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是一年春天。我看著滿目的春色,想著我在這個異國他鄉即將要度過我的第7個年頭。初衷和結果往往差距很大,卻也只能接受生活。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想著人生就是一場方生方死的游戲,也就豁然開朗了。心情不寧靜的時候,我喜歡讀古詩詞,讀散文,讀中國文化幾千年的遺留下來的痕跡。
比起中文,英文好比是快餐,是為了生存而必須艱難下咽的無味之物。我喜歡朗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讀著讀著,仿佛自己也進入到了那樣一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世界里。冬天滑冰入迷時,便會覺得自己好像飛了起來,真的就“是個自由的人“了。從開學開始我便飛來飛去參觀大學。其實我喜歡的并不是某一個特定的大學,而是參觀的過程。那種亢奮的情緒不是平常日復一日的學校生活可以帶來的;只有到了那樣特定的環境里,我身體里那種蠢蠢欲動的能量才得以釋放。我因此沒少缺課,可是我卻不認為是忙讓我成績下滑;我喜歡”做事情“,害怕的就是一動不動地在書桌前一坐就是一整天。我的思緒時而洶涌滂湃,時而滯留不前。有時候腦袋里轉的太快,手都來不及把好思想寫到紙上,又有時候對著窗外發呆,目光空洞地恐懼著未知。
大部分時間很累,不累的時候心里永遠都在想著與學習無關的事情。9月份的申請書10月份的面試,到了12月初,終于知道怕了。讀到《離騷》的“恐年歲之不吾與”也會想到自己飄渺的未來,聽到那英的《山不轉水轉》也聯想到自己就是那個“愚死的漢”。多愁善感的情緒和同樣泛濫的淚珠仿佛呼之即來,有時候走在走廊里走著走著,就想起自己其實是一株沒有人要的小草。收到第一封通知書的時候我很高興。雖然不是什么名校,但是好歹也是專業對口綜合水平不錯地點又還在大城市的學校,我自然覺得自己“成功”了。
然而,我的喜悅很快就被匆匆忙忙的媽媽和睡眼惺忪的爸爸澆滅了。我的淚水泉涌而出,在天還沒亮的六點鐘,我拿起書包奪門而出。學校的燈剛剛亮起,我坐在跟我關系最好的韓國老師門前哭了整整一個小時。她到學校的時候,看著我紅腫的雙眼嘆了口氣,只說她真的為我感到傷心。我在韓國老師對門的心理學老師那里得到了比較大的安慰;心理學老師說,無論如何,他都是為我驕傲的。他們的關心讓我感覺到了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人愛我關心我的,我不是一個人孤零零的。我對他們一直心存感恩,感謝上蒼在我最絕望的時候派了兩個天使來關心我。他們為我所作的一切我無以回報,只能以我燦爛的笑容向他們證明他們的付出沒有浪費。在我特別絕望的時候,我讀到了一首名叫《采薇》的詩。因為我的名字是雨薇,我一度認為自己是溫室里的花朵,是一株只適合在小雨里滋潤著的薔薇。
然而,當我讀到《采薇》以后,我驚喜地發現,原來薇還可以是亦柔亦剛,以柔克剛的野生豌豆苗。我好比獲得了新生,從此開始從”薇“的角度看世界。不再自憐自艾,而是在生活的重壓下決定要吸取精髓茁壯成長。在我作出這個決定以后,一切困難不在是困難了,而是一個個充滿刺激的闖關,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我喜歡自己的這個新生,喜歡自己充實的生活和勇往直前的態度。我用我積極向上的態度來證明給一切愛我關心我的人:我沒有被高三征服,而是正要征服高三!我特別高興自己沒有被打垮,因為在12月15號,在我崩潰哭泣的5天以后,我不僅僅拿到了芝加哥大學經濟系的錄取通知書,而且還拿到了芝加哥大學提供的全額獎學金。
我知道,大學將是下一座等著我去征服的巔峰。這次,我不會退縮不會哭泣,而是會用成熟的處事方式和完美的結果來見證自己的成長。
上一篇:高三學期教學工作計劃英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