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東營。
在油田井下作業公司住宅小區內,有個并不富裕的雙職工家庭,只有夫妻兩個人,一處平房(26平米),丈夫是個醫生叫王祥,妻子是個護士叫劉彩,兩個人工作勤奮,日子過得挺紅火,普通的彩電冰箱都置辦齊了,積蓄卻幾乎沒有。
廣利河邊上有個集市。這天是個休息日,天剛亮,小兩口就騎自行車出發去趕集,直到烈日當頭,才到這大集。好家伙,人山人海:此處見,小販賣物喊得歡!看那邊,賣菜人,坐在木推車上,地攤擺得一眼望不到頭。劉彩拉著王祥,左擠右擠,好不容易找到了賣雞蛋的:“大爺,這雞蛋怎么賣?”“一毛一個,不還價?!薄澳呛冒?,給我來兩塊錢的。”可這王祥,卻看上了雞蛋攤邊的酒,想要買,卻被劉彩說了個大紅臉:“別美了,咱倆的工資加起來不過100元,這時候不攢點兒錢,以后有了娃娃吃什么?……”一頓夾七夾八的數落,說得王祥心煩意亂,也沒有走那平坦的水泥路回家,抄了一條土道兒,撂下劉彩回去了。
唉!您看看,這不和諧的出現,不都是因為錢少嘛。
眨眼七年過去了。
醫院要分樓房了!王祥和劉彩高興得不行。按條件他們住進了50平米的大房子---多氣派啊。裝修完后,還剩下幾千塊錢積蓄,買點兒新家具吧!進了基地的百貨大樓,嗬!這可不同于那大集了,各種商品應有盡有,琳瑯滿目,看得人眼花繚亂。挑來挑去,買了臺雙卡錄音機。在王祥的堅持下,兩人一咬牙,買了輛四沖程摩托車。哎呀,有錢就是美啊---兩人工資都800多塊了,積蓄翻番地漲,花錢也大方了,心里也有底兒了。
到醫院一上班,把車擱在醫院門口,贊嘆聲不絕于耳---“嘿喲,這東西真漂亮,跑起來還不像飛一樣?”“我也得攢錢買一輛?!蓖跸榭梢稽c兒不敢大意,當天晚上,他這車可就絕對安全了。您看:
前后車輪各一鎖,內加鋼絲防盜好。
車把擰死上車棍,轉不動它不能跑。
發動機也套上圈,此車它就開不著。
整車三鎖一車棍,保護得可真是妙。
這年兒呀,還有一件高興的大事呢---兩口有了個寶貝兒子!
孩子生得晚,可兩人對他的愛一點兒不減。剛滿五個月,王祥就帶著全家騎摩托車去基地買玩具。嘿!幾年的功夫,棟棟大樓拔地而起(其實多數是三四層的),道路寬敞無比(其實也就是四車道的),路上車在飛馳(可惜大部分是摩托,偶爾有一兩輛高級轎車,也一定是公家的)。耳邊風聲呼呼響,王祥心里又不滿意了:“等什么時候有錢了,我也買輛轎車開開……”
兩年后,50平米的房子剛住熱乎,單位又分配了70平米的房子。街道上也有了變化,土路基本“滅絕”了,轎車多了起來,不過多數是出租車。說來你別笑,出租車一出現,王祥一家子就第一時間坐了一回:試試這稀罕東西,將來也好買車!---工資年年大漲,這計劃可不是空想!
時間飛逝,10年又過,對于王祥一家子來說,2005年絕對是值得紀念的!
“嘿!這140的房子外加35平米的車庫才24萬塊,賺了!我手氣真好!”王祥那個美呀!他們小區抓鬮分經濟適用房,這治病救人的一家終于攤上了好運氣。房子升級,家具也得升級。瞧:
海信電視DVD,實木沙發坐得起。
再加一臺新電腦,幸福生活沒得提!
賣了原來70平米的房子,提出了公積金,再貼上部分積蓄,交全了房款,房子到手。裝修,換家具,添置家電,一套下來,竟然還剩下幾萬塊!看著同事們一個個過上了“有車有房”的小康生活,王祥心里也不覺癢癢—“不行,咱也不能落后,正好兒子要上基地一中了,沒有車怎么行?”劉彩開始不同意,王祥逮住了機會就不放手,天天圍著劉彩是軟磨硬泡。好不容易,劉彩同意了!趕緊去買車。可是囊中不寬裕了,選來選去,只好先買輛自動擋高配置的奇瑞qq?!爱吘褂熊嚵寺铮∮蛢r又在漲高,小車還省油呢!”王祥自我安慰地想??催@路上(現在多數是6車道的泊油路),一輛輛私家轎車行駛著,一輛賽過一輛。自選商場里,人們衣著鮮亮,進進出出,一個個臉上都光彩照人,笑容可掬。
在井下小區,一個普通家庭,在隨著東營的成長而改善,誰知道以后會怎么樣呢?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越來越好,因為東營正在順著歷史的潮流,向更加現代化的大都市昂首邁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