題思路,就和同桌一起很快擺出了上面的圖形,睜大眼睛盯著大屏幕,生怕一不留神,老師說的話就從耳邊溜過去了,待會兒做作業(yè)時就會做得比其他同學差,比其他同學慢。
老師在講解時,全班同學都聚精會神地聽著,不一會兒,就弄懂了這稍復雜的圖形的解題思路。后來,我們又借助于小方塊做了許多題目,沒想到的是:全班同學都一路綠燈走了過去。之后,我們又用小方塊拼成了許許多多的圖形。最后,老師給我們看了兩幅神奇的圖,在圖中,能看到不少東西,而這些圖案又可以作為許多東西。比如:在圖中,由于排列的順序,小鳥可以看成是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還可以看成樹上飄落的葉子。這堂生動的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將終生難忘。同時,這堂課也是我得到了一個啟示,在解題過程中如有困難,可借助畫圖的形式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