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童年記憶中外婆的園子是我最向往的地方,它神秘而又充滿著驚喜,無論春夏秋冬,總能在園子里尋找到樂趣。而在這塊土地上,里里外外都有著外婆的汗水和耕耘的痕跡。春天時,外婆便把園子劃好區(qū)域,這塊種什么,那塊種什么,總是提早便安排好,馬虎不得。劃好區(qū)域后,外婆便會仔仔細(xì)細(xì)地將每塊土地都犁一遍,保證每一顆種子落下都能結(jié)出飽滿的果實來。犁完后的地總是松松軟軟,帶著春日陽光的氣息,我光著腳丫踩來踩去,留下一個個深深淺淺的腳印,不過外婆每次都要把我趕走,于是我就只好無聊地坐在旁邊的田壟上,搖晃著雙腿,看著外婆撒種,澆水。因為是不同種的作物,所以總是要兩三天才能做好。記得那時的我非常天真地問過外婆“外婆,他們明天就可以長出來了吧?”
只記得外婆笑著對我說“傻丫頭,哪會有這么簡單的事呦,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不勞動,到頭來恐怕也是一場空呢。”我懵懂著,卻只知道,還有好久才能再吃到鮮美的玉米了。夏天時,是外婆最為辛苦的季節(jié),和秋天的收獲截然不同,這是需要費很多力氣的。因為,外婆想讓我們吃上最放心的食物,所以每件事總是親力親為,澆水,施肥,捉蟲,哪一樣都不懈怠,特別是捉蟲時,外婆更是要彎著腰,仔仔細(xì)細(xì)的不放過每一棵,有時,捉完蟲后,己經(jīng)是夕陽將落了。我和外婆走在田間的小路上,想著白天時外婆在園子里揮汗如雨的樣子,便很奇怪的對外婆說:“外婆呀,既然捉蟲那么累,為什么不直接打藥呢?這樣豈不是更快些?”“自己吃的東西怎么能馬虎呢。”外婆淡淡的,卻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道。
秋天時,是我最心情蕩漾的季節(jié)了,花生,紅薯,還有晚秋時的玉米,每一樣都讓我垂涎三尺,而每天往園子里跑,則是我每日中最重要的行程之一。我學(xué)著大人的模樣,雙手背在身后,在園子溜達(dá)著,時不時從藤上順一個黃瓜,或者自己動手從地里刨出成熟的花生來吃。直到自己吃得肚子滾圓才心滿意足的捂著肚子回家。而回到家后總是免不了外婆的一陣奚落,而我總是滿不在乎,仍是每天都往園子里跑。冬天時,當(dāng)我們一家人坐在熱炕上,圍坐在一起,這就是整個冬天里最溫馨的時候了。
大人們喝著酒,就著炒的噴香的花生米,談?wù)撝荒昀锇l(fā)生的大小事兒。而我們小孩子則吃著烤至金黃的紅薯,喝著大白菜煮的熱湯,“嗞”的一口,從里到外的暖和,甭提多舒坦了。而這一切都源于外婆的園子,而這各種的食材,都有著外婆的辛苦和對我們濃濃的愛。時至今日,我仍忘不了外婆的園子和外婆在夕陽下勞作的場面,他們已成為了我腦海中一幅最為和諧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