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寂寞是一朵即將枯萎的花,知識就是滋潤萬物的甘露;如果,苦難是一片浩淼無涯的海,智慧就是乘風破浪的巨輪;如果,愚笨是一扇禁錮思維的門,感悟就是開啟潛能的鑰匙;如果,你寂寞了,請打開書本,用知識的雨露催開心靈的花!不讓時間之水白白從靈魂劃過。
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會讓你步入美的殿堂陶冶藝術的情操,一串優美的友誼箴言會讓你空虛的心靈不再彷徨,分享彼此的憂傷與快樂。如果,你心煩了,請打開書本,徜徉在這個靜謐而又充滿詩意的世界,你可以領悟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崇高境界。詩人說——書籍可以使人安靜,也許當你靜下心來品味一篇意義悠長的文章,你的煩惱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離你而去。當你走在清晨的校園里聽著同學們朗朗的讀書聲,你是否聞到了詩歌散發出的淳香?當你讀著李白的《行路難》時,你是否可以感受到作者滿腹才華卻懷才不遇的悲憤?“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當你看到這首詩時你是否會為詩人堅定不移的信仰而折服?詩歌如同一幅意境高遠的圖畫,你盡可以流動明眸欣賞白云南天,非湍急流,你可以放飛思想領略這如詩如畫的史歌。“有時候一首詩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有時候一句詩可以化干戈為玉帛。
每一滴水都折射出一個多彩的世界,每一雙眼睛都嵌進一個多彩的世界,每一條泛春清麗的旋律的小溪都閃爍著美的光輝。風雨過后眼前會是鷗翔魚游的水天一色,走出荊棘,前面就是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登上山頂,腳下便是積翠如云的空蒙山色,在這個世界上一星隕落,黯淡不了星空燦爛,一花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這便是我對詩歌發自內心的評價。人類文化歷史之路總是很漫長,璀璨的很多閃耀的也不少。而我卻惟獨鐘情于它。“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詩歌是一代一代文人騷客潑墨揮毫的結晶,中華上下五千年,詩歌之所以延續至今,僅僅是因為它膾炙人口嗎?不,那是因為它意境優美,語言簡練卻又不失優雅。人們愿意讀它,也愿意寫它。有人說無論過多久,詩還是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這是我們民族的文化。
的確,中國的詩歌沒有因為李白杜甫的逝去而消失,盡管千百年后的今天中國文壇再也找不到一個可與他們相媲美的人。它依舊是輝煌燦爛。千年前秦始皇焚書抗儒,焚盡萬冊史書卻燒不盡儒士的思想,十年□使我國文化大受摧殘卻摧殘不了這千百年薪火相傳的文化。人生是一本百科全書,從頭至尾寫滿了對生命的詮釋,盡管如此在必要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加以文字的注解,這樣才不至于我們走向墳墓時感到遺憾,才配的上堅在墓前那沉重的感嘆號!我愿意用心去聆聽千百年前那些文人騷客的豪情壯志,我愿意用心去傾聽那些懷才不遇的人發自內心的吶喊,我愿意用心去領略那些清高文人的自命不凡,用心去感受,去領悟,去想象,詩歌里的每一個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