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卸貨后返航的船突遇大風暴,在面臨船翻人亡危險的緊急關頭,老船長卻下令開艙灌水。水進入船艙,船漸漸平穩。老船長語重心長地說:“船在負重時里,風是吹不倒的,是可以成功避躲翻船之災的;而空船時,才是最危險的。”
人生的哲理就是如此:人沒有負重時,一場風雨便會被打垮;而負重時,人會邁著沉重而堅實的步伐走向成功。
負重是成功的基石,這被中國無數事實所驗證。
越王勾踐戰敗后,忍辱負重,背負打敗對手、興旺國家的重任,臥薪嘗膽,十年生聚,最終戰勝夫差,一洗恥辱。偉大的辛亥革命的領導人、建立資產階級政權的孫中山,身負反帝反封建雙重重任,努力研究革命形勢,最終成功推翻滿清政府,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三起三落,屢遭迫害,卻矢志不渝,承擔振興中華的重負,大膽改革,使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句話告訴我們,負重是人們成功的基石。越王勾踐、鄧小平的事例不正說明身負重任,會磨礪人的意志,磨練人的筋骨,增強人的信念,助人登上成功的高峰嗎?
在國外,身背重負最后走向成功的事例也是不勝枚舉。意大利天文學家哥白尼,勇斗宗教統治,不顧生死重壓,提出與宗教背道而行的“日心說”,成功揭示了星體運動的奧妙。美國歷史上偉大的總統林肯,曾多次落選,在當選美國總統后兩年,國內就爆發了南北戰爭,他身負維護國家統一的重任,他發表了《解放黑人奴隸宣傳》,并成功結束了美國內戰。試想:如果哥白尼、林肯不是身背重負,他們能取得成功嗎?
我們身邊不少人常常視重負為洪水猛獸,躲避它,畏懼它。遇到困難躲著走,遇到壓力不知所措,遇到災難怨天尤人,需要自己承擔責任時千方百計推托。殊不知,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勇于承擔重負才能步入成功之途。
負重是人們成功的基石,它使我們從肉體到精神都變得堅強,助我們走向成功的彼岸。